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说:历史上封赏大典是在洪武三年举行的 但小作者为了方便后面的剧情 就提前到了洪武元年 各位读者大大就当是洪武元年封赏的就好 还有很多读者有关于朱文正的疑问 后面会出现的
三天后是第一次大朝会 也是封赏的日子 因为是第一次上朝 所以今天上朝并不像后来那么早
此时己经是辰时了 此时奉天殿内庄严肃穆 气氛凝重而又热烈 文武百官身着朝服 整齐排列
打头的就是朱瑞璋 作为老朱的亲兄弟 自然是当之无愧的站在第一个 其他官员也按照官职大小排列 虽然还没有封爵 但六部官员早己经确定 今日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封爵
所有人眼神中满是期待与激动 老朱高坐于龙椅之上 面容威严又带着几分欣慰
此次大封功臣 既是对这些臣子多年来追随自己、南征北战、出生入死 为明朝开国立下赫赫战功的论功行赏
也是试图平衡逐渐激烈的内部矛盾 现在己经出现了浙东党和淮西党了
中使站在殿中 声音洪亮地宣读诏书
第一个封赏的就是朱瑞璋 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 特进金紫光禄大夫 上柱国 五军都督府左军都督 封秦王 参军国事 太傅 食禄六千石 世袭罔替
朱瑞璋听到这个封号心里一突 卧槽 我这是把我二侄子的封号给抢了?想着他就抬头看向龙椅上面的朱元璋
老朱对上他的眼神就转向一边 那意思太明显不过 就是不想理你
朱瑞璋也无奈 自从那天出宫之后他就赌气没有再进宫 所以关于封号的事他是完全不知道 老朱也没让人叫他 明显两人还在赌气呢
接下来受封的便是六公 李善长授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 特进光禄大夫 左柱国 太师 中书左丞相 进封韩国公 参军国事 食禄西千石 世袭罔替 赐丹书铁券
李善长虽无汗马功劳 但自老朱起兵便追随左右 他作为淮西集团的核心人物 老朱给他的地位可以说非常高了
这既有对其功绩的肯定 自然也有平衡朝堂势力的考量
但朱瑞璋却不喜欢这个人 他总觉得李善长太过虚伪了 一点不像刘伯温那么真实 刘伯温虽然臭毛病很多 但也是个实在人
还有电视剧里面对老朱提出“高筑墙 广积粮 缓称王”的就是李善长 但其实历史中并不是 而是一个叫朱升的 他是朱熹的五传弟 也是老朱的重要谋臣
接着是徐达 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 特进光禄大夫 左柱国 太傅 中书右丞相 进封魏国公 参军国事 食禄五千石 世袭罔替 赐丹书铁券
徐达和老朱是同乡 自起兵之初就坚定追随在他身后 这么多年来征讨西方 出生入死 劳苦功高 在军中威望极高 可
以说和朱瑞璋不分高下 他和李善长同为“左柱国” 足见老朱对他的特别看重
当然 这左柱国肯定是没有朱瑞璋的上柱国份量高的 虽然这都是些代表荣誉的称号
常遇春被封郑国公 因为朱瑞璋的原因 他并没有英年早逝 反而过得很滋润 李文忠封曹国公 冯胜封宋国公 邓愈封卫国公
汤和竖起耳朵 紧张地听着 当听到徐达被封为魏国公 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 常遇春被封为郑国公时 他的心猛地一沉 他知道 自己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授汤和中山侯!”
中使太监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汤和身子一僵 心中五味杂陈 他怎么也没想到 自己竟然只被封了个侯爵
身旁的将领们也都露出了惊讶和不满的神色 有几个人甚至忍不住低声议论起来 汤和咬了咬牙 强忍着心中的不满 跪地谢恩
他知道 此刻无论说什么做什么 都只会让局面更加糟糕 朱元璋既然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就一定找好了理由
朱瑞璋也是心里一沉 好你个朱重八 你可真是小气得不行
他哪里不知道 汤和这个中山侯是因为什么 要知道是这样自己就应该提前进宫去看看了
退朝后 汤和独自一人走在回宫的路上 心中的郁闷愈发浓烈
他不明白 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 为什么朱元璋对自己如此不公
“汤帅!”
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呼喊 汤和回头一看 原来是自己手下的几个将领 他们一脸愤怒地跑了过来
“汤帅 这太不公平了!”一个将领大声说道 “以您的功劳 怎么也该封个公爵吧?皇上这是怎么想的?”
“就是 我们不服!”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汤和摆了摆手 神色疲惫地说:“都别说了 这是皇上的旨意 我们只能遵从 ”
“可是 汤帅……”
“没有可是!”汤和打断了他的话 “皇上有皇上的难处 我们做臣子的 要懂得体谅 都回去吧 以后切莫再提此事 ”
看着手下将领们不甘心地离去 汤和叹了口气 他知道 这件事不会就这么轻易过去
但他更清楚 在朱元璋的面前 任何的不满和反抗都是徒劳的 他只能选择隐忍 等待着时间慢慢抚平这一切的波澜
这一切自然也落在了朱瑞璋的眼里 对此 他也没有办法 圣旨都己经下达了 根本不可能再改变 至少短时间内不可能
他能做的就只有看看能不能帮汤和捞点功劳 让他进位国公的时间缩短一点
在这场盛大的册封仪式后 整个朝堂都沉浸在喜悦与荣耀之中 被封赏的功臣们感恩戴德 他们深知自己的命运与明朝紧紧相连 日后定当更加尽心尽力地为朝廷效力
而那些不满的功臣们也只能将这份心思埋在心里 因为他们根本无力改变 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 他们的不满甚至都不敢表现得太过
散朝后 住瑞璋并没有回家 而是来到了文华殿 今天小朱(朱标)并没有上朝 他准备来看看自己这个大侄子
历史上小朱才活了40岁不到 他既然穿越到了这里 还成了他的亲叔叔 那改变小朱的命运也就是他的目标之一 要是不能弥补大明的遗憾 那他不是白来了吗
其实他心里也知道 老朱给了他封号秦王 却没有给封地 估计还是想让他辅政
来到文华殿 老远的就看到小朱在打太极拳 这是他这些年传授给他的
虽然是简化版的 但他上辈子大学的时候选修体育课的时候学了两个学期的太极拳 还是勉强过关的
看到自家叔叔过来 小朱接过宫女递来的毛巾擦了擦那并不存在的汗水 随后一脸笑盈盈的迎了上来“老叔 你来了?”
朱瑞璋伸手想摸一下他的头 但想到这么多宫女太监又缓缓的收了回来 “走 去亭子里坐坐 顺便拿点东西来吃 一大早就上朝 到现在肚子还空着呢”
身后的太监闻言快速离开 去拿点心去了 叔侄二人朝着文渊亭而去 朱瑞璋看着温文尔雅的小朱 一时之间起了逗弄一下他的心思
“过段时间就要和常家大妞定亲了 咋听说还被人揍了一顿 让你叫常姐姐?”
听到自家老叔这略带调侃的话语 小朱脸色一下子就红了 就知道这事儿瞒不住 毕竟只是个十三岁的孩子 一时之间竟然有些不知所措
朱瑞璋看到这个平时显得成熟稳重的大侄儿现在这副窘态 顿时哈哈大笑 刚要开口说话 老朱身边的大太监朴半城就来了
“王爷 太子殿下 陛下请您二位到坤宁宫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