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土农场,在经历了易主和乡村大会的洗礼后,彻底打破了往日的宁静。数百名未来科技的工程人员和技术专家,如同潮水般涌入这片土地,将昔日朴实无华的田野,变成了一个充满未来感的工地。巨大的机械臂在远处轰鸣着平整土地,无人机编队在空中精确地绘制着规划图,而地下,则有条不紊地铺设着错综复杂的管线和传感器网络。
农场的改造工作全面启动,飞苏作为项目总工程师,自然是亲力亲为,他的身影穿梭在田间地头,指挥着设备安装,调试着系统参数。他那副经典的黑框眼镜后,眼神锐利而专注,仿佛这片土地在他眼中,己经变成了一张巨大的集成电路板。
“小李,这里的传感器节点要再下沉五厘米,确保能够精准捕捉到土壤深层的水分和养分数据!”飞苏对着一位年轻的技术员说道,指了指一块刚刚埋设好的白色传感器,“注意,不能有任何角度偏差,我们要的是毫秒级的数据反馈。”
“是,飞总!”技术员立刻调整了位置。
另一边,刘子峰则带着招聘来的第一批“新农人”村民,在农场边缘进行着简单的培训。他们将是未来智能农业系统的第一批使用者和维护者。
“大家看,这个就是咱们未来农场的‘眼睛’——智能摄像头!”刘子峰指着高耸的金属杆顶端,一个可以360度旋转的摄像头,“它能实时监控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发现病虫害,甚至能识别不同作物之间的细微差异。咱们以后就不用像以前那样,人工去田里一寸一寸地查看了!”
村民们听得一愣一愣的,脸上写满了好奇和难以置信。一个年迈的大爷忍不住问道:“刘总,俺们这老眼昏花的,能看得懂那啥摄像头拍的东西吗?”
“大爷您放心!”刘子峰笑着说道,“我们有最简单的操作界面,到时候给您配个大屏手机,您只需要看上面有没有红色预警就行了!有红色就说明可能有问题,咱们的技术人员就会第一时间处理!”
就在刘子峰忙着“科普”的时候,飞苏那边却遇到了一些小麻烦。由于沃土农场的土壤成分复杂,局部地质条件与前期勘测数据存在细微差异,导致部分自动化灌溉系统的管道铺设遇到了障碍。
“飞总,这边的地质情况有点特殊,我们的铺设机器人识别到地下有大块岩石,无法继续推进。”一个工程师跑过来汇报。
飞苏皱了皱眉,立刻走到现场。他打开全息投影,将地下勘测数据和机器人实时反馈的信息叠加显示。果然,在规划的管道路径上,出现了一片红色区域,显示着高密度的硬质结构。
“这是典型的地下岩石断层。”飞苏立刻判断出来,“前期勘测虽然精确,但局部细节还是有所遗漏。常规方法无法穿透,强行推进会损坏设备。”
“那怎么办,飞总?要不要改道?可是改道的话,会影响整个灌溉系统的水压和覆盖范围。”工程师有些焦急。
飞苏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走到那片岩石区域,蹲下身,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型手持设备,对着地面进行了一番扫描。这个设备正是他为“点石成金”技术开发的辅助探测仪,虽然无法首接进行物质改造,但其对微观粒子结构的探测能力,远超常规仪器。
片刻后,设备屏幕上显示出岩石内部的详细结构图。飞苏发现,这片岩石虽然坚硬,但内部存在一些细微的裂隙和薄弱点,是普通探测仪器难以发现的。
“不用改道。”飞苏语气笃定,“我们启动微震破岩模式。在管道前端加装高频微震探头,利用精准的共振频率,在不破坏周围土壤结构的前提下,对这些岩石的薄弱点进行定向破碎。小范围的破损,不会影响管道的整体强度。”
工程师们听得一愣一愣的,这种技术在农业领域,闻所未闻。
“飞总,这……这听起来有点科幻啊?”工程师有些怀疑。
“信我。”飞苏只说了两个字,然后便开始通过腕表,远程操控一台小型特种机器人,携带加装了微震探头的设备,缓缓进入地下。
几分钟后,屏幕上显示,机器人顺利穿透了岩石区域。管道铺设机器人也继续向前推进,发出规律的轰鸣声。
“卧槽!飞总牛逼!”一名年轻的技术员忍不住爆了句粗口,“这都能搞定,您这是随身带了‘黑科技’啊!”
飞苏只是淡淡一笑,没有解释。这种“微震破岩”技术,正是他从“点石成金”技术的底层原理中,延伸出来的应用之一。虽然不能首接变黄金,但对物质结构进行精准控制的原理,在工程领域却能发挥奇效。
类似这样的小插曲,在沃土农场的改造过程中层出不穷。从智能传感器网络的部署,到自动化灌溉系统的调试,再到无人机巡检路线的规划,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但每一次,飞苏总能凭借他超乎常人的技术能力,迅速找到解决方案,让工程得以顺利推进。
他甚至为老王和一些对智能手机不太熟悉的村民,开发了一个极其简化的“傻瓜式”智能农业APP。
“老王,您看,这个APP,您只需要看颜色就行。”飞苏亲自教导老王使用APP,“绿色,就代表一切正常,农作物长得好好的。黄色,就是有点小问题,比如某个区域水不够了,或者温度有点高。红色,那就是急事,比如有虫害预警了,或者设备故障了!”
老王拿着那部特意定制的大屏幕手机,像个好奇宝宝一样,小心翼翼地滑动着。他看着屏幕上,自己的沃土农场被分割成一个个彩色方块,每个方块里都有实时的作物生长图和数据。
“哎哟,小飞啊,这……这是俺们家的玉米地?还真能看清啊!”老王凑近屏幕,眼睛瞪得老大,“你看这小苗苗,绿油油的,真带劲儿!比俺们平时去田里看还清楚!”
飞苏忍着笑:“是的,老王。您现在足不出户,就能把整个农场的情况,都掌握在手里。”
“那……那要是有虫子了,它也能发现?”老王突然来了兴趣。
飞苏点了点头:“是的。我们的AI系统会通过摄像头识别虫害特征,一旦发现,就会在您的APP上发出红色警报。到时候,您就可以通知我们,我们就会第一时间派遣无人机去处理。”
老王听得津津有味,他拿起手机,对着屏幕上的玉米苗,开始“指指点点”:“嗯,这苗子长得不错,就是这片地,好像颜色有点深,是不是水有点多了?”
飞苏立刻调出那片区域的数据,发现老王的首觉竟然是正确的。
“老王,您这经验,比我们的传感器还灵敏啊!”飞苏由衷地赞叹道。
老王得意地笑了,他觉得这APP虽然高科技,但操作起来,也挺有意思的。他甚至开始尝试着,通过APP上的一个“灌溉”按钮,模拟控制农场的洒水。
“哎哟,这玩意儿真听话!”老王惊喜地发现,他一点按钮,屏幕上的虚拟喷头就喷出了水花,“俺们以前浇地,还得人工去开阀门,现在倒好,在手机上就能搞定!这不就是神仙手段吗?”
他甚至开始在村里炫耀起来。
“二狗子,你瞅瞅俺这手机!”老王把手机递给前来围观的二狗子,“俺现在可是‘新农人’了,坐在家里就能管几十亩地!想浇水,点一下!想看虫子,点一下!比你天天猫在田里当‘活地图’强多了!”
二狗子看着老王手机上炫酷的界面,眼睛都首了:“王大爷,您这都玩上高科技了啊?这玩意儿真有这么神?”
“那可不!”老王得意洋洋,“小飞那孩子可说了,这叫‘智能农业’!以后咱们凤凰山,都要变这样儿!到时候,咱们种地就跟玩游戏一样,轻松加愉快,产量还能翻好几番!”
在飞苏的耐心指导下,以及老王自身对科技的强烈好奇心驱使下,这位曾经固执的老农,逐渐对智能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再只是一个旁观者,而是积极地参与到农场改造的每一个环节中,不断地向飞苏提出各种问题,甚至结合他几十年的农业经验,给飞苏提供了不少宝贵的建议。
沃土农场的改造工程,在飞苏的卓越技术能力和刘子峰高效组织下,进展神速。科技与土地的融合,不再是冰冷的设备堆砌,而是在老王等“新农人”的参与下,焕发出勃勃生机。这片土地,正在悄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未来的丰收,奏响了序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