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付春兰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放开手,“对不起浩儿,娘亲太高兴了才会这样!”
“浩儿明白的。”浩儿用稚嫩的声音说着理解的话,又抬手抹了抹付春兰的脸,“娘,我不是好好的回来了嘛,不要哭了。”
“好好好,不哭不哭,娘是高兴。”说着,付春兰将脸上的泪水飞快抹掉,又笑了起来。
在场的所有人都没说话。
倒是婆母梁氏率先开口了:“既然回来了,就进去说吧。”
说着,过来拉着浩儿,亲昵说道,“浩儿也饿了吧?赶紧进来吃饭,刚做好饭,就等你们回来呢。”
“奶奶,浩儿今天吃了两大碗馄饨呢。吃得可撑呢,到现在都不怎么饿。”浩儿摸了摸肚子说。
“两大碗馄饨?”付春兰有点惊讶。
不过,一想到浩儿从小到大没吃过什么好吃的,有了好吃的难免会忍不住敞开肚子吃。
想想又觉得心酸,都怪她这个做娘的没本事,让浩儿跟着她吃不饱穿不暖的,受苦了。
“对啊,是二婶花钱请浩儿吃的,可好吃了!对了,二婶她好厉害的,还和食味楼做起了生意,他们给了好多好吃的菜我们!够我们家吃好几天了!”浩儿说着,那张小脸溢满兴奋和满足。
浩儿的这一番话可让在场的婆母和沈在夫妇都愣住了。
“浩儿,你二婶她……真的这么好?“付春兰看了胡澜一眼,小声问浩儿。
小孩子不会说谎,但是他们没有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所以有时候会胡说八道。
“娘,二婶真的变好了!”浩儿将手上的桂花糕举起来,“娘,你看,这是二婶买给我的桂花糕,她说我给谁吃都可以。娘,浩儿想跟你分享,桂花糕肯定很好吃,可是娘没吃过……”
付春兰一下子红了眼眶,心里既心疼,又愧疚。
心疼的是浩儿竟这样懂事,他才半大不小的孩子。
愧疚的是浩儿都八岁了,连桂花糕都没吃过不说,还长得面黄肌瘦。
她真该死!
“浩儿自己吃,娘不喜欢吃。”付春兰抱着浩儿,轻声道。
“可是,浩儿自己吃,没有和娘一起吃开心。二婶说懂得分享才是好孩子。”浩儿低垂着头,有点难过。
胡澜:“……”
她看到除了沈叙,在场三人脸色都变得有点微妙。
尤其是付春兰脸色变得怪异,嘴巴动两下,一时间不知说什么。
胡澜明白,“懂得分享才是好孩子”这句话是她说的,但若是从其他人嘴里说出来这句话很正常,可这是从她口中说出的,就让人觉得很违和了。
胡二丫这种好吃懒做,自私成性的人,居然说这种话,这不滑稽好笑吗?
不过,在场的人最终也没说什么。
毕竟虽然胡二丫卖了浩儿,但是也知道错了,且如今也将人安然无恙的带了回来。
只要浩儿平安回来,就不想计较太多。
婆母梁氏再次打破沉默:“进去吧,菜都要凉了。”
说着,看了胡澜一眼,那眼神跟往常一样,既无责怪,也无猜疑,什么也没说,带着浩儿进去了。
“二弟,这么多东西,给我吧。”大哥沈在将沈叙手上的东西全部拿了过来。
在他眼里,二弟的手是用来读书写字的,所以全家人从来都没叫过沈叙干重活。
这次看到他第一次拿这么多东西,刚开始有点震惊,但很快又明白过来,人家俩夫妻,作为丈夫多做点,为妻子着想正常。
“里面有菜,拿进去后热热吃。”沈叙提醒道。
沈在看了看胡澜和沈叙,见这两人并没有要进去的意思,好像还有话要说,自己连忙把所有东西一把扛肩上,走了进去。
生怕晚一时半刻都是自己的罪过。
一时间,院子外就只剩下她和沈叙。
胡澜木木地站着,绞着手指,盯着地面。
心里在开始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
沈叙会问她什么,问了自己又该如何回答。
会不会打破砂锅问到底,要是她不想说,会不会把她赶出家门,又或者识别了她的真实身份,会不会将她当做怪物处理掉?
短短片刻功夫,胡澜就把事情的起因经过,怎么处理都想了个遍。
可是,让她意外的是,沈叙竟什么都没问。
只是在她感觉到眼前一暗时,沈叙那把低沉好听的嗓音在她头顶响起:“还站着干什么?进去吧,今天也累了,晚上早点休息。”
啊?
就这样?
胡澜愣愣的抬头,那抹修长身影己消失在了门口处。
吃饭的时候,胡澜正细嚼慢咽的吃着,刚开始,没注意到众人那异样的眼光。
待她再次夹菜,才察觉到周围的异样,抬头却发现众人盯着她。
胡澜眨了眨眼:“怎……怎么了?”
不是在吃饭吗?看她做什么?
沈在夫妇忙收回视线,什么也没说,低头扒饭。
倒是浩儿笑嘻嘻的看着她,首言首语:“二婶,你吃饭的样子真好看!”
胡澜一愣。
这才反应过来为什么大家都那样看她了。
敢情是以前的胡二丫吃饭那形象太难看,讨人嫌。
而现在她吃饭的仪态完全是富家千金的那一套,很难不引人注意。
也是,从小到大的家教,让她绝不会一股脑的往自己的碗里夹菜,而是吃完了碗里的再夹。
而且吃饭时不能说话,嘴里不能发出声音,己经形成了习惯。
胡澜笑了笑,刚想说什么转移话题,没想到浩儿又开口道:“二婶写的字也好看,今天签那份什么契约的时候浩儿看到了!”
他虽然没上过学堂,不识字,但是他看得出二婶写的字跟二叔写的差不多。
平日里他见过不少二叔写的字,而凡是见过二叔写字的人,没有一个不夸一句写得好看的。
往年村里的春联都是找二叔写的,村里人都说这十里八乡,怕是找不出第二个能像二叔一样写得一手好字的人了。
婆母疑道:“你二婶还会写字?”
在她的印象中,这二郎媳妇目不识丁,记得刚在婚书上签字时,还因此闹过一次笑话,把自己的名字胡澜,写成了胡来。
你说她不会写其他的字没关系,可自己的名字也能写错,写错也就罢了,这还是自己的婚书。
这事儿在村里传了挺久,有不少不嫌事大的人首接叫胡澜为胡来。
得了,在婚书上闹这一出,可不就是胡来。
“你二婶,没有乱写什么吧?”婆母梁氏很是担忧。
如今听到浩儿如此说,她担心这二郎媳妇闯祸。
毕竟浩儿说的是契约,可是有法律效力的,要是被人忽悠了,可就不是闹笑话这么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