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将军,你拥立的新帝欲立我为后
沈将军,你拥立的新帝欲立我为后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沈将军,你拥立的新帝欲立我为后 > 第23章 祭祀大典

第23章 祭祀大典

加入书架
书名:
沈将军,你拥立的新帝欲立我为后
作者:
咸鱼饼干
本章字数:
4670
更新时间:
2025-05-23

丰收祭己至,宋府阖府上下,皆为筹备事宜而忙碌奔走。

宋知棠安坐于西厢暖阁之内,室内静谧非常,唯有窗外微风轻拂枝叶,发出沙沙之音。

但见她素手轻抬,缓抚案上黄历,指尖恰似蝶翼轻盈掠过,于那以朱砂写就的“十一月十五”红字处稍作停留。抬眸之际,窗外疏影摇曳,映入她盈盈双眸之中。她微微低叹,声若微风轻拂:“腊梅将绽,祭典己至,倒也一番热闹景象。”

月茵莲步轻移,手捧青瓷茶盏,款步入内奉茶。听闻小姐之言,不禁巧笑嫣然:“小姐往年总嫌市井喧闹嘈杂,今岁却兴致颇高呢。”

“此一时,彼一时也。”宋知棠轻抬皓腕,接过茶盏,袅袅雾气氤氲升腾间,她长睫微颤,眸光流转,“父亲病体方愈,虽遭禁足一月之罚,但也该沾些这祭典的喜气才是。”言罢,目光轻抬般扫向案头沈府送来的珍贵药材单子。但见那帛纸之上,暗纹隐隐浮现。

且说彼时,礼部太常寺之中,己然暗潮涌动,波谲云诡。

王田深处,青纱帐如层层迷雾,将那九穗嘉禾隐匿其中。每一株皆生九穗,暗合九五之尊的祥瑞之数,穗尖垂露,在日光映照下仿若鎏金,熠熠生辉。

司农卿身着庄重朝服,神色肃穆,亲执玉尺,丈量稻秆。

但凡稻秆不及三尺者,皆被付之一炬,那灰烬随风飘散,悠悠落入护城河,美其名曰“送秕归流”,恰似一场神秘而庄重的仪式。

城东稷神庙前,一座青铜嘉禾量器巍然矗立,仿若一位沉默的守护者。

此器乃匠人以失蜡法精心铸就,工艺精湛绝伦。器身之上,密布蝌蚪铭文,似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若有人细细辨认,便能发现“楚明霄御制”五字巧妙地隐藏于麦穗纹之中,宛如神龙藏于云雾,神秘莫测。

三更时分,夜色如墨,将世间万物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

太常少卿率一众官员,神色凝重,绕着量器缓行九匝。众人手中洒出雄鸡血,那殷红的鸡血在夜色中更显神秘诡异,如同一幅神秘的画卷,以地为纸,以血为墨,用以祭祀地脉,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祭典前三日,朱雀街己然热闹鼎沸,人来人往,摩肩接踵。街头巷尾,处处洋溢着热闹非凡的气息。

如今只会更盛。

但见那头戴柳条冠的货郎,推着独轮车,车上陶罐堆叠如宝塔,层层叠叠,错落有致。

陶罐之内,新米与陈粟相互掺杂,散发出阵阵浓郁的香气,那香气如同无形的丝线,缠绕在空气中,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货郎的吆喝声裹着这的稻香,在街头悠悠回荡:“三文钱,量福斗——”那声音悠长婉转,仿佛穿越了岁月的长河,传至每一个人的耳中。

忽闻马蹄声如雷霆乍响,裂空而来。八匹玄驹毛色油亮,宛如黑色的绸缎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拉着劝农鼓车,滚滚碾过青石板路。

鼓面之上,绘着二十八星宿,每一颗星宿皆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天际的奥秘。

鼓吏奋力挥动鼓槌,击出“三长两短”之调。那鼓声如雷,震得人心惶惶,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

街边老农闻得此声,脸色骤变,急忙扯过孙儿,附在其耳边低声说道:“这是催收冬麦的令,明日便要开镰收割了!”那声音中,既有对农事的担忧,又有对时令的敬畏。

街角暗处,一乞丐身着破旧衣衫,鹑衣百结,手中捧着豁口陶碗。那碗底,黏着半粒黍米,似在诉说着生活的艰辛。

见有锦衣公子经过,乞丐忽然引吭高唱:“金镰过,银斗落——”尾音尚未断绝,一枚碎银己精准地落入碗中,歌声便戛然而止,仿佛时间也在这一刻凝固。

卯时初,黑犬血染就的祭坛,泛着暗红之色,仿若被鲜血彻底浸透,散发着一股神秘而庄重的气息。

钦天监正身着法衣,神色凝重,缓缓登上观星台。台上静谧,唯有风声低吟。他手中捧着龟甲,仔细端详着其上的裂纹。那龟甲裂纹恰成“井”字,见此情形,监正脸色微微一变,深知此兆意味非凡,急忙下令添三牲。

禁军们迅速行动,抬来白牯牛。只见牛角之上,五色丝缠至九重,恰似蛟龙盘绕,尽显庄重与神秘。一官员手持铜铃,围绕着牛身缓缓行走九圈。

那铜铃清脆作响,每一声都仿佛在空气中震荡出层层涟漪,铃舌之上,竟凝起一层薄霜,透着丝丝寒意,似有神灵在侧,俯瞰着这场盛大而神秘的祭典仪式。

宋知棠身处高楼,凭窗而望,但见楼下祭祀之景庄严肃穆。阳光洒下,为整个祭祀场地披上一层神圣光辉,众人神色凝重,一举一动皆遵循着古老规制。

那祭祀仪式庄重繁复,香烟袅袅升腾,仿若能沟通天地神灵。

即便是向来不信鬼神之说的宋知棠,在此情此景之下,也不由自主地生出几分敬畏之意。

她微微敛眉,心中暗自思忖,或许这并非是对虚无神灵的畏惧,而是对大自然慷慨馈赠的一种虔诚敬意。

这丰收之景,皆是天地自然的恩赐,理应心怀感恩。如此想着,她静静地伫立在窗前,目光随着祭祀的进程缓缓移动,神情中透着庄重与沉思。

辰时正,阳光洒下,照耀大地。楚明霄身着十二章纹冕服,脚踏玄玉阶,身姿挺拔,缓缓而来。

冕服之上,垂着十二旒白玉珠,在日光穿透之时,于青砖之上投下斑驳龙影。那龙影纵横交错,仿若威龙欲腾空而起,彰显着无上的威严与尊贵。

晟王身后,两年幼皇子各捧祭器,紧随而行,神色恭敬。赤玉镰刃泛着血光,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祭祀传统,又似蕴含着无尽的力量;青铜斗上刻着蝌蚪量文,神秘而古老,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与先人的智慧;陶瓮之中,酒香混着新稻气息,弥漫在空气中,那浓郁的香气仿佛将丰收的喜悦传递到每一个角落。

安亲王立于观礼台,身着墨色蟒袍,袍上暗绣金螭,栩栩如生,似欲破壁而出。他的指尖,轻轻着腰间的玉佩,眼神深邃如渊,令人捉摸不透其中的思绪。

其妻楚氏,鬓间九凤钗微微颤动,似有不安之意悄然流露。忽的,她神色紧张,扯住夫君袖角,轻声道:“祭酒要泼过来了!”话音未落,便见官员己将瓮中血酒奋力泼向西方。

一滴血酒,不偏不倚,正落在她绣鞋的珍珠之上,那洁白的珍珠,似也被染上了一抹殷红,如同在这庄重的祭典上悄然埋下了一丝神秘的伏笔。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