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山的晨曦,总是带着一种涤荡人心的清净。
薄雾如纱,轻柔地笼罩着远近起伏的山峦,晨光熹微。
陆离的伤势,在清静观上乘灵药的悉心滋养下,己然痊愈,不见半分痕迹。
然而,他眉宇间那份郁结,却似乎比这山间的晨雾还要浓重几分,挥之不散。
他焦虑的根源,正是那一度失效,至今仍存有瓶颈的【因果镜瞳】。
在清静观的日子,陆离开始了对《太上感应篇》更为系统的学习。
这不再是过去那般囫囵吞枣式的阅读,而是逐字逐句地深入探究,体悟其间蕴藏的幽微哲学奥义。
他每日跟随一位鹤发童颜,道号清风的道长一同打坐修行。
这修行并非世俗所想的炼气筑基,追求神通法力。
他们修的,是心。
打磨的是各自的心境。
在静默中,感受天地间那些难以言喻的微弱波动,体察自身念头的生灭。
清风道长每日都会抽出时间,为陆离讲解《太上感应篇》中的关键章节。
他声音平缓,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世人常言,天道报应,毫发无差。”
清风道长轻抚长须,目光悠远。
“然,此‘报应’,并非冰冷无情的惩罚,亦非高高在上的审判。”
“它更像是宇宙本身的一种指引,一种反馈。”
陆离闻言,心中微动,过往的认知受到一丝冲击。
他凝神细听,不敢错过片语。
清风道长继续说道:“一切困苦、灾厄、不顺遂的显化,其根源皆在于内心深处那些负面的信念。”
“这些负面信念,会产生低沉而混乱的频率,如同在清澈的乐曲中混入刺耳的噪音。”
“这噪音,便会阻碍我们与宇宙本身所蕴含的无边智慧与慈爱产生共振。”
“那智慧与慈爱,便是至高至纯的频率。”
说到此处,清风道长话锋一转,语调变得更加深邃。
“陆离,你可知,何为心之本来面目?”
陆离微怔,这个问题来得有些突然。
未等他回答,清风道长便缓缓道出了一句颠覆陆离过往所有认知的话。
“无善无恶,才是心之本来面目。”
“无善无恶?”
陆离失声低呼,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
这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如同晴空霹雳,狠狠劈在他的心头。
他从小接受的儒家教化,所坚守的善恶分明之念,在这一刻,仿佛受到了最根本的动摇。
清风道长看着他激荡的神情,微微颔首,眼中却带着一丝了然。
“世人所言之‘恶’,多源于内在负面信念的积累,以及对宇宙法则无意识的抗拒与背离。”
“而世人所标榜之‘善’,若其中夹杂了过度的执念、分别心,乃至对‘恶’的强烈批判,亦可能在不经意间,催生出新的、不易察觉的低频振动。”
“真正的救赎,真正的解脱,并不在于执着于某一端,而在于超越这善恶二元对立的表象。”
“回归到心灵最初的,那份清净无染、如如不动的状态。”
陆离呆立当场,脑海中翻江倒海。
清风道长的话语,如同洪钟大吕,不断在他心间回响。
他开始反思自己过往动用【因果镜瞳】时的心态,那种急于分辨善恶,惩恶扬善的念头,是否本身就是一种执着。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陆离在清风道长的指引下,于每一次打坐,每一次研读《太上感应篇》时,都用心去体悟这“无善无恶”的境界。
他逐渐领悟到,所谓的“调频”,并非是去强行改变外界的人或事。
其核心,在于调整自身内在的频率。
通过有意识地选择信任,而非怀疑。
通过努力去发现身边细微的美好,而非沉溺于丑陋。
通过在喧嚣中寻觅片刻的平静,而非任由焦躁蔓延。
通过一点点释放那些固有的执念与偏见,而非紧抓不放。
如此,心智才能真正地敞开,如同擦拭干净的明镜,得以接收到来自宇宙深处那清晰而微妙的指引。
他的心境,一日比一日清明。
那双曾经因反噬而刺痛的双眼,此刻似乎也变得更加深邃。
他不再轻易被外在纷繁复杂的“善恶”表象所迷惑,而是开始尝试去洞察其背后,那更为根本的“心念频率”。
某一刻,当他再次凝神内观,细细体味《太上感应篇》中“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的真意时,心中豁然开朗。
一股前所未有的激动,如同暖流般瞬间涌遍全身。
他找到了。
他终于找到了解决【因果镜瞳】瓶颈的那把关键钥匙。
他明白了,真正的力量,并非源于任何外在的神通法术,而是源于内在心性的提升,源于对“心”的深刻理解与掌控。
陆离缓缓睁开双眼,窗外阳光正好,洒下一地碎金。
他仿佛看到了一条通往无限可能的“心路”。
这条路,不仅能改变他自身的命运,更能以一种他从前难以想象的方式,去影响,甚至去改变这个世界的因果循环。
他对未来,第一次充满了如此纯粹而坚定的信心。
那潜藏于“心之本面”的玄机,正等待他去一一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