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的父亲苏晋源曾和冯家一位上一辈读书人是同窗,打小一起上学堂。还同一届中榜互称年兄,交情甚笃。
有了这层关系,加上苏清怡把家里之前的积蓄全部拿出来交学费,苏文这个外人,才有机会进入冯氏族学读书。
冯氏学堂坐落在冯府二里外,乃冯家发达之先辈所创。
那位先辈曾考中头名状元,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风光无限。后官至户部侍郎,让冯家一跃成为上层家族。
有了族学之后,家族出的人才更多。
百年来,冯家己经陆陆续续走出了六位进士、举人。
三十年前更是出了一位中书省左丞,叫冯良才,冯家的风光到达了鼎盛。后来冯良才告老还乡,在老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
之后就再也没出过科举人才,风光不如从前。
苏文头上的伤己经好了,在苏清怡的催促之下,踏上了去往冯氏学堂的路。
刚刚走到学堂门口,就碰到一少年迎面向他走来。
少年大约十五六岁左右,长得唇红齿白,极其清秀。
名字叫做冯衡,字疏影,是冯家族中子弟。
原主前日正是和他发生的口角冲突,争吵激烈之余上前拉扯其衣服,结果冯疏影立刻暴怒,不知从何处抄起一根木棍首接砸在他头上。
苏文头上立刻鲜血崩裂,当场倒地晕了过去。
“原主还真是个棒槌!人家是宗族子弟,还是冯家地位最高那个。你一到别人族学上学的外人,不和他搞好关系不说,还因为一件小事和他争的面红耳赤?”苏文心道,“就原主这样的脑子,放到权谋剧里面活不过五分钟。”
“不过这冯疏影出手也忒狠了点,一棒就把原主打晕了。”
盯着冯疏影看了良久,突然眼睛一亮,像是发现新大陆一样:难怪下那么狠的手,原来是个女的!
她是女扮男装来族学的!
古代女子把名节看的比性命还重,你去扯人家衣服……
苏文摇了摇头,原主不但和她关系交恶,甚至连性别都没搞清楚。
“我就说嘛,男人怎么可能长的了这么好看?”不由得想起前世学的一篇课文来:“雄兔脚扑簌,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疏影兄请了。”苏文主动上前和其打招呼。
“哼!”冯疏影冷哼一声,看起来像是余怒未消。不过还是多看了其头上的伤几眼,像是对自己下手过重有些愧意。
虽然心有愧意,嘴上却是冷哼没有说出来。
“前日之事是小弟无礼,还望疏影兄不要介怀。”苏文主动上前拱手赔礼。
“过去之事不要再提,以后不要再犯即可。”冯疏影不想理他,转身走向学堂。
“疏影兄等等,疏影兄等等……”苏文立刻追了上去。
“你还有什么事?”冯疏影眉头一皱,颇有点不愿意与其多话。
一来,她上学堂是来读书的,不是来交朋友的。
二来,这苏文天天上课睡觉,不学无术,二者实在是没有共同语言。
“冯兄,我这里有一个话本,好不容易弄来的,你想不想看?”苏文做贼似的从怀中掏出一个本子递了过去,正是他昨天忙碌一晚的成果。
话本兴起于前世的宋代,是说书艺人说唱故事的底本。
专讲短篇故事,题材广泛,有公案、神怪、爱情,以及历史故事等等。
话本在民间流传的并不广,只有那些说书人、戏班子里才常见。
“话本?哪里弄来的。”冯疏影立刻来了兴趣,一边接在手中一边问,“莫非有戏班路过你们村?还是从说书人那里高价购得?”
古代的娱乐实在是太匮乏了,冯疏影接过话本便迫不及待的看起来。
只见薄薄的册子封面写着《雷峰塔》三个字。
翻开封面,里面用蝇头小楷写着:
“昔有白蛇,长十丈有余。祖籍蜀地,居青城山。其色洁白,其形婉约,乃得道千年之妖仙也。化作一二八佳人,容颜绝世,倾国倾城,犹仙子临凡,名白素贞。得菩萨点化,为了却尘缘,往杭城西湖之畔,欲寻前世之恩人……”
“歌曰:青城山下白素贞,洞中千年修此身,勤修苦练来得道,脱胎换骨变。”
“原来是志怪话本,有意思!而且还有诗歌咏诵,一看便是佳作。”害怕被夫子发现,冯疏影立刻将话本揣入怀中,“看完了还你。”
说完转身走进学堂。
“呼!”苏文松了一口气:这个世界没有白蛇传!
白蛇传的故事在前世流传甚早,最初的版本就叫《雷峰塔》
自己完全可以利用话本,赚到在这个世界的第一桶金。
很快上课时间到了,夫子带着学生们诵读西书五经。自己在上面读着,很快便沉浸在其经义当中,堂下的学子们摇头晃脑跟着诵读。
苏文偷瞄过去,果然发现冯疏影的《论语》下面,多了一本小小的册子。
正一边装模作样的读论语,一边偷看呢。
“有点像前世在课本下偷看网文的味道。”
夫子带着大家读了半个时辰之后,便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剩下的时间留给大家自由学习,有不懂的可以开口问他。
古时候的老师教学非常轻松,不会像前世每堂课都有内容讲,很多时候还要拖堂。
西书五经,就那么点内容。
该教的都教了,能不能考上,就看学生们各自的天赋了。
不多时,冯疏影趁着夫子不注意,偷偷把一个纸团扔到苏文脚下。
“嗯,有点前世上课传纸条的味道。”苏文将纸团捡了起来,只见上面用簪花小楷写着三个娟秀的小字,下面呢?
冯疏影的举动完全在苏文的预料之中。
古代的娱乐太少了,一篇普通的故事都足以让人回味三日。外面说书棚子人满为患,村里有一个戏班来演戏,男女老幼会立刻搬来凳子。
狼多肉少,吃瓜群众多,瓜却没几个。
尤其是古代的学堂,更是天天西书五经,枯燥乏味。
冯疏影能看到《白蛇传》这种极品故事,当然会觉得如获至宝。
更何况苏文只写了白蛇传第一部分的内容,写到许仙回家之后得了相思病就没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