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辰用指节敲了敲裁判席的防弹玻璃,三长两短的叩击声让张老师从数据屏前抬头。
他抽出衬衫第二颗纽扣里的微型投影仪,蓝色光幕在空中展开去年决赛的原始拓扑图。
“去年决赛场用的是氦气冷却系统。”罗辰指尖划过全息投影中某处锯齿状折线,“而这次……”他调出林宇终端里爬虫程序捕获的实时参数,两个完全吻合的坐标点在张老师骤然收缩的瞳孔中重合。
观众席的声浪突然被切断,张老师按下主席台的紧急静音键。
十七台清洁机器人突然调转方向,履带碾过林宇掉落的量子笔时,金属外壳上浮现出与工作人员胸牌相同的赛徽暗纹。
“组委会核查过所有选手的草稿纸。”张老师将罗辰的竞赛编号牌贴在验证器上,刺目的绿色通行标识投射在天幕,“但有人忘了清洁机器人每西小时会扫描地面遗留物。”
林宇倒退半步撞翻试剂架,液氮罐滚落时在郝悦脚边画出完美的六边形。
她弯腰时发卡勾住保温杯的硅胶套,锯齿凹槽里嵌着的纳米芯片闪过转瞬即逝的蓝光。
(实验室通风口涌出低温白雾)
罗辰在更衣室堵住抱着实验服的班长,将折成莫比乌斯环的草稿纸塞进对方口袋。
“告诉郝悦,拓扑学里没有死循环。”他抹掉镜面上凝结的冰霜,映出走廊里郝悦匆匆跑过的身影。
林宇踹开B区准备室的门时,罗辰正在用激光笔修改全息模型。
飞溅的虚拟粒子撞上林宇手中所谓“绝密题库”,那些被标红的错误公式在接触到正确参数的瞬间,如同遇到强酸的金属般剧烈沸腾。
“你连克莱因瓶的定向规则都没搞清。”罗辰把修正后的三维模型发送到公共频道,竞赛场所有电子屏同时亮起正确答案,“需要我教你怎么计算非欧几何里的作弊概率吗?”
保温杯在郝悦课桌里发出蜂鸣,第六种几何图形正在液氮蒸汽里解体。
她摸到书本夹层里带着松香味的纸条,那是罗辰用竞赛专用绘图笔写的摩尔斯电码——对应着去年冬天天文馆顶楼,他教她认北斗七星时手心的温度。
(图书馆古籍区的落地窗结满冰花)
郝悦把保温杯按在《黎曼猜想手稿复刻本》上,杯壁凝结的水珠正沿着西百年前的数学符号蜿蜒而下。
身后传来古籍扫描仪启动的嗡鸣,她突然发现那个声称“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其实连她每天经过图书馆的时间都计算得分秒不差。
(古籍扫描仪投射出淡金色光晕)
罗辰的手套还沾着液氮罐的冷凝水,在郝悦转身时精准抓住她书包侧边的北斗七星挂坠。
扫描仪突然发出警报声,1912年版的《数学原理》复刻本自动升起防尘罩,将两人笼在淡蓝色保护结界里。
"清洁机器人扫描到的芯片代码,是你去年送我的生日礼物序列号。"罗辰将保温杯倒扣在《黎曼猜想》第37页,融化的冰水恰好填满手稿上缺失的γ函数符号。
他手指划过杯壁凝结的水珠,"就像这个方程,看似无序的冷凝轨迹其实符合二阶偏微分......"
郝悦突然把《拓扑学前沿》拍在两人中间,书页间飘落的坐标纸正反两面都画着克莱因瓶。
当第43张坐标纸落在罗辰鞋面时,背面用荧光墨水写的"22:17"让郝悦瞳孔微颤——那是她每晚离开图书馆的精确时间。
"生活不能自理的天才连袜子都会穿反。"郝悦扯了下罗辰挽到肘部的衬衫袖口,露出内衬处用金线绣的北斗第七星纹样,"但能记住我三年来628次出入图书馆的时间节点。"
防护罩外的同学陆续聚集,林宇隔着古籍修复台的防弹玻璃调整拍摄角度。
当罗辰从书包夹层掏出个缠着导电胶带的古怪装置时,围观人群发出低呼——那是用郝悦上学期弄坏的3D打印机零件改装的摩尔斯电码转换器。
"你摔碎打印头那天,我在废料堆里找到这个。"罗辰按下转换器开关,顶棚的应急照明灯突然开始闪烁,明暗节奏与图书馆穹顶的星空模拟器同步亮起北斗七星轨迹,"就像拓扑学里看似断裂的曲线,换个维度就能重新连接。"
林宇的指甲在防弹玻璃上划出刺响,他手机里刚接收的恶意剪辑软件正在自动合成照片。
当郝悦伸手触碰罗辰衬衫第二颗纽扣里的投影仪时,窗外巡逻的清洁机器人突然撞上配电箱,飞溅的火花在防弹玻璃映出林宇扭曲的倒影。
(竞赛倒计时投影在图书馆穹顶)
罗辰将转换器塞进郝悦掌心,转身时战术腰带上的激光校准器在古籍区投射出红色航点。
郝悦望着他消失在自动门后的背影,忽然发现手中装置侧面用纳米雕刻着竞赛场三维坐标——正是当年天文馆顶楼能看到北斗七星的角度。
林宇在古籍区断电瞬间按下连拍键,夜视模式拍下的画面里,郝悦眼中反射的星空投影被恶意叠加成含泪效果。
他摸着兜里伪造的组委会通行卡,将剪辑好的照片同步到十二台清洁机器人存储核心,那些机械履带碾过的水痕正组成倒计时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