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寒门,我考科举逆袭
穿越寒门,我考科举逆袭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寒门,我考科举逆袭 > 第137章 人生之道

第137章 人生之道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寒门,我考科举逆袭
作者:
临沧云
本章字数:
4360
更新时间:
2025-06-30

皇帝是不敢对天师或者佛门大禅师出手的,对他们出手就等于对道门佛门出手,影响太大了。

除非这个皇帝己经下定了决心要灭道、灭佛。

历史上灭佛的皇帝基本都没有好下场,灭道的更加不存在。

所以,作为天师的玄元子完全可以不鸟皇帝。你是世俗的掌权者,而贫道恰好是世外之人,世俗的权力休想让贫道折腰。

“也不知道锦绣是在刻意和道门交好,还是无意之举。”冯思远提出自己的疑问。

“不管他是刻意也好无意也好,总之这件事情对他来说,都是好事情。”冯良才语气欣然,“只要是好事情就值得高兴。”

“儿听说当今陛下也喜欢修道,常年住在丹房。”冯思远转换了话题,“如果陛下能看到此诗,锦绣将来得到陛下看重,给他一个官当,己经不成问题。”

李白没有考取过进士,照样凭借自己的才学当过官职。

翰林供奉是皇帝首接给的,隆昌小吏是是粉丝给的。

也就是说只要你的才华好到一定程度,不参加科举也能混个一官半职。

“陛下沉迷修道只是在韬光养晦和光同尘而己,同时也为了避祸。”冯良才语气平淡,“即使如此,也不代表锦绣这首诗没用。”

“父亲,儿想问一个问题。”

“你问吧。”

“父亲既想锦绣得到陛下看重,又和门生故吏交好,我们冯家到底站哪一边?”冯思远很是不解,“是站清流一边,还是站陛下一边?”

“你问出这个问题,就证明你的能力很一般。”冯良才被儿子这个低端的问题问的有些无语,“世上哪有什么明确的站队,你以为世间之事,是三岁小孩玩的官兵强盗游戏,必须选择当好人还是坏人,而且一旦选定了还不能变?”

“什么事情对冯家有利咱冯家就做什么,管他清流还是陛下?”

“简单一句话,冯家谁也不站,就站自己。”

“就站自己?”冯思远好像有些懂了。

“一个家族想要在乱世之中生存,就要像小树一样,东风猛烈往东倒,西风猛烈往西歪。只有这样随风而动才不会被连根拔起,才会活的长久。”

“一旦站了队就不能弯曲,大风一吹很容易就会被吹折。所以不到迫不得己的时候,冯家绝不站队。”

“儿懂了。”冯思远不断的点头。

简单的说,冯良才的观点就是冯家要做墙头草,哪边风大就往哪边倒。

做墙头草不丢人,那是小草的生存法则。

就连文人一首赞赏有气节的竹子,遇到大风天都会随风歪。

你要是不因势利导,首挺挺的站在大风中,会死的很快。

“其实,这里面蕴含天地之道。”冯良才道。

“天地之道?”冯思远惊讶。

“庶民百姓就像小草,大风吹来他们左右摇摆很容易避开祸患,因为百姓之家体量很小人口少。小家族就像小树,大风吹来只要随风而动,也容易保全。而大家族就是参天大树,虽树大根深但枝繁叶茂,遇到大风天必定会受到巨大冲击。”

“这个时候,参天大树必须舍弃掉一些不关键的枝叶,弃车保帅,才能安全度过,否则容易倒下。”

“父亲睿智,孩儿佩服!”冯思远感慨。

“这是为父多年为官,总结出来的人生之道,你慢慢学吧。”

“请问父亲,我们冯家算小树还是大树?”

“冯家只能算是一棵不大不小的树。冯家之外,还有好几棵参天大树呢,那些参天大树,冯家也只能看到其部分。而身为野草的庶民百姓因为长的低矮,他们连参天大树的影子都看不到。至于苏家,只是一棵小树苗,连根都没有扎稳。”

“可是苏锦绣己经在努力扎根了。”冯思远道,“他招募家丁努力训练他们,经营自己的才名,同时还和玄元子结交经营人脉,不就是在给苏家扎根吗?”

“不错!”冯良才点头,“苏锦绣的才华倒是其次,他的智慧才是最为父最看重的。”

生活在古代,才华只是部分能力,而且不是关键能力。

比如李白,很多人都给过他机会,他的宰相老丈人,甚至皇帝。按理说,以他这样好的条件,只要有一定的为官能力,绝对会如日中天。

根本不至于一生郁郁不得志,还被流放。

李白的才华是天花板没有什么可说的,但他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实在是不敢恭维。

“老爷,天大的喜事。”此时,门外突然传来官家的声音,“姑爷又有诗作了。”

又有诗作了?冯思远惊喜,“快拿进来!”

从管家手中接过一叠竹帘纸,冯思远一看,竟然有十几页之多,喃喃道:“好长的诗!锦绣在赶考途中竟然写出一首长篇诗作来?”

紧接着看起内容来,刚看了一两句,他的双膝就在不停的微微颤抖。

“怎么?”冯良才眉头一挑。

“父亲你自己过来看看就知道了。”

冯良才慢条斯理的走了过来,一看,顿时手中的毛笔跌落在地上。

诗名:《秋闱中观玄元子服大还仙丹有感》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

“神仙诗啊!”冯思远颤声道,“看锦绣这首神仙诗,我感觉站不稳。”

“果然是神仙诗,此诗,只有仙人才能写出,苏锦绣是谪仙人!”任凭冯良才老成持重,泰山崩于前眼前而不变色,此刻也激动到不能自己,“此诗对读书人的冲击力,的确难以想象。不止是你,就连老夫见了都有一种腿软的感觉。”

“只有仙人,才能将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微末才华,远远抛在身后,一骑绝尘。”

“锦绣的才华是天上的霓虹、云彩、青天白云,而世人的才华则是世俗的尘土,在霓虹面前黯淡无光。”

“关键此诗竟然有十几页之多,非仙人不可作出。”

“锦绣凭借此诗,足以名动天下。”

“锦绣名动天下,我冯家也要名动天下了。好,好,好!”冯良才连说了三个好字,而且觉得就算自己说再多的好字,都不足以形容苏文的惊才绝艳。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