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霜眯了眯眼,看样子这应该是燕王了。
原书中有写,赵文博就是在这一次的斗诗大会上获得了燕王的青睐,从此成为燕王的入幕之宾,为燕王登上大宝出谋划策,可以说,燕王能够顺利登基,赵文博功不可没。
她得捷足先登才行。
于是,在司礼迈出步伐的那一刻,宋霜忽然扬声道:“我也来比一场!”
说着,也不等其他人的反应,三步并作两步走了上去。
宋霜自报姓名后,赵文博做了个请的姿势:“宋公子,请吧。”
楼上。
燕王见有人居然敢跟赵文博打擂台,顿时被勾起了好奇心。
“回来。”燕王把方才的侍卫叫回来。
还有好戏,那就再等等看。
这时,朝阳公主阴阳怪气的声音在底下响起:“呵,还宋公子呢,她可是女人,可不是什么公子!”
闻言,赵文博有一瞬间的错愕,不过,他很快恢复如初。
在这个朝代,民风并不是十分的严谨,所以像女扮男装,或者男扮女装的现象,也并不少见。
“多谢这位姑娘提醒,不过,对待男女,赵某一视同仁。”赵文博一身儒雅随和的书生气,语气认真。
宋霜笑了笑,没说话。
这赵文博不愧是能当上燕王幕僚的人,果然不一般。
朝阳公主冷哼一声,不再说话。
她就等着看宋霜出糗。
宋霜看向赵文博,淡定道:“你出题吧。”
赵文博想了想:“那就以雪为题吧。”
一番比赛下来,最终以宋霜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结束了。
台下掌声雷动。
“妙啊,实在是妙极了!”赵文博赞不绝口,“字字不提雪,却又字字都是雪!这位公子的才学,赵某甘拜下风。”
宋霜微微一笑。
司礼走出来宣布结果:“此次飞花令,胜出者乃宋霜姑娘……”
“怎么可能,本公主不信!不过是乡下来的粗鄙村妇,怎么可能比得过京城的众多才华出众的学子?肯定是歪打正着!”朝阳公主歇斯底里道,就是不愿意承认别人的优秀。
“她肯定是歪打正着的!要不就是抄袭!”朝阳公主干脆也走上高台上,盯着宋霜冷冷一笑,“众人还不知道她的身份吧?上京人才济济,而这宋霜只不过是穷乡僻壤来的乡野村妇,明明大字不识一个,怎么可能会斗得赢一众博学多才的学子?这其中必有猫腻!”
朝阳公主恶意揣测着,说完后还得意洋洋地看着宋霜,一副看好戏的模样。
话落,众人皆是一惊,反应各异。
有人看不起宋霜的出身,质疑她的人品。
也有人惊叹,出身于穷乡僻壤居然也有这等才学,若是有个好出身,指不定会成为一代大儒。
只有赵文博正了正色:“公主此言差矣。赵某相信宋姑娘的人品,佩服她的才学,敬佩她的勤恳。宋姑娘吟诵的诗句每一句都可成为千古绝作,就算抄,那也是抄得有水平,更何况宋姑娘绝无抄的可能。试问,当今世上有谁能在短短一柱香的时间内,作出如此旷世佳作?”
赵文博这一番话,点中核心,让在场的众人瞬间反应过来。
态度又纷纷向宋霜这边靠拢。
“说的也是,这世间,能在短短时间内作出如此绝世佳作的人,怕是找不出第二个吧?”
“是啊,这姑娘我看着眼明心正,不像是会盗取他人成果的人。”
看着众人的态度几乎都向着宋霜,朝阳公主脸色顿时青白交加。
这时,宋霜适时补刀:“你说我是抄袭,可有证据?”
被诬陷最忌讳陷入自证陷阱,而一旦中计陷进去自证,就有无数的诬陷要自己自证。
“既然是朝阳公主说我抄袭,那就拿出证明我抄袭的证据。不然就是朝阳公主诬陷民女。”
朝阳公主气得脸色铁青,指着宋霜:“你好大的胆子,本宫可是公主!就算诬陷了你又如何?!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算本公主要了你的狗命,你也得感恩戴德!本公主说你抄袭,你就是抄袭!你居然还敢忤逆本公主,来人,给本公主掌嘴!”
话落,跟在朝阳公主旁边的婢女立刻上前,扬起手就要朝着宋霜扇下去。
却不想下一刻,却被赵文博攥住了手腕。
虽然赵文博只是一个文弱书生,可对付一个婢女绰绰有余了。
“赵公子,你敢包庇她?!”见有人护着宋霜,朝阳公主怒不可遏。
赵文博一愣,放开了婢女的手。
正在这时,忽然有人道:“朝阳公主,王爷在上面等您。”
这是燕王的侍卫。
朝阳公主抬头看向二楼,果然看到了九皇叔,她不甘心地瞪了宋霜一眼,气冲冲地上了楼。
赵文博看向宋霜,安慰她:“宋姑娘不必将方才之事放在心上,赵某相信宋姑娘的人品。宋姑娘文采斐然,出口成章,赵某自愧不如。”
“赵公子说的哪里话?赵公子明明才华横溢,志向远大,我很是欣赏。只是可惜,得不到施展拳脚的机会,纵然千里马再厉害,若是没有伯乐相中,也是枉然。当今摄政王跟我有几分亲戚关系,我恰巧也在大人底下做事,不若赵公子也拜入摄政王麾下,为摄政王做事施展才能?”
不得不承认,赵文博学识渊博,颇有治国之才。
宋霜如此干脆首白招揽他,让赵文博一愣。
说实话,这支橄榄枝他很心动。
他记得,当今摄政王权倾朝野,权势滔天,若是能有幸在他底下做事,想必能学到很多,也能让自己有施展拳脚的机会。
“无妨,什么时候考虑好了,什么时候给门房递书信,我家大人随时恭候赵公子的到来。”见赵文博沉默,宋霜给对方递台阶。
“赵某愿意。”赵文博坚定道。
宋霜一愣。
赵文博又道:“能被摄政王大人看中,是赵某的荣幸。赵某定当鞠躬尽瘁。”
对于赵文博的忠心,宋霜还是很放心的。
原书中,赵文博对燕王忠心不二,可谓是愚忠。
而赵文博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燕王欣赏他的才华,为他提供了发挥的平台,让他的才能有了用武之地;另一方面,赵文博家境贫寒,全家为了托举他,己然穷尽了全家之力,而老母亲忽然摔倒重伤在床,让本就捉襟见肘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