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寒门,我考科举逆袭
穿越寒门,我考科举逆袭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寒门,我考科举逆袭 > 第1章 穿越寒门

第1章 穿越寒门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寒门,我考科举逆袭
作者:
临沧云
本章字数:
4358
更新时间:
2025-05-16

大梁王朝。

天佑元年5月15,陈家庄。

“我这是穿越了?”苏文使劲揉了揉眼睛,惊讶的打量着西周。

远处农田里,三五个身穿粗布麻衣脚下草鞋的村民正在辛勤耕种。

用曲辕犁和将泥土犁出一道道深沟,然后用耒耜整平。

再看看身后,破破烂烂一间茅草屋。

“好像是穿越到了古代。”很快,苏文就看清了现实并接受,“既来之则安之,穿越到古代也算是另外一种人生。”

接着一阵精神恍惚,原主的记忆如潮水般涌入脑海。

大梁王朝,类似于祖国古代的封建社会。

士农工商等级森严,普通人想要实现阶层跨越,就只有考科举一途。

原主也叫苏文,字锦绣。

今年十六,出身寒门。

父亲是一名读书人,参加了数次科举,终于在三十五岁那年考中了举人。

因为没有背景,足足等了三年才等到一个县令空缺。

哪知在上任途中染上了风寒,从此一病不起,还没到任就噶了。

父亲一死,家里顿时失去了支柱,留下苏文和姐姐苏清怡相依为命。

“这倒霉玩意儿。”苏文暗骂了一句,“寒窗苦读十几年,好不容易考中举人,结果一两银子都没捞到就噶了。”

“要是你不噶的那么快,我现在应该是个衙内吧。”

得到噩耗的姐弟二人披麻戴孝匆匆赶往事发地点,哭的是呼天抢地。将父亲安葬后,苏清怡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

回到原籍用积蓄置办了两亩薄田,兼给财主家洗衣服赚点铜钱。

两姐弟吃穿用度花不了多少银子,大头是供苏文上学堂。

虽然苏清怡一心想把弟弟培养成才,将来和父亲一样考上举人出人头地,但原主却不是读书的料,读了十年连西书五经都背不全。

参加过三次院试,连秀才都没考上。

还不知道感念姐姐养家的辛苦,在学堂里不是打架就是睡大觉。

然而苏清怡又实在是太宠她弟弟,气到哭也舍不得打,导致原主更加胡作非为。

前日在学堂里,原主和一个世家公子因一件小事起了冲突,被对方打破头晕了过去,后来就被苏文穿越过来捡了便宜。

其实姐姐苏清怡才是读书的料,倒霉老爹还在世的时候经常教她诗词歌赋,她一点就透,七八岁写出来的诗就颇具文采。

根据原主的记忆苏文心中感慨,只可惜现在是封建社会,女子有才没用。

“阿弟,你温书辛苦,这个你拿去吃了吧。”苏清怡今年十八岁,面容姣好,粗布水田衣下的身材凹凸有致,把一个剥好的鸡蛋递给苏文。

对弟弟还真是照顾的无微不至啊,连鸡蛋壳都帮着剥好了!苏文接过鸡蛋吐槽,温书辛苦?你弟弟躲在房间假装读书其实是在画乌龟呢。

“阿姐,你吃吧。”苏文不由得有些心疼原主这个为弟弟付出一切却得不到任何回报的姐姐,忍着肚饿把鸡蛋递还了回去。

“我不饿。”林清怡嘴上说着,却还是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

为了省钱供弟弟读书,她每天只吃两顿野菜粥。

名为粥,其实里面大多数都是野菜,米粒少得可怜。

稠一点的要留给弟弟吃,要不然他没有力气读书。

唯一的奢侈食物鸡蛋也要留给弟弟补充营养。

“要是倒霉老爹死的没那么快,她现在应该是个千金大小姐吧。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吟风弄月,上门说媒的媒人踏破门槛。”

“然而现在她却是一脸菜色,瘦的让人心疼,大好青春年华饱经生活的磨难。”

也怪不得苏清怡便把全部心思全部积蓄都放在培养弟弟读书上,古代男尊女卑,女人读书没用,只有弟弟才是苏家的希望。

至于行商、务农什么的都是低贱的行当。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不就是科举取士吗?苏文心想,你原来的弟弟不行,不代表你现在的弟弟也不行。

古代科举,能难住我这个二十一世纪中文系的大学生?

而且大梁王朝不属于历史上任何一个封建王朝,自己从小学到大学十几年学的那些诗词、古文,应该能派上用场。

“一人一半吧。”苏文把鸡蛋分了一半,坚持递到苏清怡手中。

这次她没有拒绝,眼睛首首的盯着弟弟有流泪的冲动,这是她头一次从弟弟这里感受到亲情。

“阿弟,吃完跟姐去一趟赵家。”苏清怡突然开口。

“去赵家干什么?”苏文随口问道。

“再过三个月你就要参加院试了,阿姐想去跟赵家借点盘缠。”苏清怡一脸歉疚的看着苏文,“对不起阿弟,阿姐没有本事给你赚到足够的盘缠,只能带着你去赵家碰碰运气。”

“本来像借钱这种没脸的事情,不应该让你一个读书人受的,阿姐一个人受就行。但你要是不去,阿姐又没法向赵家开口。”

跟赵家借钱?

苏文立刻想起来了,自己和赵家小姐还有婚约在身。

古代有给子女从小定下婚约的习惯,苏文的父亲也没有例外。

当年苏文的父亲苏晋源考中举人之后,乡里的士绅都来巴结他,赵家也在其中。

苏文前世读过课文《范进中举》,乡绅在得知范进考中举人之后,立刻给他送来银子和米面肉蛋,争相巴结他。

简单的说就是,在古代不管你家里有多穷,一旦科举考中便能立刻翻身。

所以范进在得知自己中举之后会喜高兴到发疯,这种事情现代人不能理解,考中个举人犯得着高兴到发疯吗?

然而在古代却非常常见。

古代有一个专用名词叫做喜心疯,说的就是这种症状。

赵家当家人赵孟朝是县里的大财主,在县府里经营绸缎生意。为了巴结刚刚中举的苏晋源,不但送来了厚礼,还提出让自己的女儿和苏文定下婚约。

苏晋源见其家境殷实,而自己又实在是缺钱,便同意了这桩儿女婚事。

说白了,两家的儿女婚事,本质就是资源交换。

苏家想要赵家的银子,赵家想借助苏晋源的举人身份,提高赵家的社会地位。

用一个词来说就是,官商联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