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院的“小怪物”研究进展缓慢,医官们虽然相信了病菌的存在,但如何对付它们,依然是一头雾水。扶苏知道,要解决瘟疫,光靠太医院不行。他必须找到瘟疫的源头,找到彻底清除它的办法!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同一个地方——东方的大海!指向了那个传说中的扶桑岛!指向了徐福当年的遭遇!
扶苏意识到,海上瘟疫的威胁巨大,而且它不是孤立的,可能与更广阔的海上世界、与其他文明有关!要彻底解决危机,大秦不能仅仅局限于陆地,必须走向海洋!必须进行远洋探索!
他决定,要向秦始皇提出一个更大胆的计划——建造更先进的船只,组建强大的船队,进行远洋探索!寻找扶桑岛!寻找瘟疫源头!甚至…开辟一条通往海外的新航道!
这无疑是一个疯狂的计划!在秦朝,虽然有一定的造船技术,但远洋航海,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无法想象的事情。大海充满了未知和危险,是神灵和怪物的领域!
然而,扶苏知道,为了大秦的未来,为了抵御未知的威胁,他必须这么做!
他精心准备了一份奏折,详细阐述了他对瘟疫源头的猜测,对海上世界的描绘,以及远洋探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不仅用珍珠微雕和徐福记录作为证据,他还将自己在北疆遇到的西域线索、古老遗迹图案、以及大月氏占星盘、鱼鳞甲、波斯银币等都联系起来,试图证明,这是一个涉及到多个文明、跨越陆地和海洋的巨大局!而远洋探索,是打破这个局的关键!他甚至画了一幅简陋的世界地图,虽然比例不准确,但至少显示出地球是圆的,除了中原之外,还有其他大陆和海洋。
他将奏折呈给了秦始皇。秦始皇对扶苏的奏折非常重视,他己经被瘟疫的事情,以及扶苏之前展示的那些“奇物”搞得有些坐立不安了。他知道,这个儿子总是能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发现。
秦始皇在朝堂上,当着百官的面,宣读了扶苏的奏折。
当大臣们听到扶苏太子要“建造更先进的船只”、“进行远洋探索”、“寻找瘟疫源头”时…整个朝堂都炸锅了!他们看着扶苏画的那幅“奇葩”地图,再听着那些闻所未闻的概念,像听天书一样!
“什么?!远洋探索?!太子殿下这是疯了吗?!”一个老臣第一个跳了出来,手指颤抖,指着扶苏。
“是啊!大海无边无际!充满了妖魔鬼怪!岂是人力能够抗衡的?!”
“老臣以为!太子殿下这是痴人说梦!是妄想!是浪费国帑!这些钱!完全可以用来修建更坚固的长城!或者为陛下修建一座前无古人的皇陵!”另一个大臣大声说道,他的眼中闪烁着对“钱”和“工程”的热情。
“陛下!皇陵的修建不能耽搁!长城是抵御外敌的坚固防线!这些才是陛下的伟大功业!远洋探索…虚无缥缈…太子殿下应将重心放在稳固江山社稷上!”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他们抓住了秦始皇的“功业情结”,试图让他放弃远洋计划。
“太子殿下!您可知道…徐福方士当年入海…再无音讯!生死未卜!大海的危险…由此可见一斑啊!”一个老臣以徐福为例,试图证明大海的危险性。他仿佛看到了徐福船队在海上被巨浪吞噬的画面。
“而且!殿下所言…什么遥远的东方…什么扶桑岛…都不过是传说罢了!岂能为了一段传说…就耗费巨大的资源?!”
反对声浪如潮水般涌来!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将远洋探索描绘成一件愚蠢、危险、耗费巨大、毫无益处的事情!他们对扶苏的计划,充满了质疑、嘲讽和反对!他们看着扶苏画的那幅简陋地图,眼神里充满了轻蔑。
扶苏站在朝堂上,看着那些义愤填膺的大臣,心中冷笑。他知道,这些反对声背后,不仅仅是对远洋的恐惧和对资源的担忧,更隐藏着不同的利益诉求!那些主张修建长城和皇陵的大臣,他们从这些工程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他们不希望这些资源被转移到新的领域!而那些对方士深信不疑的大臣,则害怕扶苏揭穿海上世界的真相,动摇他们的信仰。
“各位大人!”扶苏提高声音,他必须反驳他们的质疑,他们的无知让他感到愤怒!“你们说大海危险!是!大海确实危险!但它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无穷的宝藏!如果能开辟出一条新的航道!能与海外国家进行贸易!大秦的财富…将会百倍增长!”他试图用经济利益来吸引他们,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然而,大臣们并不买账。在他们看来,陆地贸易才是正道,海上贸易风险太大。他们更相信眼前的利益,而不是遥远的“财富”。
“至于徐福方士…”扶苏说道,“儿臣认为…徐福方士并非失败!他很可能抵达了某个岛屿!只是…他在岛上遭遇了变故!而这个变故…很可能就是瘟疫!”
他将他在珍珠微雕中发现的徐福遭遇“血藻瘟疫”的记录,简单地向秦始皇和大臣们进行描述。他强调了“血藻”和“瘟疫”这两个关键词!
“瘟疫?!”听到瘟疫的字眼,大臣们再次紧张起来。瘟疫己经让他们神经紧绷了。他们不由自主地看向扶苏,仿佛他身上就带着瘟疫病毒一样。
“是的!这种可怕的瘟疫…很可能就来自海上的某个岛屿!如果不能找到瘟疫的源头!如果不能彻底清除它!它就像一把悬在我大秦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扶苏厉声说道,他试图用瘟疫的威胁来凸显远洋探索的必要性!他描绘了一幅可怕的图景:瘟疫从海上源源不断地传入秦国,大秦的百姓将遭受灭顶之灾!而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找到源头,斩草除根!
“而要找到瘟疫的源头!仅仅依靠陆地的调查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出海!必须进行远洋探索!”扶苏说道,“只有找到那个岛屿!找到血藻!才能彻底了解它!才能找到对付它的办法!”
然而,即使是瘟疫的威胁,也无法完全说服这些顽固的大臣。
“太子殿下!瘟疫之事…自有太医院和各地官员负责!太子殿下您不是己经将病症样本交给太医院了吗?”一个大臣说道,他试图将瘟疫问题与远洋计划割裂开,“海上探索…太过遥远…陛下…这远洋造船和探索…耗资巨大…风险太高…一旦失败…将会是我大秦的巨大损失!”他依然抓着钱和风险的问题不放,仿佛只要有风险,就一事无成。
“失败?我们为何要害怕失败?!”扶苏眼中闪烁着光芒,他看向秦始皇,声音带着一种鼓动性,“父皇!您统一六国!修建长城!开凿运河!这些都是前无古人的伟业!难道…您就不想…再创一番伟业吗?!”
他将远洋探索与秦始皇的“伟业情结”联系起来!他知道,这才是打动秦始皇的关键!
“开辟一条通往海外的航道!发现新的陆地!与从未见过的国家交流!这难道不是比修建长城和皇陵…更伟大!更光荣的功业吗?!难道陛下您的雄心壮志…仅止于此吗?!”扶苏大声说道,他首指秦始皇内心最深处的渴望,语气中带着一丝挑衅。
秦始皇听着扶苏的话,脸上露出了深思的表情。他是一个有着极强功业心的人,扶苏描绘的这个宏大蓝图,确实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渴望!他统一了天下,但大海之外的世界,他从未涉足过!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一个充满未知和机遇的领域!
然而,反对的声音依然此起彼伏!而且,此时,一个更加危险的人物登场了!
“陛下!太子殿下这是蛊惑人心!妄图借远洋之名…行劳民伤财之实!这会将我大秦…带向深渊!”李斯突然厉声说道,他站出来反对,这不仅仅是出于政见不同,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他看到扶苏提出的宏大计划,意识到太子即将掌握巨大的权力和资源,这是对他丞相地位的巨大威胁!
“而且!”李斯继续攻击,“太子殿下所言的海上世界…虚无缥缈…谁知是否真实存在?也许…这只是太子殿下…为了掩盖自己在北疆的失利…而编造出来的谎言!”他将话题引向了扶苏的动机和能力!
“是啊!陛下!太子殿下刚从北疆回来…就提出如此荒诞的计划!是否…是否在北疆受了什么刺激…心智失常了?!”另一个李斯的党羽趁机落井下石。
这下,话题完全偏离了瘟疫和远洋,变成了对扶苏能力和心智的攻击!场面变得更加混乱和激烈!
扶苏看着李斯和他党羽的嘴脸,眼中闪烁着怒火。他们为了权力,竟然如此颠倒黑白!
“够了!”秦始皇一声怒吼,打断了他们的争吵。他看着混乱的朝堂,他的头又开始疼了。他既想成就伟业,又害怕风险,害怕臣下之间的争斗。
他看向扶苏,再看看李斯,看看那些反对的大臣,又看看扶苏画的那幅简陋的地图。他心中充满了矛盾。他不知道该相信谁。
然而,瘟疫的威胁依然存在!长城地底的秘密依然未解!南海的秘密依然隐藏在深海!西域的势力依然在暗流涌动!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危机!而解决它们的方法,也许真的在大海之外!
秦始皇沉默了良久,他看着扶苏,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想成就前无古人的伟业,他想摆脱瘟疫的困扰,他想探索未知的世界。
最终,秦始皇咬牙做出了决定!他的声音虽然不高,但在嘈杂的朝堂上,却如同惊雷一般,震慑了所有人!
“准!”
仅仅一个字!但它代表着大秦帝国的方向!它代表着秦始皇的最终决断!
“准许建造更先进的船只!”秦始皇的声音充满了力量,“准许进行远洋探索!朕要看看…太子扶苏所说的…那个大海之外的世界!朕要让大秦的旗帜…飘扬在朕的陆地之外!”
他没有完全确定由谁负责,没有确定具体的规模。但他同意了!他同意了!大秦要走向海洋!
朝堂上的大臣们都惊呆了!他们没想到秦始皇竟然真的同意了!他们所有的反对,所有的理由,在秦始皇的一声“准”下,全部化为乌有!
李斯脸色煞白,他的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他没想到自己拼尽全力,也没有阻止这个计划!扶苏!他竟然说服了陛下!
赵高也脸色微变,他没想到自己也没能完全阻止扶苏。他阴森森地看向扶苏,眼中闪烁着恶毒的光芒。他知道,这个太子,比他想象的还要难缠!
扶苏心中激动万分!他成功了!他用自己的智慧和说服力,用瘟疫的威胁和伟业的诱惑,让秦始皇同意了远洋探索!这是大秦走向海洋的关键一步!这是改变历史的时刻!
然而,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接下来的造船、选人、远航…每一个环节,都将充满新的挑战和危险!特别是赵高和李斯,他们绝不会轻易放弃!他们会想方设法地破坏这个计划!争夺海上力量的控制权!
他看向朝堂上那些复杂的表情,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知道,这场斗争才刚刚拉开序幕!但他不怕!他要让大秦的旗帜,不仅仅飘扬在陆地上,更要飘扬在,浩瀚的海洋之上!他要让大秦帝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日不落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