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澜道谢后,接过《文艺志》,小心地收好。
见喜送书时,避人耳目,送完就走,尽量不引起别人注意。
虽然见喜不知道十皇子为什么突然与明德侯府亲近,但主子吩咐的事,他照办便是,更何况谢三爷出手大方,给了整整一锭银子呢。
离开国子监,谢澜和两位游学生一同先回了董府。
董先生得知谢澜以分毫之差输给监生,长叹一口气。
终究还是差了点。
谢澜没能取得第一名的成绩,有愧于董先生的教导,低头道歉:
“对不起,董先生。”
董先生摇头:
“与你无关,来,你且跟我去书房,细说比试之题。”
“是。”
谢澜与董先生在书房待到很晚,从试题到答案,每一题都经过两人的分析和商讨。
董先生明白了差距源于何处。
看来得动用关系,多借些藏书回来给学生们看,不然,差距一首在。
天色己晚,董先生终于挥手让谢澜离开。
谢澜疲惫地走出书房,谢昱立刻迎了上来。
“三哥。”
“嗯。” 谢澜笑起来。
“恭喜三哥,取得了游学生第一名!”
谢昱真心替谢澜高兴,他才不管什么第一第二,在他心里,三哥永远第一,谁都比不上。
“谢谢。”
谢澜拿出《文艺志》:“十殿下让我转交给你的,他说他的承诺一首作数。”
“真的?”
谢昱不可置信地接过书,小心抚摸着书面,“那我这本书看完,还能再与十殿下换书?”
“嗯。”
“十殿下人真好。”
谢澜看着蒙在鼓里的谢昱,心情复杂。
隐瞒他的身世,不知是好是坏,谢澜总觉得对不起谢昱。
因此,他的情绪一首高不起来。
谢昱仅高兴了一小会儿,察觉到谢澜低落的情绪,他立刻不笑了。
回府的马车上,两个人的话不多。
谢昱不再提比试的事,故意讲一些无关紧要的笑话逗谢澜开心。
谢澜知道他的用心,配合地很着笑。
两人到了侯府,先去安和院。
知道他们要来,窦家两姐妹和谢婉柔都在等着。
“澜儿,这次比试结果如何?”卫昭容问。
谢澜回:得了第二名。
“第一名是谁?”
“南宫海。”
熟悉的名字出现,窦书遥和卫昭容默契地对视一眼。
窦书遥一首记得这个人,南宫海,是谢婉宜心仪的男子。
谢澜生辰宴上,谢婉宜追着南宫海而去,为此窦书遥担心了许久。
先前只听说南宫海长相俊美,没想到他的才学也如此之高。
卫昭容对于这个结果并不意外,上一世南宫海是探花,才学出众,有真本事。
不过,她并不认为谢澜比他差。
谢澜只是起步晚,再给他一点时间,定然能打败南宫海。
“澜儿这次比试很不错,母亲为你感到骄傲。比试过了,就不用再想,以后继续努力便是。两人都饿坏了吧,来,用膳吧。”
卫昭容早就让下人准备了丰盛的晚膳。
无论比试结果如何,他们己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如此便够了。
谢婉柔笑着给两兄弟夹菜:“多吃点,母亲特意让人炖的。”
“嗯,谢谢大姐,谢谢母亲。”
用完膳,卫昭容单独问谢澜:“信可交给十殿下了?”
“嗯。” 谢澜说:“殿下看完后,神色大变,将信揉成一团,还把我赶走了。母亲,信中写了什么,让十殿下如此生气?”
“无妨,不用担心,你先回去休息吧。”
“是,母亲。”
赵景珩的反应在卫昭容意料之中。
她信中所言,若是传出去,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十皇子震惊愤怒惊慌,都在情理之中。
卫昭容走了一招险棋,不过她拥有上一世记忆,这步棋虽险但稳。
况且,未来的皇后窦书心,正住在侯府,她有信心,一定可以助赵景珩登位。
明德侯府的荣耀,就押在这步棋上了。
卫昭容隐约记得,当初皇上突然驾崩,传位遗诏丢失,三皇子赵景琰以此向朝中众臣施压,让他们联名废黜太子,拥自己上位。
可以大理寺为首的文官,拥趸太子,两派相斗异常激烈。
再后来,三皇子在府中被人一剑封喉,太子本就身体孱弱,得知三皇子被暗杀,每日疑神疑鬼,最后疯疯癫癫,再也无办法继承皇位。
两位强有力的皇位继承人接连出事,原本没有希望的皇子,开始拉拢人心,竞争皇位。
同样,对于皇子的暗杀,越来越疯狂。
赵景珩躲过了无数暗杀,最终踩在皇兄们的尸骨上,站到了权力的最顶端。
期间种种危险和苦难,卫昭容不得而知,但最重要的结局,她知道了。
成为辅佐新帝上位的第一功臣,自然可保明德侯府百年荣耀。
重生而归的卫昭容,一心为侯府,她培养子女,教训不孝儿,皆为了侯府的光明前程。
她知道此事事关重大,十皇子暂时接受不了。
现在还未到最紧急的关头,他有足够的时间慢慢考虑。
长公主府。
暗卫正在向赵令宸汇报谢澜一日行程:“谢西爷与谢三爷一同用了早膳,与谢三爷告别后,去董府上课。”
“一日里,董先生夸赞谢西爷三次,分别是字迹漂亮,背诵利落,还有作诗一绝。”
赵令宸听得很认真,每个细节都不放过:“他作了什么诗?”
暗卫趁所有人不注意,偷走了他的诗作。
“公主,请看。”
赵令宸激动地接过纸张,将谢昱的诗看了一遍又一遍。
董先生说得不假,谢昱写了一手好字,好看到赵令宸挪不开眼。
那双布满伤痕的手,竟然能写出如此端正有气韵的字。
赵令宸嘴边的笑就没停下来。
字迹好看,诗更好。
“昱儿真聪明,我在他这么大时,只会舞刀弄枪,哪里能做出这般厉害的诗。”
服侍赵令宸的贴身奶嬷嬷抹着眼泪说:“咱们小世子太厉害了,这诗是奴婢听过的最好的,比那些文学大家还要好。”
奶嬷嬷是为数不多知道真相的人,她心疼小世子,更心疼自家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