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试倒是比县试和府试考的场次少些,只需考两场,第一场考一道西书题一道试帖诗,第二场考一道西书题一道策论。
历来,府试的前十名不入号舍,而是单独安排在公堂上,以示特殊地位,也严格杜绝作弊的可能性,唤作“提堂号”。
提堂号设在至公堂前廊,十张枣木案分两排围成半月,案角皆嵌着名帖。
容与捧着考篮跨过朱漆门槛,寻觅自己的位置。
她的座位恰在主位的八仙椅左首——一会儿这个位置坐的,恐怕就是主考官秦学政了。
容与暗地里嘶了一声。这在主考官眼皮子底下答题,别的不说,心理素质就不能差,否则有十成本事也使不出来三分。
“容案首这边请。”眼看她在这儿顿住,一位巡差迎上来,引着他去找位置,声调带着三分讨好,七分试探。
廊下候考的童生们踮脚张望,有一个身着蓝棉布首裰的青年书生酸道:“案首坐得就比咱们高半阶,真当是文曲星君下凡…”
话没说完,被巡差瞪了一眼,便讪讪闭嘴。
容与倒是不卑不亢,谢过巡差,正待落座,忽闻身后传来湘妃竹扇开合的脆响。
叶润章一袭象牙白的襕衫,襟口银线绣的流云暗纹随步态流转,端的是风流倜傥。他经过容与案前时,扇骨轻叩紫檀案沿——二人相视一笑,他自去了自己的位置落座。
陈穆远从东廊转来,葛布首裰洗得泛白,他目不斜视地走向第一排的最末座,唯有经过容与时,也不经意般清了清嗓子,递过去一个眼神。
容与哭笑不得,这两位仁兄都是什么毛病?
……
明远楼的日晷针指向辰正,巡差高唱一声:“封门落锁!”再有没赶上、没来得及进入考场的学子,跪在场外呜呼哀叹,无人能为他们通融,只能再蹉跎两年的光阴。
无视了周围人的各色目光,容与铺开笔墨,往砚池里点了些许清水,有节律地缓缓磨出一池乌墨。在这个过程中,她的心便逐渐沉静下来,除了接下来的考试,再也不想其他。
首场《西书》题赫然是“子贡问政”。容与着笔杆,朱砂批注的《论语集注》在她脑内翻涌:“秦学政最重‘足食、足兵、民信’三序…”她忽将笔锋一转,以《齐民要术》里的沤肥法喻治国,写“粪土培沃壤,犹储粮以固本”,看得巡差都忍不住多瞥两眼。
试帖诗题“边塞秋”,容与却偏写江南春汛,以乐景衬哀情,最后以“铁犁耕冻土,犹闻战马嘶“作结。
府试第一场,取倍于实际录取人数的考生,参加第二场复试,不排名次,以团案形式发布。
第一天的题目没什么特别,容与自觉发挥尚可,果不其然,在榜单中看见了自己的名字。
第二场要考一道西书题、一道策论。
西书题:“禹恶旨酒而居九夷”。
容与挑眉,竟是一道截搭题。
截搭题是指将出自不同经典或段落的字句截取后搭在一起,应试者要结合这两句而阐释义理,且不能偏颇。
就像这一道题,分别是出自《孟子·离娄下》的“禹恶旨酒而好善言”,和出自《论语·子罕》的“子欲居九夷”,前者说的是大禹厌恶美酒而爱听善言;后者意为孔子欲居东方蛮夷之地。
这种截搭题比起普通的题目,天然就多了几分难度。
不愧是院试,若不是将西书完全读通了,说不定许多人都寻不到破题的点。
二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暗藏“内修德政”与“外化蛮夷”的深层关联。
容与思索了一会儿,落笔写道:“旨酒耽心,圣主故严于克己;九夷虽陋,素王犹志在敷文。盖德修于内者,方能化及于远也。”
“昔禹疏九河,恶旨酒若畏川壅;今夫子居夷,好善言如播谷种……”
在太阳升到了当中的时候,容与终于拆开策论题封:“论中原恢复之要”。
她蘸墨的手腕忽地悬停——这就要说起这个世界的历史了。
昔年五代十国之乱中,本出一雄主,名为柴荣,可惜年少病逝,这才有了“黄袍加身”之故事。
然而,在这个世界中,柴荣病重之时被一神医治愈,柴氏把持天下数百年,也无异族窃国之事。
可惜柴氏也非世世明主,后来北方蛮夷入侵,天下生灵涂炭,周后主仓皇南渡,幸而有本朝太祖出身毫末,起于危难,抗住了蛮夷的铁蹄,不至于家国沦丧。
后主自知无才无德,自愿退位让贤,太祖三辞三让,后为黎民计,终接下皇位,定国号为“昭”,定都金陵。
皇位传至本朝,历时百余年矣。
如今,北方包括河北大部及山东等地,仍被蛮夷盘踞,朝中大多数人却己习惯偏安一隅,享受江南繁华。
甚至许多幼童,都不知北方也曾为汉家国土。
虽不知这一场的策论为何会出这种题目,容与还是缓缓铺平了题纸,下笔之时几乎力透纸背:
“臣闻勾践栖于会稽,能保民而后沼吴;汉武困于马邑,先积粟而后伐匈。今大河以北,腥膻遍地,然庙堂动辄言战者,犹无薪而沸鼎也。”
容与呼一口气,想着秦学政的文风,抿一抿唇,继续写道:
“昔管仲制衡山之谋,商鞅开阡陌之利。当仿唐府兵制,于襄阳、荆南立军屯,兵农合一。”
“茶马司旧制,可扩为边市。以苏杭绸缎易漠北良马,以景德瓷器换辽东参茸。昔张仪连横,非止刀兵;弦高犒师,实济郑国。今设榷场于庐州、江陵,金国贵戚嗜南朝珠玉,必暗弛边禁。”
……
前世,容与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哪里见过什么战争?这一世,她来时便遇饥荒,更知百姓之艰辛。
战争,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游戏”。
写到最后,容与慎重落笔:
“然战不可妄启!昔苻坚投鞭断流,终有风声鹤唳;隋炀三征高丽,遂致天下土崩。当使幽燕遗民知王师必至,如武侯屯田渭滨,羊祜怀柔江汉。待荆襄粮足,江淮船利,九边兵锐,则黄河冰合之日,即首捣黄龙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