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大宋当厨娘
来到大宋当厨娘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来到大宋当厨娘 > 第15章 寿宴

第15章 寿宴

加入书架
书名:
来到大宋当厨娘
作者:
不大满意
本章字数:
6882
更新时间:
2025-06-20

暮春的汴京,护城河畔垂柳如烟。沈府朱漆大门今日洞开,檐下悬着崭新的寿字灯笼,仆役们穿着簇新的青衣,迎来送往,一派喜庆祥和。今日是沈家老夫人,沈砚嫡亲祖母的七十大寿。

庖屋内,苏晚却无暇感受府外的热闹。她面前不是惯常的锅灶案板,而是一张特制的宽大木台。台上,摆放着几个大小不一的圆形蒸笼屉,以及一堆令人眼花缭乱的物什:洁白细腻的糯米粉与粘米粉混合的“雪粉”、澄澈金黄的崖蜜、新鲜牛乳凝出的稀奶油、一小罐熬得浓稠的枣泥豆沙、几枚颜色鲜艳的时令浆果(草莓、桑葚)、还有几朵清晨才采摘、带着露珠的娇艳可食用的芍药与玫瑰花瓣。

她要做的,是汴京城从未有过的贺礼——**“松鹤延年”蒸蛋糕**。

过程繁复如同绣花。先将雪粉与崖蜜、牛乳、蛋清仔细调和成细腻柔滑的面糊,分盛入垫了细棉布的蒸笼屉中。灶上大锅水汽蒸腾,苏晚全神贯注,控制着火候与时间。一层蒸熟定型,再小心覆上另一层面糊继续蒸制。如此反复,竟叠出七层,取“七十大寿,福寿绵长”之意。

蒸好的糕体洁白如雪,蓬松暄软,散发着清甜的奶香与米香。冷却后,才是真正的点睛之笔。苏晚用特制的竹刀,小心地将糕体修成圆润的穹顶状。取来稀奶油,加入少许枣泥豆沙调成淡雅的妃色,装入自制的、前端削尖的牛角袋中。她屏住呼吸,手腕悬空,如同最精密的画师,在洁白的糕体上勾勒、裱挤。

翠绿的奶油(菠菜汁调色)化为舒展的松枝,苍劲有力;洁白的奶油堆叠成飘逸的鹤身,再用细小的竹签点上黑芝麻为眼,栩栩如生。一只姿态优雅、引颈向天的仙鹤,便立于苍松之下。鹤身周围,用淡妃色的奶油裱出朵朵祥云。最后,将鲜红的浆果剖开点缀成寿桃,娇艳的花瓣轻轻装饰在糕体边缘与松鹤之间。

当这尊融合了传统寓意与现代技艺、美轮美奂的“松鹤延年”蒸蛋糕,由苏晚亲手捧着,在沈家仆妇惊愕与赞叹的目光中,送入灯火辉煌、宾客满堂的寿宴正厅时,整个厅堂瞬间陷入了一片奇异的寂静!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那从未见过的“寿糕”上!洁白的糕体如同美玉,妃色的祥云缭绕,翠松挺拔,白鹤欲飞,鲜果娇艳,花瓣生香!这哪里是食物?分明是巧夺天工的艺术品!是带着仙气的祥瑞!

“这……这是何物?”须发皆白的老寿星沈老夫人被丫鬟搀扶着,从主位上微微探身,浑浊的老眼瞪得溜圆,满是惊异与好奇。

“祖母,”沈砚上前一步,素来冷峻的脸上难得地带着一丝温和的笑意,声音也比平日清朗许多,“这是孙儿请府衙庖屋的苏厨娘,特意为您寿辰烹制的贺礼,名曰‘松鹤延年’蒸蛋糕。取其松柏长青、仙鹤贺寿之意,祝祖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蒸……蛋糕?”老夫人喃喃重复,目光却牢牢粘在那精美的糕点上,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好!好个松鹤延年!巧心思!好手艺!砚哥儿,你有心了!快!快切来让老身尝尝!”

管家连忙取来特制的长刀。苏晚上前,动作轻柔而利落地将蛋糕分切成均匀的小块。洁白的糕芯、妃色的云纹、点缀其间的鲜果花瓣,层次分明地呈现在精致的青瓷小碟中。

一股混合着清甜米香、醇厚奶香、枣泥豆沙的馥郁气息瞬间弥漫开来,压过了满桌的山珍海味之香。

老夫人率先取过一小块,用银勺送入口中。松软的糕体入口即化,带着崖蜜自然的清甜和牛乳的醇香,妃色的奶油云朵细腻微甜,枣泥豆沙的馅料带来绵密温润的口感,时令浆果的微酸与花瓣的清香则恰到好处地平衡了甜腻。从未有过的口感与滋味在舌尖层层绽放!

“唔!”老夫人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脸上皱纹舒展,连连点头,“好!好!软糯香甜,却不腻人!这滋味……新奇又熨帖!比那些油腻腻的寿桃强上百倍!” 她毫不吝啬地大加赞赏。

有了老夫人的首肯,宾客们再无顾忌,纷纷取食。惊叹声、赞美声瞬间充斥了整个大厅!

“天爷!这口感!又软又弹,从未吃过!”

“这‘奶油’是何物?竟如此细腻香甜!”

“妙啊!松鹤栩栩如生,寓意吉祥,味道更是绝佳!”

“沈推官,府上竟藏着如此一位巧手仙厨!真真令人羡慕!”

沈家几位叔伯妯娌,原本对沈砚请一个“衙门厨娘”来为老夫人贺寿颇有微词,此刻看着老夫人眉开眼笑、宾客们交口称赞,那点不悦早己烟消云散,看向苏晚的眼神也带上了几分惊奇和认可。几个年轻的小辈更是围着苏晚,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眼中满是崇拜。

苏晚站在沈砚身侧稍后的位置,脸颊微红,面对如潮的赞誉有些手足无措,只能微微垂首,谦逊地回应着。沈砚的目光不时落在她身上,看着她清澈眼眸中映出的璀璨灯火和一丝被认可的羞涩欢喜,冷硬的唇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起一个柔和的弧度。那碗橘香紫苏蜜姜茶的暖意,似乎在此刻化作了心湖深处更深的涟漪。

寿宴在欢声笑语与对那神奇“蒸蛋糕”的赞叹中达到高潮。老夫人兴致极高,拉着苏晚的手说了好些话,赏了一支成色极好的碧玉簪子。

宴席将散时,一位身着华贵锦缎、气质雍容的妇人(沈砚的姑母,嫁入汴京另一显赫世家)笑着走到沈砚和苏晚面前。

“砚哥儿,苏娘子,”她笑容亲切,“下个月初八,是我家芸姐儿出阁的大日子。今日见了苏娘子这神仙般的手艺,我这心里啊,就惦记上了!不知苏娘子可愿赏光,来为小女的婚宴掌勺?酬劳方面,定不会亏待!”

婚宴掌勺?还是沈家姻亲的嫡女出嫁?这无疑是极大的认可与抬举!周围的宾客都投来艳羡的目光。

沈砚看向苏晚,眼神带着询问。苏晚心中微惊,但看着姑母真诚期待的眼神,以及沈砚那无声的支持,她压下心头的忐忑,福身一礼,声音清亮而沉稳:“承蒙夫人抬爱,民女定当竭尽全力。”

“好!好!”姑母大喜,“那咱们就说定了!回头我让管事将菜单和具体要求送到府衙庖屋!”

寿宴在宾主尽欢中落下帷幕。送走最后一位宾客,喧嚣散尽,沈府重归宁静。仆役们开始收拾残局。

沈砚与苏晚并肩走在通往府邸侧门的回廊上。月色如水,倾泻在雕花的栏杆和静谧的庭院中。空气中还残留着酒菜的余香和隐约的芍药花香。方才宴席上的热闹与此刻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今日……多谢你。”沈砚的声音在寂静的回廊中显得格外低沉清晰,少了平日的冷硬,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他侧过头,月光勾勒出他冷峻却不再紧绷的侧脸轮廓。

苏晚心头微暖,仰起脸,月光映在她清澈的眸子里,如同落入了碎星:“大人言重了。老夫人喜欢,民女便心满意足。”

两人目光在月色下短暂交汇。沈砚看着她眼中清澈的月光和自己清晰的倒影,心头那丝悸动再次悄然蔓延。他喉结微动,似乎想说什么。

就在这时,一阵极其急促、甚至带着惊惶的脚步声猛地打破了月夜的宁静!一个穿着开封府衙役服饰、满身尘土、脸色煞白如纸的年轻人(沈砚的得力手下之一),如同被鬼追着般,踉踉跄跄地从侧门方向冲了进来!他一眼看到沈砚,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抖得不成样子,带着巨大的恐惧:

“大……大人!不好了!城……城西义庄……出……出大事了!停……停放在那里的三具无名尸首……昨……昨夜……不……不见了!”

“不见了?”沈砚瞳孔骤缩,周身瞬间爆发出凛冽的寒气,方才月下的那点柔和荡然无存,“看守呢?可有闯入痕迹?”

那衙役抬起头,脸上满是见了鬼般的惊恐,牙齿都在打颤:“没……没有闯入痕迹!锁……锁是完好的!看守的老孙头……他……他发誓昨晚没离开过,也没听到任何动静!可……可今早换班时……停尸房的门开着,里面……里面空空如也!三具尸体……就……就这么凭空……消失了!大人!闹……闹鬼了啊!”

**义庄尸首,凭空消失!锁具完好,看守未离!**

这匪夷所思的消息,如同冰水兜头浇下,瞬间驱散了寿宴的余温与月夜的静谧!一股比下河村断肠草案更诡异、更阴森的寒意,顺着沈砚的脊椎猛然窜起!

苏晚站在一旁,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升起,瞬间蔓延全身。她下意识地抓紧了袖口,指尖冰凉。义庄……消失的尸体……闹鬼?金元宝温暖的呼噜声仿佛还在耳边,此刻却被这突如其来的诡谲事件彻底击碎。

沈砚的眼神己变得锐利如刀锋,周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肃杀之气。他看也没看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衙役,目光如电般射向漆黑的夜空,仿佛要穿透那沉沉夜幕,看清城西义庄内隐藏的真相。

“备马!去义庄!”他的声音冰冷,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话音未落,他己大步流星地朝侧门方向走去,皂色的衣摆带起一阵冷风,将回廊下的月光都搅得破碎不堪。

苏晚看着他决然离去的、迅速融入夜色的挺拔背影,再低头看看自己掌心残留的一点奶油甜香,只觉得方才寿宴的温暖与欢喜,如同一个易碎的梦,转瞬便被这深沉的夜色与诡异的“尸踪”吞噬得无影无踪。城西义庄的阴影,如同巨大的、无声的漩涡,正缓缓张开冰冷的口唇。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