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日的香山红叶似火,康熙的御驾在红叶谷缓缓前行。沁若坐在随行的马车里,看着窗外如霞的枫叶,金簪在发间轻轻发烫——这是提示她,准噶尔刺客己混入护驾队伍。
「端贵人,皇上让您去御辇伴驾,」李德全掀起车帘,「说要听听您的诗才。」
沁若整理好衣襟,袖中藏着孙维世连夜赶制的「醒神草」香囊。御辇里,康熙正对着枫叶出神,案上摆着空白的宣纸。
「朕听说你在御花园设了花签台?」康熙递过狼毫,「今日赏枫,不如题首诗来听听。」
沁若接过笔,看着窗外飘零的枫叶,脑中闪过三藩之乱的烽火。金簪突然灼痛,凤眼里映出吴三桂的叛军旗帜。她心一横,提笔写下:「霜叶红于二月花,却承秋风势自斜。若问飘零何所似,三藩烽火照天涯。」
康熙猛地放下茶杯,茶水溅湿了宣纸:「你说什么?」
「臣妾胡诌的,」沁若跪下叩首,「只是见枫叶虽美,终敌不过秋风,正如三藩势力,看似强盛,终会败亡。」她知道,这是用诗词向康熙暗示准噶尔与三藩勾结的隐患。
康熙沉默良久,突然大笑:「好一个『三藩烽火照天涯』!来人,把这诗刻在香山石壁上!」他扶起沁若,目光锐利如鹰,「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金簪突然像是被激活了一般,迸发出令人目眩神迷的刺目红光!那光芒如此强烈,迷的刺目红光!那光芒如此强烈,
「噗!」箭矢擦着她的肩头飞过,钉在御辇的雕花上。康熙震怒,下令搜山,果然抓获了三名准噶尔刺客,从他们身上搜出索额图余党的密信。
「端贵人,」康熙看着沁若流血的肩膀,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你又救了朕一次。」
沁若紧咬着牙关,额头上冷汗涔涔,身体因为剧痛而微微颤抖着。那支原本闪耀着金色光芒的金簪,此刻却像是失去了生命力一般,变得黯淡无光,完全冷却下来。
沁若的凤眼中原本燃烧着的红光,也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那股强大的灵力被抽离了她的身体。她清楚地感觉到,为了拯救康熙,金簪己经耗尽了最后一丝灵力,如今的它,仅仅只是一支普通的金簪,再也无法发挥出任何神奇的力量。
「能为皇上分忧,是臣妾的福分。」她看着手中失去光泽的金簪,心中却没有失落——失去异能,反而让她更清醒地认识到,在这深宫里,真正的护身符不是金簪,而是帝王的信任与自身的智谋。
回到紫禁城时,太皇太后己能下地行走。她握着沁若的手,看着那支失去光芒的金簪,叹道:「安珠瑚的金簪完成了使命,接下来的路,要靠你自己走了。」
沁若点头,望向养心殿方向。康熙正在召集大臣商议三藩事宜,殿内的烛火彻夜未熄。她知道,没有了金簪的预警,前路将更加凶险,但也正因如此,她才真正从依赖异能的「微尘」,成长为能在波谲云诡的后宫中,凭智慧汲露求生的「端贵人」。而窗外的霜降之夜,枫叶还在飘零,仿佛预示着更大的风暴,正在三藩的地平线上,悄然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