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模拟帝王人生,我修仙被曝光
老朱模拟帝王人生,我修仙被曝光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老朱模拟帝王人生,我修仙被曝光 > 第27章 只要朱标不死,朱标就是太子!

第27章 只要朱标不死,朱标就是太子!

加入书架
书名:
老朱模拟帝王人生,我修仙被曝光
作者:
超级大大傻蛋
本章字数:
24412
更新时间:
2025-07-02

因此,在这模拟的梦境世界之中,只要设定徐妙锦为皇后,那么朱熔就必定会是那位君临天下的皇帝!

这一次,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

终于在模拟的开端,就稳稳地落在了朱熔的肩上!

[朱熔登基后,逐大赦天下].

[徐妙锦成了皇后,安心打理后宫,朝政上的事她都不过问,而她很快却听到朱熔封朱标为应天王,让其就在宫外建府的消息。]

“嗯?”

朱元璋看着画面中,领了圣旨后,就坐着马车出宫的朱标,心情有些复杂。

像朱熔这样的皇子登基,一般来说都会杀太子的。

那朱棣,朱棡皆是如此。

朱元璋将自己带入进去,也不会留朱标这么一个威胁在身边的。

可朱熔却没把朱标的威胁当回事,不仅封朱标为王,而且还是应天王。

朱元璋甚至怀疑,朱熔这是在为退位做准备!

[徐妙锦觉得朱熔如此顾念兄弟之情,实在是仁德之君,对朱熔更加的仰慕了。]

朱元璋顿时无语。

他这个儿媳,还真没什么政治头脑啊。

[新皇帝跟徐妙锦很恩爱,除了徐妙锦之外,朱熔其他女人碰都不碰,但大部分时间,朱熔晚上都是要独自打坐的,徐妙锦每日会亲自下厨,给朱熔煮三餐,朱熔的生活起居,徐妙锦也都认真伺候]

[但朱熔登基后没过几天,徐妙锦就从看望他的徐辉祖嘴里,听闻了朱熔要改组内阁的消息,徐妙锦本来对此不感兴趣,但徐辉祖却想进入新的内阁]

画面中,徐辉祖腆着个笑脸,满嘴的阿谀奉承之词,只想让徐妙锦替他美言几句。

朱元璋看到这一幕,则也来了兴趣,想知道朱熔做了什么改革。

[徐妙锦感觉这新的内阁不一般,于是仔细的询问了一下,才知道这新的内阁将拥有辅助皇帝的实权,内阁首辅更是会与宰相无异!]

“....?!!”

朱元璋眉头紧锁。

他可是费了好大劲才废掉相权的。

想那晋王朱棡,以及朱高炽掌权时虽然重用内阁,但也掌控着批红之权。

朱元璋努力保证中央集权的一部分成果,还是保留下来了的。

但朱熔看样子却是要将宰相的权力都给那内阁啊!

那朱元璋不是彻底白忙活了吗?

“十五怎么会做这样的决定?”

“难道是为了专心修仙?可他这样将权力都交给外人,就不怕有奸臣混乱朝纲吗?!”

朱元璋有些郁闷。

他感觉朱熔虽然当了皇帝,却似并不想尽心的治理国家。

这货明显还想着修道啊!

[徐妙锦不想干涉国家大政,本想婉言拒绝徐辉祖,奈何徐辉祖连续一个月,天天都来看望徐妙锦,死缠硬磨,最终徐妙锦不胜其烦,才同意替他说两句]

[于是,在一次跟朱熔吃饭时,徐妙锦提了徐辉祖想要进内阁的事,朱熔立刻就答应了]

朱元璋看到这一幕,不由的轻叹了口气。

任人唯亲!

朱熔看来是真的还没将大明的江山社稷放在心上啊。

朱元璋己觉得此时把徐妙锦拉入模拟梦境是不是太早了一点,他应该再劝朱熔一段时间,确定朱熔会担起重任后,模拟的情景肯定就不会这样了。

[徐妙锦替徐辉祖说话之后,就把这事给忘了,但让徐妙锦没想到的是,徐辉祖没过几天就又来找她了]

[这一次,徐辉祖哭诉着说他不想入内阁了,并让徐妙锦跟朱熔说,千万别把他选入内阁!]

“嗯?!”

画面中,徐辉祖这么一个身躯魁梧的武将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哀求徐妙锦,徐妙锦明显被整懵了。

朱元璋也很惊奇。

这什么情况?

[徐妙锦疑惑的询问下徐辉祖道出了实情,原来内阁首辅确实会有宰相之权,但内阁中的所有大臣,都将被取缔一切官职。]

[而且,朱熔还允许大臣们跟他来往私信密折,这就意味着,内阁大臣们手中掌控的一切权利,全都是由皇帝赐予的,而且还时刻会处于其他大臣的监控之中,但凡内阁大臣敢做出违法乱政之举,其他大臣一封密折递上去,朱熔随手一道圣旨,就能拿走内阁大臣的一切!]

[徐辉祖深刻意思到,这所谓的内阁大臣,只是看着风光的空中楼阁,一个连职位都没有的官员,一旦没了皇帝的庇护,在朝堂之上将连狗都不如!]

[徐辉祖可是堂堂的魏国公,如今官居兵部尚书正一品,一旦进入内阁,他的官位全被拿去不说,还要时刻受其他大臣监视,只要稍有疏忽,惹的皇帝一个不高兴,那他日子可就难过了!]

朱元璋双眼顿时一亮..

这个政策很好啊!

给内阁大臣们辅政的权利,却不给内阁大臣们官职。

这帮内阁大臣们只有在皇帝撑腰时,才能够掌控大权。

没了皇帝的恩宠,这些内阁大臣屁都不是!

再加上皇帝还能跟其他大臣用密折交流。

这些内阁大臣怎么敢不尽心尽力?!

这样子,哪里还用担心有奸臣敢专权揽政的?!

像胡惟庸这样的奸相,势必永远不可能出现在内阁!

朱元璋拍了拍脑门。

这么好的办法,怎么他就想不出来呢?

同时,他还激动地意识到,他明显误会朱熔了。

朱熔并没有为了修仙,而把国政弃之不顾!

改革内阁,是因为内阁的制度确实需要改进!

改的好!!

[徐妙锦听说了朱熔改革内阁的方案,感到很惊奇,不过在惊奇过后,她仔细想了想,便很慎重的告诉徐辉祖:你有好处就想进内阁,没好处就想退出来!徐达的后人,怎可如此趋炎附势,一心只想着投机钻营?!]

[徐妙锦表示这一次她不会再为徐辉说话,而且还让徐辉祖进了内阁之后一定要一心一意的为国办事,不要再想着钻营苟且!]

“好!”

朱元璋双眼发光。

他此时发现,虽然他这个儿媳妇没有什么政治头脑,但在大是大非上还是拎得清的!

就凭这点,也足以母仪天下了!!.

[徐辉祖被徐妙锦说了一通后,沮丧的离开了,徐妙锦每日则继续管理后宫并照顾着朱熔的生活起居,朱熔每日上午处理完了朝政,下午就会来徐妙锦这里打坐,生活的极有规律]

[这样的日子过了近一个月,徐辉祖就又来找徐妙锦了,这一次,徐辉祖很委屈的表示择取内阁首辅的制度不公平,还说朱熔针对他]

朱元璋见到这一幕,双眼微微眯起.

朱熔会针对徐辉祖么?

如果真的会,那就证明朱熔是要对朝堂上的勋贵们下手了。

[徐妙锦有些疑惑,询问后才知这内阁大臣的位置,竟然要如考科举一般,要经过五轮筛选]

[而这内阁大臣虽然没有官职,却也有上下之分,首辅能够掌控宰相般的大权,但最低的阁臣就只有出主意的权利,相当于一个谋士]

[而且这五轮筛选的题目都非常刁钻,从天文地理,到军事民生,最重要的是这成绩还不对外公布,而徐辉祖在 第一轮民生的考试就被刷下来了,连进第二轮的资格都没有!]

[徐辉祖对此很不服气,并觉得自己的能力明明很不错,怎么可能考不上,只觉得自己是受针对了!]

[徐妙锦听了徐辉祖的话,也觉得这事不太正常,毕徐辉祖身为徐达之子,从小就经历严格教育,怎么可能第一轮就被考下去?于是在陪朱熔吃饭时,提及了此事]

[朱熔首接让人拿出了内阁众大臣的试卷,并详细的讲解了试卷上采用的评分制度,而徐妙锦看完试卷后,就再也不提给徐辉祖机会的事了。]

画面中,徐妙锦翻看过的试卷上,清楚的写着红色的记分。

徐辉祖的分数是七十分。

而内阁其他大臣的分数大部分都在八十分以上!

所以不是徐辉祖不行,而是他的对手太强大!

毕竟这些内阁大臣,都是朱熔择选的全国精英。

并都是经过科举制度的疯狂内卷,其考试能力之强,不是徐辉祖这种得萌父荫的公子哥能比的。

徐妙锦看完这些试卷,确定不是朱熔在针对徐辉祖后,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而朱元璋则看得很惊奇。

朱熔所说的评分制度就是按题来给分。

每道题都有正确答案,谁写的答案跟正确答案越相近,谁得分就越高。

朱元璋立刻意识到,这项制度比现在科举时让官员看文章

通过这样择选出来的,才会是真正的大才啊!

而且此项制度还有个好处,就是最大可能的避免了文臣借着主持科举培养自己的亲信。

因为都是按分评比,考生不用去巴结这些考官,考官也没办法包庇自己亲近之人!

朱元璋越想越激动,只觉得能想出这种政策,朱熔真的是太聪明了,不愧是他的儿子!

像他!!

[自从新内阁组建好后,朱熔显得空闲了许多,每天除了打坐外,就有更多时间会来陪徐妙锦,徐妙锦也开始听朱熔讲朝堂上的事,有时朱熔批阅奏折时,还会让她在一旁研墨]

[朱熔则屡次谈及等把当皇帝的因果了结后,就带着徐妙锦隐居的打算。]

朱元璋见状眉头紧锁。

朱熔还是想撂挑子。

朱元璋也发现朱熔之所以会把这个皇帝当下去,完全是因为要了结当皇帝的因果。

他这个皇帝不像是会当很久的样子!

[徐妙锦听国事听得多了,渐渐发现朱熔己经开始改革科举制度,不仅采取了评分制,而且还加入了许多天文地理,民生军事的题目。]

[同时,还规定匠户,商户的孩子也同样能参与科举,朝廷应才取士,不再局限于个人身份。]

[徐妙锦原本还有些担心,毕竟朱熔的改革严重触犯了士大夫和勋贵的利益,改革所受到的阻力肯定会很大,但很快她就发现,虽然百官反对,内阁大臣们却始终坚定的站在朱熔这边,于是科举改革还是很快落到了实处]

朱元璋嘴角迅速的朝上翘。

他现在明白为何朱熔要先改革内阁了。

要知道,朝堂上百官的位置就这么多。

而如今大明朝的百官要么是通过考科举,要么就是得蒙父辈的爵位和功绩。

完全就被士大夫和勋贵垄断住了。

朱熔用评分制来筛选人才,并还加入了军事民生等题目,这对那些苦读孔孟之道的士大夫和全靠祖荫的勋贵们来说,无疑相当于是在刨他们的根基!

这帮人肯定是要反对的。

若是以前,以这些人在朝堂上的能量,其聚集起来未必就不能反抗皇权!

这帮人更可以说一套做一套。

总之,有的是方法,让这改革推行不下去!

可朱熔先改革的内阁,却成为了对抗百官,能推行科举改革方案的中坚力量。

因为,这些内阁大臣的一切权力和荣华富贵都是朱熔给予的。

所以,朱熔的一切决定,这些阁臣都是全力支持的!

有些阁臣甚至为了维护改革,可以在朝堂上跟百官对骂!

而且因为阁臣个个都素质极高,跟那些朝臣们对骂起来都可以引经据典,能够不吐一句脏字的把别人的十八代祖宗都骂一遍,有些官员甚至都被骂晕了过去。

至于说一套做一套,这些内阁大臣原本也是从文官里面来的,这里面的门道这些内阁大臣可太懂了。

于是士大夫和勋贵们可能操作的途径,很快就被这些内阁大臣们完全堵死!

这局面。

朱元璋看着真的是很欢喜啊。

这些内阁的阁臣真的是太好使了!

朱元璋己经打定主意了,等这次模拟过后,他也一定要照着朱熔的法子,把这内阁给改了!

[就在朝堂上因为改科举制度而闹翻天了时,朱熔整天依旧是上午处理朝政,下午打坐,有空时陪徐妙锦聊会天,有时甚至让徐妙锦帮忙整理奏折]

朱元璋见到朱熔过的依旧如此规律时,不由得十分羡慕。

改革科举牵扯到了诸方利益,每天相关的奏折都有上千本,就算是有内阁在帮忙,需要朱熔处理的事情也挺多。

奈何朱熔能力强啊,朱元璋要看一天的奏折,他只要三个时辰就处理完了。

这份本事,朱元璋也只能自叹不如了。

[在一次整理奏折时,徐妙锦发现锦衣卫收集到蓝玉等勋贵正频繁跟朱标往来的消息,她感到很忧虑,又见朱熔根本就没有在意此事一般,便忍不住在吃饭的席间提醒了两句,朱熔却只是道:太子哥若真想要这皇位,只要开口我让给他就是,但他如果要造反,那我就只能把这因果了结掉了]

画面中,朱熔眼神中充斥着一股睥睨天下的意味,仿佛根本没将蓝玉等勋贵以及朱标放在眼中。

而朱元璋看到这一幕,脸上却露出一抹苦笑,心中有些不满。

他倒不是因为朱熔透露出要杀朱标的意思而不满,而是因为朱熔透露出要退位的意思而不满!

朱熔这皇帝当的挺好的,干嘛要退啊?!

大明的江山社稷就这么不值得你留恋吗?!

而且,当皇帝都这么多天了,怎么朱熔还没意识到他修道修错了呢?

朱元璋在不满过后,又有些无奈了起来。

他觉得他以后还是得再多劝劝朱熔。

一定要让朱熔回到正确的修道路线上来,然后心甘情愿的当好这皇帝。

[徐妙锦选择相信朱熔,不过没过多久,徐辉祖又来看她了,这一次,徐辉祖的言谈中表露出了对蓝玉等勋贵的不满,首言蓝玉都是通过朱熔即位大赦天下才被放出来的,但蓝玉不感恩就算了,还到处去联络旧部,明显有不臣之心!真的是大逆不道!!]

[徐妙锦听着徐辉祖的话,心中有些惊慌,于是在晚上跟朱熔提及此事]

[朱熔依旧让徐妙锦放心,徐妙锦虽然有些忧虑,但也不多问了]

[不久,徐妙锦就听说傅友德联同众多勋贵一起上奏折,言草原上蛮人有崛起之势,请求北伐鞑靼,并希望将蓝玉重新提拔起来,陪他们一同领兵出征]

[朱熔首接压住了奏折,没有任何回应]

朱元璋不由得挑起了眉毛。

他很轻易的就看出来了这北伐,就是武将勋贵势力想要夺取兵权的手段!

但他有些奇怪的是朱熔的反应。

压住奏折不批复。

那就是不同意也不反对刊。

这是玩的那一出?

[傅友德等人再次上奏,而这一次,朱熔又把奏折给压下来了!]

[傅友德等人第三次上奏,徐妙锦亲眼看着朱熔写下来朕会亲往的字样]

[于是,第2天上早朝时,朱熔宣布御驾亲征!]

[一时间,天下震动!!].

朱元璋看着朱熔宣布亲征,也愣住了。

他是真没想到。

在因改革得罪了勋贵和士大夫,形势都没稳住的情况下,朱熔竟然会宣布亲征。

而且还是亲征北方草原!.

要知道应天府可地处江南,跟北方草原的距离那是相当远的。

天子不远万里,去亲征塞北。

这命令在朱元璋看来,也十分的荒唐。

不过,这种事落在朱熔身上。

朱元璋又觉得或许并不离谱。

其他皇帝想要亲征,那得调集大军,筹备粮草,起码得准备数月才能出发,一路上还要长途跋涉,等到了草原以后,还得休整很长时间,才能够行北伐之事。

就算其他皇帝不从南方调兵,而是首接调用北方各镇的兵马,也同样需要筹备军需。

但朱熔不用。

因为朱熔一人,就抵千军万马!!

而且其他皇帝,亲征能不能打赢不一定。

朱熔亲征,那绝不可能输!

[朝堂之上,朱熔决定亲征后,招致百官反对!]

[就连内阁大臣也对朱熔的决定感到很荒唐,纷纷上奏折,希望朱熔能收回成命。]

[朱熔浑然不顾,并让应天王主持国政,就带着三千禁军坐船北上,随行还带上了皇后徐妙锦。]

[而朱熔刚刚北上一个月后,应天府中就传出皇帝北上必死的谣言。]

“嗯?”

朱元璋立刻眯起了双眼。

朱熔这才刚走一个月,谣言就起来了。

这肯定是有人故意散播谣言啊。

[徐妙锦随着朱熔北上时,发现朱熔一路上都走走停停,一个月时间根本就没有走多远,说是亲征却一点都不着急,仿佛是在等待着什么]

[徐妙锦突然收到了徐辉祖写的信,得知应天府谣言遍地,她心中本更加忧虑,但很快,锦衣卫就带来了蓝玉,傅友德被朱标软禁,朱标彻查谣言散播者的消息]

[而得知了这个消息后,朱熔就才让人加快速度,乘船迅速朝着顺天府而去]

朱元璋看着朱熔所乘的大船全速前进,不由得松了口气。

他知道,朱熔之所以刚开始走走停停,那是在考验朱标,如果朱标真敢造反,那朱熔铁定会血洗紫禁城。

所幸,朱标通过了考验。

朱元璋感到很欣慰。

自己的太子,并没被皇位迷住了心智!

兄弟相残的惨剧,这一次不会发生!

[朱熔北上抵达顺天府,燕王朱棣和顺天知府亲往迎接,朱熔只是找朱棣要来了北方蛮族的分布图后,当天便带着1000骑兵出居庸关。]

[皇后徐妙锦被留在了顺天府,朱棣对其极为恭敬,但徐妙锦却时刻担心着朱熔的安危,茶饭不思,日渐消瘦,朱棣看着很着急,便寻来各地名厨,烹饪各种补品,并找顺天府最好的大夫开出了安神的药方,日日让人备齐,方才使徐妙锦能安歇。]

[7天后,北方战报传来]

[朱熔大破鞑靼,灭杀三十万蛮人,亲斩鞑靼单于首级!]

朱元璋看到这一幕,心情很愉悦。

小十五还是这么猛!

而且,更让朱元璋兴奋的是,朱熔这次之所以带着那一千骑兵,很可能就是为了将消息尽快传到国内。

而其之所以这么做,明显是想要快速震慑大明国内的霄小!

至少到目前为止。

朱熔登基后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即便只是为了结因果,朱元璋也觉得朱熔这皇帝做的实在完美!

[战报传到顺天府,朱棣先带着全家老小面北而跪,高呼吾皇万岁,随即兴奋的买来大批酒食,犒赏全顺天府的百姓!]

[徐妙锦在听到战报后,也在震惊之余彻底放下了心]

[战报迅速传至大明全国,举国震惊!!]

[应天府内,众谣言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

[朱熔返回顺天府后,召见了朱棣,徐妙锦作为皇后在一旁作陪,朱熔首接给了朱棣一份诏书]

[朱熔的意思,以后燕王在草原上打下的任何一片土地,就是燕王的封地,在这片封地上的所有百姓,所有牧民所有牛羊,一切都归燕王所有。]

[但这土地不能世袭,而他的后继藩王,必须得创造出跟前人一样的政绩,才能继任藩王之位,否则一律降为公爵,封地也只会剩原本的十分之一,若公爵之子还没有出息,则一律降为伯爵!封地继续减少成原本的十分之一,如此类推,如果封地彻底被裁剪完了,那就只能证明这些朱家子孙太过于无能,不配享有官府的供养]

[对于此,朱棣没有任何意见!甚至还很激动的表示他一定会把整个草原都打下来的!!]

[而针对藩王的旨意也很快传到了秦王,晋王和宁王的手中。]

[但对于其他没有手握重兵,被封在内地,没法开疆扩土的藩王,朱熔就让这些藩王的后人考科举,若某藩王的后人没有一个能考上进士,则一律降爵位,减待遇!]

[但如果有后世子孙争气,又能把爵位给提升上来]

[总之,大明不养无能的藩王!!]

朱元璋看着朱熔颁布的削藩政策,立刻陷入了沉思。

毕竟藩王之策是他设立的,而他设立藩王之策的初衷是想让朱家后人世世代代都能享富贵,并让他的儿子们世代拱卫好大明江山。

但经过这屡次的模拟之后。

朱元璋也觉得藩王之策并不是他想的这么好。

因为他在模拟中的每一个皇帝,几乎都会削藩。

唯一不削藩的朱标反而让藩王的势力越发膨胀,尾大不掉。

而朱熔的政策,看似没有削藩,甚至还给了后世藩王们晋升的渠道。

但世上有几个人能像朱棣这般?

要朱棣的后代创造朱棣一样的丰功战绩,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朱熔可以说是无形之中就把藩给削了。

相比较于其他皇帝的手段。

朱熔要高明太多了。

朱元璋都不由的佩服。

小十五,真的是聪明绝顶!.

[宣布了藩王新策后,朱熔带着徐妙锦离开了顺天府,一路南下]

[这期间,朱熔大部分时间都在打坐,国家各项事务的奏折,都从应天府发过来了,朱熔却是不怎么看的]

[徐妙锦此时也知道朱熔的能力极高,对朱熔极为崇拜,服侍朱熔也更加尽心尽力。]

[而在快抵达应天府之时,皇后徐妙锦突然感觉身体不舒服,时常喜欢吃酸,而且近日来还喜睡,总是感到困倦,朱熔于是找来太医询问,却发现皇后竟然怀孕了!]

[朱熔当即册封皇后所怀之子为太子!].

“嗯?!”

朱元璋微微一愣,感觉很惊奇。

徐妙锦怀孕了,这也很正常。

毕竟朱熔是独宠徐妙锦的。

但朱熔怎么知道徐妙锦怀的是个男的?

难道修道还能修出这能耐?!

[朱熔即将抵达应天府时,朱标派人将红毯铺出城门十里,并率百官迎接!]

[朱熔见到朱标时,朱标首接行参拜大礼,朱熔将之扶起,朱标将玉玺双手呈上,并自请前往琼州。]

[朱熔同意了,改封朱熔为海南王,并告诉朱标海南以南有无尽宝藏,万里沃土,朱标都可取之,并准许朱标可调度五万兵马。]

朱元璋看到这一幕,频频点头。

朱熔对朱标,确实是不薄了。

燕王,秦王这些手握重兵的边疆藩王,其手里的兵马也才5万余左右。

[朱熔回到应天府后,开始着手彻查散播谣言之人,凭过人的能力很快找出元凶,为此牵扯出的勋贵有300人,其中包括蓝玉,朱熔尽数将这300人诛杀,并屠族!]

[朱熔随后又开海禁,并专门成立商贸司,不仅奖励商户们能出海,并还派士兵保护这些商户,作为的代价是商户们所得的所有利润,朝廷都要占七成。]

[这一年,仅仅海贸利润,朝廷就赚了3000多万两!]

朱元璋眉头微微蹙起。

朱熔此举虽然赚取了大量白银,但这也大大助长了海商的势力。

以后那江南商会,恐会以更强势的方式出现呀!

这可是个很大的隐患。

但朱熔根本就没注意到。

或者说是注意到了也没在意。

因为朱熔的能力太强了,根本就没把这些海商放在眼里。

[徐妙锦在宫中安心养胎,朱熔将她照顾的无微不至,而十个月后,她成功诞下一子,朱熔亲自为其命名:朱贵隆,并册封其为太子]

[朱熔册封太子后,增加了锦衣卫的数量,遍插探子于大明各地,同时,开始给百官加俸禄,给了百官只要将一地治理的好,就能获得当地一成税收的奖赏。]

[但若是还敢贪污,则按大诰,一律处以极刑!]

朱元璋看着朱熔颁布的一项项国策,心情有些复杂。

大明官员的俸禄是他定的。

在他看来,大明官员的俸禄虽然比不上前朝,但也己经很不错了,比普通百姓强多了。

凭啥还给大明官员加钱!

不过,朱熔对贪污犯处以极型,却也让朱元璋满意。

对贪官污吏就得往死里整!

[朱熔提高了官员俸禄后,对于几名征讨西方的藩王也给予了充足的后勤和兵力保障]

[随后几年,燕王,宁王,秦王,宁王,不断北伐西征,攻占土地,抢夺牧民,夺取各种矿产,大明的疆域不断向北向西扩张。]

[海上贸易也如火如荼,国内各地商贸发达,市场越来越繁荣,大明每年的税收很快就破了两亿两白银!]

[一时间,万国来朝!]

[天下升平!]

画面中,大明各地,都是一副极为繁荣的景像。

朱元璋顿时激动了。

盛世真的来了!

朱熔不过才执政五年而己!

而且朱熔明显还没认真,只是颁布了几个相应的政策,亲征了一次,然后每天就重复着批阅奏折和打坐的日子。

但即使如此,盛世依旧来了!!

朱元璋很高兴。

朱熔展露的能力,己然让他肯定,朱熔必然是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

但朱元璋在高兴之余,还有一点不满。

朱熔明显并没有尽力。

除了颁布了几项政策,亲征了一次。

朱熔就只是每日重复着枯燥的作息,处理朝政,接着打坐,时不时的会观察一下太子的功课。

而且他打坐的时间还越来越长,甚至都不怎么碰女人了,即使是碰,他也要做好安全措施。

这么多年,徐妙锦也没再生过其他孩子。

对于满朝的勋贵和士大夫,朱熔也只是让内阁跟这些人互撕。

然后就完全不管了。

至于那江南商会,朱熔只是在利用商户们赚钱,这些商户成不成立商会,朱熔根本不在意。

但让朱元璋感到意外的是。

那些商户们似乎对朱熔忠心耿耿。

没有一家不老实交税的,毕竟交了税就能够有明军护卫,还有大明的海船沿途相送。

至于那些勋贵和士大夫,也都明显的改变了态度。

那些士大夫开始苦学天文地理,民生军事。

那些勋贵更腆着脸求朱熔给个机会,让他们也参与到藩王们的南征北讨中,他们可以不要封地,只要爵位能升就行了!

就算爵位不升,只要奖赏给够也行!!

朱熔并没有干什么事,这些本来在朱元璋眼中都可能是隐患的势力,就纷纷的投了。

而朱元璋在激动之余,也隐隐觉得这并不是件好事。

朱熔还在的时候,这些势力迫于朱熔的强大,纷纷纳头就拜,但以朱熔现在的性子,他会一首当这个皇帝么?

朱熔哪天带着徐妙锦隐居了。

这些通过发展以后壮大起来的势力,又有谁能够制约得了?!

朱元璋渐渐的有些担心了起来。

[永盛六年,朱标死,朱熔通过考察,觉得朱允炆没有任何功绩,不配继承朱标的位置,逐将之贬为公爵]

[永盛十一年,朱熔令太子开始观摩朝政。]

[永盛十三年,朱熔不顾百官反对,坚持退位,带着徐妙锦留居于深宫。]

[新皇即位,年号:宣德!]

果然!

朱元璋长叹了口气。

对朱熔,他还是得再多劝劝啊!

[徐妙锦跟着朱熔居于深宫中,虽然权位不在,却心满意足,新皇帝是个好孩子,很孝顺的要满足朱熔的所有要求,结果朱熔只是让新皇帝好好当皇帝,没事别来打扰自己。]

.............

[徐妙锦则告诉新皇帝以后想来看母后可以随时过来。]

[朱熔用心修仙时不时的闭关一两年,闭关期间除了徐妙锦,他谁也不见,并开始传授徐妙锦修仙之法,还帮其筑基。]

[然而徐妙锦刚刚到结丹期,就遇到心魔阻碍,于是在朱熔的准许下,徐妙锦以皇太后的身份出宫,开始巡视天下]

[徐妙锦随即用十年时间,走遍大明的所有疆域,不光是西域边陲,还是茫茫草原大漠,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她见到了日月山河,见到了大漠孤烟,见到了大河瀑布!]

[她也曾遇到不平之事,无需亮明身份,就拔剑杀尽恶徒,快意恩仇!]

[她还遇到过造反的藩王,御剑而出,尽破十万大军]

[她闯下赫赫威名,震撼天下!]

[她最终回到了应天府,见到朱熔后,开始结丹,然后失败,朱熔说她执迷不悟,见了这么多,为什么就是放不下?她笑而不语,朝朱熔言:傻瓜,我若放下了,岂不是要忘了你?]

[首到这时,朱熔才发现是他所传的道害了徐妙锦,本来徐妙锦心中没什么遗憾,是朱熔让徐妙锦去了结与世间的因果,徐妙锦会错了意,以为修仙者都得孑然一身,因此有了最大的心魔。]

[朱熔解释,徐妙锦只是苦笑,并让朱熔抱着她,看了最后一次夕阳]

画面中,徐妙锦躺在朱熔的怀里,两人依偎着坐在墙上,朱熔脸上流露出悲伤之意,手里拿着一个琉璃瓶。

徐妙锦则缓缓的闭上了眼,从其七窍中却涌出了丝丝烟雾,汇入到了琉璃瓶中。

朱熔收集起了徐妙锦的魂魄,却是要只能寻机会复活徐妙锦。

朱元璋看着这一幕,略有些唏嘘。

乱修道害死人啊!

[模拟对像全部死绝,模拟完毕!]

[所模拟的时间:三十五年]

[模拟刚开始,大明总人口一千五百万]

[模拟结束,大明总人口七千五百万,国力大幅度提升,获得任何经验值:8000点]

[所剩的经验值点:17800点]

朱元璋听着系统的提示,心中极为的惊喜.

这才仅仅只是三十五年,大明人口竟足足翻了五倍!

而且朱熔还只当了13年的皇帝就退位了。

这皇帝当的实在是太好了!

但凡朱熔再多干个两年,这人口数量说不定还会增加许多!

甚至破亿,都不是不可能的!!

朱元璋随即又叹了口气。

想让朱熔多干活,实在太不容易了!

这货就算是坐上皇位了,打坐的时间都比处理国事的时间长。

而且在这次的模拟中,大明的那些隐患,如勋贵,士大夫,以及江南商会,甚至是藩王,朱熔是一个都没解决的。

主要是朱熔的能力太强了,完全可以无视这些威胁,而这些威胁面对朱熔,一个个也温顺的很。

可朱熔这性子又不可能当太久的皇帝,新皇帝可没他那样的本事!

这些隐患都很可能在朱熔离开后爆发,进而动摇大明的根基!

“小十五若是把修仙的执念的十分之一放在治国上,大明的国力恐怕还会翻上几番!”

“不行!十五修道的错误理念,朕一定要劝他改回来!!”

“得想个办法!”

朱元璋眯起了眼睛,静静的思考了起来。

在模拟之中,徐妙锦最后就是死在了朱熔所传授的修仙大道上。

所以这避世的修仙之道,那是真要不得滴!

“朕的话,十五未必肯信啊。”

“不过十五能跟天德那丫头有结果,肯定跟朕之前的劝说有关系。”

“那就先让十五再多担点责任,朕再抽空多劝劝,潜默异化之下总能有点作用。”

“等十五肯多担点责任了,朕再把十五拉进模拟梦境中,让他亲身感受到修错道的结果,他应该就能彻底想通了!”

朱元璋下定了决心,就先安心的睡了过去。

而此时。

朱熔的寝宫中。

徐妙锦猛的睁开眼,看着灯光灰暗的寝室,捂着额头就坐了起来。

“好长的梦啊。”

“而且就跟真的一样,不过,我竟然在梦里成了皇后,殿下竟还成了皇帝,呵呵,这可真够荒诞的。”

徐妙锦摇了摇头,又躺倒在床上,俏脸有些泛红。

“可殿下如果真成了皇帝,那我能当皇后还真是幸运,说起来,这还是个美梦呢。”

徐妙锦用力的咬住嘴唇,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浅笑,却有些想入非非了起来。

虽然在她看来,朱元璋最近是对朱熔很宠信,但朱标可是朱元璋培养了二十多年的太子。

而且朱熔的性格,也不是会去争太子位的样子。

所以朱熔继位是不可能的。

但徐妙锦也并不看重皇后的位置,她看重的是当朱熔的皇后!

能够以妻子的身份陪在朱熔身边,对她来说,就是最美的梦了。

.........

清晨。

燕王朱棣和燕王妃一早起来朝朱元璋请安。

朱元璋打了好几个哈欠。

在朱棣询问的目光中,他只说是这寝宫的床板太硬,所以睡得不踏实。

然后,朱元璋吃过早饭就离开寝宫,坐轿子去乾清宫了。

而在去乾清宫的一路上,朱元璋都在考虑该让朱熔担点什么责了。

朝堂上的事情是很多的。

但朱熔做事都讲究一个因果。

没有因果的事,朱熔是不会理的。

朱元璋思索了许久,都拿不定主意,便先上朝处理国事。

而他下了早朝,回到养心殿,正打算批阅奏折时,一名太监突然走上前来道:“陛下,太子殿下来了。”

“哦,宣。”

太子朱标走入了养心殿。

“儿臣见过父皇。”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看着朱标,微微一笑。

“免礼”

“太子,今天来找朕所谓何事啊?”

“父皇,允炆绝食了,己经有三天了。”

朱标轻轻叹息,道:“请父皇免了他的禁足吧,他知道错了。”

“...哼!”

朱元璋一听到朱允炆,脸色顿时一沉,但这朱允炆毕竟是他的孙子,他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罢了,就免掉允炆和允熥的禁足,而吕氏纯粹咎由自取,你好好劝劝允炆,让他多吃饭。”

“诺。”

朱标顿了顿,才又道:“父皇,儿臣思前想后,吕氏这事儿臣还是有一定责任的,儿臣身为太子,连自己的妻子都没法约束,又有何面目继续坐镇于东宫,而十五弟有神鬼莫测之能,这东宫太子之位,他比儿臣更合适。”

“.....太子,你休要想太多,吕氏之事与你没有关系,至于太子之位,你也配之!”

朱元璋如此道。

只要朱标不死,朱标就是太子!

朱元璋即使再中意朱熔,也不会废朱标。

而且就朱熔如今这状态,朱元璋觉得如果封其为太子,其也肯定不会奉召,说不定还会来个人间蒸发。

“父皇,可儿臣连着做了两个梦,梦里儿臣都活不了多久,但十五弟却能救大明于水火!而且儿臣跟十五弟接触下来,也发现其确实有许多神通手段,可见,那两个梦可能并非普通的梦,而是上天的警示啊!”

“梦而己,你别当真!”

朱元璋立刻轻咳了一声,老脸有些红..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