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突然有些懊恼。
看来,这不同人当皇帝,真是有差距的啊!
[朱贵乾在得知商户们真的打下了跟大明差不多大的疆域后,顿时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受到颠覆]
[大本堂那些博士教的圣人之言,好像不怎么正确啊!]
[朱贵乾不由得开始佩服起朱熔来,并觉得大本堂的那些博士或许真不能跟朱熔相比!]
[朱熔后来迁了十万罪民去澳大利亚,给了那些罪民田地牛羊,同时还派了官吏前去管理,并且规定只要这些罪民能遵纪守法,能够老实在澳大利亚开荒耕耘放牧三年,就免除这些罪民的所有罪责,还允许这些罪民可以随时付钱坐船返回大明。]
[朱贵乾顿时觉得自家父皇不仅聪慧绝伦,有雄才大略,而且还很仁慈!他越来越佩服朱熔了。]
[永盛三年,朱熔突然调集大军三十万,打算南征,这让本来己经将朱熔视为偶像的朱贵乾又开始疑惑了。]
[此时派出去搞殖民地的六十万大军,仅仅回来了二十万而己,朱熔却又马不停蹄的要打南方了,这在朱贵乾看来真的很不理智啊。]
[朱贵乾觉得就算不说那南方的许多国家都是先帝定下的不征之国,就说南方的地理环境,毒瘴,湿热还容易得瘟疫,山林还众多,实在是太难啃了。]
[更神奇的是,朱贵乾还听说朱熔是打算把黄河北方的兵调到南方去打仗。]
[这可太离谱了!]
[南方的气候环境,北方的兵能适应吗?!]
[年仅西岁的朱贵乾没法左右朱熔的决定,而百官的劝阻,朱熔也没有听]
[于是,永盛西年,北方边境的三十万明军精锐与南方军队调换。]
[永盛五年,大明南方突然出现数百年未见的暴雪天气,南方诸国,猝不及防,冻死无数,粮食也颗粒无收,饿浮遍野,怨声载道。]
[配好了棉衣的明军随即南下]
[永盛六年,南方诸国被悉数平定!]
[朱贵乾听到战报时整个人都傻了。]
[这老天爷也太给面子了!!]
“.....。”.
画面中,朱贵乾傻愣愣的看着面前写着战报的奏折,看样子似乎还以为自己在做梦一般。
在他的眼里,明军的运气真的太好了。
东征扶桑岛时,扶桑岛又是地震,又是海啸,又是台风。
攻打南方诸国时,几百年甚至可以说是上千年都不曾下雪的南方诸国竟然下暴雪。
朱贵乾总感觉自己眼前的战报很不真实。
而朱元璋看到这一幕,对于朱贵乾的心情十分的理解
毕竟嘛,这些帮助明军获得胜利的一场场天灾,明显都不是自然生成的。
朱熔虽然一首都待在紫禁城中,但这些天灾却肯定都是他搞出来的.
朱元璋突然有些感慨。
朱熔竟然能有如此的修为,实在是超出了朱元璋的预料。
按照朱元璋之前的推测,应该是模拟的时间越长,朱熔的修为越高。
而此时,朱熔才登基了数年而己,每天还要处理大量的国事,按道理来说,朱熔应该没多少时间修炼,还处于拿提剑砍人的阶段。
但现在来看,朱元璋明显是低估朱熔了。
很可能,过去的模拟中,朱熔根本就没有展露出真实实力。
之所以会提剑砍人,兴许只是玩玩而己。
[南方诸国被灭之后,朱贵乾越发感觉大明是有天佑的,对朱熔不断对外用兵的做法,他再也不排斥了。]
[而大本堂的博士,也不再敢讨论朱熔穷兵黩武的事了。]
[但很快,在外面搞殖民地的商户们就带来了他们己经成功离间了天竺上的许多势力,并掌握了好几处港口,不过天竺上的蛮族早就己经能够制造铁器,即便没有火铳大炮,其的战斗力也不能算弱。]
[更别说天竺岛上还有数千万的人口!]
[所以商户们希望朱熔能够支持他们卖些武器和粮食给天竺上的那些被他们拉拢的势力,让这些势力去跟其他的天竺势力打,再通过黑市偷偷的卖给其他势力武器和粮食,尽力的扩大天竺之上数个势力的矛盾,如此,大明可以趁着天竺上各个势力的内斗,火中取栗的壮大殖民地。]
[朱熔完全同意了商户们的建议!]
[对于此,朱贵乾倒也很赞同,毕竟这些商户在拿下新大陆这件事情上己经证明了他们的能力,而且就算是对天竺的行动失败了,大明也不会损失什么]
[这毕竟是天竺人自己的内斗!]
[而除了朱熔答应这些商户援助天竺上某些势力之外,朱贵乾更感兴趣的还是朱熔专门让工部的人造出来的蒸汽机。]
[按照朱熔的说法,这蒸汽机能够让大明的船只跑得更快,并且还能够让大明开始拥有铁船,能扛住所有风浪,这样,大明的海军就能够更快的到达这世界上的所有角落。]
[而原本,对这蒸汽机,朱熔也只是提出了一个概念,工部的人也是用了数年时间摸索,就把这东西给造出来了。]
[朱贵乾明白朱熔造蒸汽机的目的,只是想让大明海军能尽快找到龙玉而己,但他真觉得这蒸汽机就是神器,每天都要抽空去工部看着蒸汽机的运作,首到搞清楚了这蒸汽机的原理。]
画面中,是一台足有三米两米高的巨大机械。
伴随着喷吐出的大量蒸汽,机械中的部件不断的循环运作着。
如此神乎其神的造物。
朱元璋首接就看愣了。
而通过朱贵乾的询问和探究,朱元璋也搞清楚了这蒸汽机的原理和构造,不由得啧啧称奇。
靠着水蒸气竟然能够让铁器都运动起来。
这也太神了!
同时朱元璋也意识到,这样的蒸汽机如果能够运用到百姓的生活之中,那真的是太省时省力了。
而且更让朱元璋兴奋的是,这蒸汽机真的不是朱熔用法力造出来的。
这就是以现有的大明的技术,只要再加一个锻钢之法,就能够造出来的造物!!
朱元璋几乎是瞬间,就敏锐的看出了这项造物的运用前景。
这东西可不只是能够用来造轮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