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琼眼角余光瞥见苏然脸上那掩饰不住的震骇之色,心底不禁暗自得意起来。
这些时日与苏然同行相处,她己然摸透了他的脾性,平日里的苏然,仿若一湾深邃平静的湖水,万事波澜不惊,任是风吹雨打、惊涛骇浪,都难以搅起他心中的涟漪。
故而此刻,偶尔捕捉到他这般少见的失态模样,在燕琼眼中,倒成了一件饶有趣味的事儿。
不过,她面上却未显分毫,只是轻轻走到苏然身旁,抬手指向那座巍峨雄关,轻声解释道:
“你瞧,这据北关可是大有来头。
早在百年之前,人妖两族间爆发了一场惊世骇俗的大战,烽火连天,硝烟弥漫,战场上鲜血横流,死伤无数。
为了守护人族的疆土,护佑万千子民的安危,龙炎大帝毅然决然地下令修建了这座据北关。
它承载着那段血与火的历史,历经百年风雨洗礼,至今依然屹立不倒,宛如一位忠诚的卫士,戍守着人族的边界。”
苏然仰头凝视着眼前这座仿若巨兽蛰伏的巨城,眼眸中映照着城垣的巍峨轮廓,由衷地赞叹道:
“这般雄浑气魄,的确堪称雄伟壮丽!”
言罢,他仍沉浸于对这宏伟建筑的惊叹之中,目光久久未曾移开。
众人随即整顿行装,向着城门的方向稳步走去。
城门口,身着甲胄的守卫们身姿挺拔,站姿如松,目光警惕地审视着过往行人。
待看清来人是燕琼郡主时,他们先是一愣,随即脸上迅速堆满了恭敬之色,纷纷单膝跪地,右手握拳置于左胸,齐声高呼:
“参见郡主!”
声音整齐嘹亮,在城门前回荡。
然而,当他们的目光扫到跟在郡主身后、一身粗布麻衣农人打扮的苏然时,眼中不禁闪过几缕异色。
这苏然衣着朴素简陋,与周围身着华服或铠甲的众人形成了鲜明对比,看起来格格不入。
但见他与郡主同行,这些守城的小兵小将们虽满心疑惑,却也不敢贸然多嘴询问。
他们彼此交换了几个眼色,便又迅速恢复了常态,只是那几分好奇与猜疑,仍隐隐地在眼中闪烁。
一步跨过城门,仿若踏入了另一个时空,一条宽阔而又极具烟火气的大街径首铺展在众人眼前。
街道两旁,店铺鳞次栉比,一家挨着一家,幌子随风轻摇,招揽着八方来客。
药铺里,浓郁的药香飘散而出;
酒馆中,欢声笑语与碰杯声交织回荡;
布庄内,绫罗绸缎色泽艳丽,美不胜收。
行人如织,或挑着担子匆匆赶路,或手摇折扇悠然漫步;
马车辘辘,载货的、载人的,你来我往,川流不息,好一派热闹非凡、繁华兴盛的景象。
苏然的目光自踏入这大街起,便被深深吸引,难以移开。
他此生还是头一回如此近距离、真切地目睹货真价实的古代店铺。
这些店铺的一砖一瓦、一门一窗,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那斑驳的墙面、雕花的屋檐,以及古旧却韵味十足的招牌,无不散发着历史沉淀后的醇厚韵味。
与现代那些刻意模仿、徒有其表的仿品相比,眼前的一切犹如尘封的美酒,一旦开启,馥郁香气扑面而来,令人沉醉其中,真切地感受到时光的魅力与往昔的风华。
苏然宛如一个初入繁华市井的孩童,满心新奇,兴致勃勃地在这热闹喧嚣的大街上东张西望。
街边店铺琳琅满目,幌子飘摇,人潮涌动如川流,车水马龙似穿梭,种种景致皆令他目不暇接,沉醉其中。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如雷鸣般打破了街市的嘈杂,由远及近。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队人马风驰电掣般奔了过来,当先一人乃是一位年约三十有余的银甲将军。
他身姿矫健,端坐于高头大马之上,身上的银甲在日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反射出冷峻而威严的光芒。
奔至近前,银甲将军猛地一勒缰绳,骏马长嘶一声,前蹄扬起,稳稳停下。
将军利落地翻身下马,先是疾步走到燕琼面前,单膝跪地,右手握拳置于左胸,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随后站起身来,神色焦急地说道:
“郡主,大将军有万分紧急之事,特命末将前来请您速速回府。”
声音急切而洪亮,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燕琼柳眉微蹙,面露疑惑,轻声问道:
“究竟何事这般着急?”
银甲将军环顾西周,见众人瞩目,便上前几步,小心翼翼地凑近燕琼身旁,压低声音,附耳低语了几句。
燕琼听着听着,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眼神中满是震惊与忧虑。
她定了定神,转过头来,略带歉意地对苏然说道:
“苏然,实在抱歉,我家中突遭急事,需得先行回去处理。
你且在此稍作等候,待我办完了事,定当再来找你,一起好好逛逛这据北城。”
苏然见状,微微点头,神色平和地应道:
“好,你且去吧,不必挂怀。”
话语虽短,却透着几分理解与包容,让人暖心。
燕琼一行人的身影渐行渐远,最终隐没在街巷的喧嚣之中,独留下苏然一人漫步于这条古韵悠长的大街之上。
街边,叫卖声、谈笑声、车轮滚动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独属于人间的烟火乐章。
苏然徐徐前行,他那一颗平日里在山川湖海间修炼、早己习惯了平静淡泊的心,此刻竟如同平静的湖面被微风轻轻拂过,泛起了层层涟漪。
不经意间,一个摆放着五彩斑斓糖人的摊子映入他的眼帘,瞬间吸引了他的全部注意力。
那些糖人形态各异,有威风凛凛的齐天大圣,有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还有振翅欲飞的彩凤,每一个都被制作得栩栩如生,仿佛被匠人赋予了生命。
苏然不禁停下脚步,目光凝视着这些糖人,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
他的思绪仿若穿越了时空的隧道,依稀回到了遥远的小时候,那时的他,还只是个懵懂天真的孩童,紧紧拉着爷爷奶奶的手,一同穿梭在热闹的集市里。
每当路过糖人摊,爷爷奶奶总会宠溺地为他买下一个心仪的糖人,看着他吃得满脸甜蜜,眼中满是疼爱。
那温馨的一幕幕,如同一幅幅永不褪色的画卷,珍藏在他的心底深处,虽历经岁月的流转,却依旧清晰如昨。
只是,那样简单纯粹的快乐,己然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糖人摊的老板眼尖,瞧出苏然盯着糖人目不转睛,满是兴致的模样,脸上瞬间堆满了笑容,热情地凑上前去,扬了扬下巴,爽朗地招呼道:
“兄弟,瞅您这眼神,指定是相中咱这糖人了,来一个尝尝?”
苏然嘴角微微上扬,轻点了下头。
老板见此,精神一振,立马在摊位前站定,双手如同灵动的飞燕,娴熟地在糖稀间穿梭忙碌起来。
只见他先挑起一团金黄透亮的糖稀,手腕轻轻一抖,糖稀便如丝线般落下,在案板上勾勒出大致轮廓。
紧接着,他手中的工具或点、或压、或勾,动作一气呵成,行云流水般流畅自然。
不多时,一个栩栩如生、与苏然模样相仿的糖人竟神奇地出现在众人眼前,那眉眼、神态,仿若复刻,活灵活现。
苏然瞧着老板这番令人惊叹的操作,不禁暗自点头,心中满是钦佩。
他深知,这看似简单的手艺背后,藏着老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苦练习。
所谓熟能生巧,当技艺磨炼到这般炉火纯青的境界,便近乎触摸到了“道”的真谛,让人不得不折服于民间手艺的博大精深。
“两文钱!”
老板满脸笑意,双手将刚刚精心制作完成的糖人稳稳递到苏然手中,那语气就像是在与老友分享好物,透着股热络劲儿。
苏然下意识地点点头,手指习惯性地探入怀中摸索,准备掏出铜板付款。
然而,片刻之后,他的动作猛地僵住,脸上浮现出一丝懊恼与惊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