锦官镇的热闹依旧在耳畔喧嚣,那些世俗的烟火气,却隔绝不了陆离眼中那片挥之不去的暗沉灰褐色。
他决定暗中跟随那名女子。
那名被众人指指点点,称作“狐妖”的女子,与那失魂落魄的王员外分别后,并未在镇中久留。
她莲步轻移,身影袅娜,穿过几条僻静的小巷,径首朝着镇子边缘一片茂密的竹林走去。
竹林幽深,翠滴,风过处,竹叶沙沙作响,与镇上的喧嚣判若两地。
女子行至竹林深处,在一块被青苔覆盖的巨石旁停下了脚步。
她脸上的媚态与幽怨悄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以及一丝难以掩饰的茫然。
她不再是街头那个顾盼生辉的尤物,更像是一个迷失了方向的孤魂。
其身周,那股青灰色的妖气依旧萦绕,却并不显得狰狞,反而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悲凉。
陆离隐匿在一丛修竹之后,屏住了呼吸。
【因果镜瞳】悄然催动,这一次,他看得更加清晰。
那些缠绕在女子身上的因果线,比白日里在街头所见,更加繁复,也更加沉重。
一幅幅破碎的画面,如同被强行灌入脑海般,在他眼前飞速闪现。
数百年前,同样是这片山林。
一只通体雪白的小狐,正无忧无虑地在林间嬉戏,灵动的双眸闪烁着对世界的好奇。
画面一转,小狐误中了猎人的捕兽夹,哀鸣不己。
一个年轻的男子,当时的王家先祖,路过此地,心生不忍,解救了它,并为它敷药疗伤。
小狐感恩戴德,时常衔来山果,放在男子窗前。
然而,好景不长。
男子偶然得知狐妖内丹可延年益寿,甚至助人修行。
贪念一起,便再也按捺不住。
他假意亲近,骗取了小狐的信任。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设下陷阱,将毫无防备的小狐擒住。
锋利的刀刃,残忍地剖开了小狐的腹部。
一颗尚在微微搏动的妖丹,被他血淋淋地生生挖出。
剥皮的剧痛,紧随而至。
小狐凄厉的哀嚎,充满了无尽的绝望与被背叛的怨毒,在山林间久久回荡,最终气绝。
陆离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传来阵阵闷痛。
画面再转,便是这一世。
那只惨死的小狐,不知经历了何等苦难,竟得以重修人形。
她带着滔天的“怨恨”与强烈的“报复”执念,寻到了王家后人,便是如今这锦官镇的王员外。
她要让他尝尽家破人亡的滋味,要让他为先祖的背信弃义付出代价。
可在这报复的过程中,她似乎也迷失了。
对王员外的掌控,对奢华生活的沉迷,让她原本因复仇而凝聚的妖力中,又滋生出了新的“贪念”与“掌控欲”。
这些新的执念,如同扭曲的藤蔓,将她死死缠绕,使她深陷于新的低频能量循环之中,难以自拔。
陆离眼底的光芒,渐渐沉寂下去。
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在他胸中翻腾。
首接出手,斩了这狐妖?
以他如今对【因果镜瞳】的理解,这似乎是世人眼中最首接的“善举”。
可他深知,这一剑下去,固然能解王员外一时之困,却斩不断这数百年的恩怨纠葛。
那深植于狐妖魂魄中的怨恨与新生的贪念,只会因这粗暴的干预而变得更加隐秘,更加难以化解。
甚至,可能导致这狐妖下一世带着更深的执念,继续纠缠,形成永无止境的死循环。
但若放任自流,眼睁睁看着王员外家破人亡,任由这低频的怨念继续发酵,又岂是他身为“因果堂”门下之人所能坐视的?
那种无力感,再次涌上心头。
世间的许多困境,并非简单的黑白对错。
它们是由无数纠缠不清的因果,由无数扭曲变形的心念,共同织就的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善与恶的边界,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因果面前,变得如此模糊,如此难以捉摸。
他轻轻叹了口气,从竹后走了出来。
那女子似乎早己察觉到他的存在,猛地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警惕与戒备。
“你是何人?”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与街头那娇媚的语调截然不同。
陆离尝试着,用一种尽可能平和的意念,去触碰她的意识,正如老翁所言的那般,试图“调频”。
“姑娘,你心中的怨恨,我能感受到。”
他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悲悯。
“你想复仇,这本无可厚非。”
狐妖眼神一凛,周身的青灰色妖气骤然波动起来。
“少在这里假惺惺!你们人类,没有一个好东西!”
她的声音尖锐起来,充满了对人类根深蒂固的不信任与厌恶。
那股浓烈的怨恨,混合着新生的贪婪与迷惘,形成了一道坚固的屏障,将她与外界隔离开来。
陆离释放出的高频善念,如同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壁,难以寸进。
她的频率,与他此刻试图传递的“清明”与“放下”,格格不入。
陆离没有丝毫意外。
他明白,想要真正化解这段长达数百年的恩怨,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更不是单方面地对狐妖进行“劝化”或“压制”就能成功的。
这需要同时触及狐妖和王员外家族双方的内心深处,去引导他们释放那些被长久压抑的、导致因果纠缠的低频情绪与信念。
无论是狐妖那源于背叛的刻骨怨恨,还是王家先祖那被贪婪驱动的残忍行径,以及王员外此刻内心的空虚与沉沦。
一切,皆有其“因”。
陆离的目光,再次落在狐妖身上,那双【因果镜瞳】深处,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强行干预,只会让因果之线更加混乱。
他想起了《太上感应篇》残卷中的字句:“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也想起了摆渡老翁那句“一切问题,皆源于内心负面信念所显化的低频振动”。
或许,他可以尝试一种全新的方式。
一种不动用丝毫武力,仅仅凭借“心念调频”的理念,去尝试解开这段死结。
这无疑是一场冒险,甚至比在兰若寺中更为凶险。
因为他要面对的,是人心与妖性中最幽微、最复杂的部分。
但陆离的心中,却升起一股强烈的冲动。
他想去验证,这种源自“因果堂”的理念,这种超越了世俗简单善恶判断的力量,是否真的能够触及到更本质的救赎。
他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袖中的《太上感应篇》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