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转,转眼进入六月,天气眼看着是越来越热,家里的酸菜发酵完味道也是很大的。李颜也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去年夏天也腌制了好多酸菜,那时候自己也没觉得有味道,但是现在虽然和发酵室隔了一个后院,隔着一面竹墙,李颜也觉得有酸菜发酵的味道传来。不知道是不是今年家里条件变好了,自己也变矫情了。
经过了三个多月的推销,城里的小饭馆阿帆己经跑遍了,所以酸菜和辣白菜订单能拉过来的全都拉过来了。以后清水县大小店铺也不再需要上门推销了,现在阿帆每天的活就变成了接送李想上下学,然后再给城里的大小酒楼饭馆送货。
李大壮依然每天跑到地里照看庄稼,除草、抓虫、灌溉。眼看着小麦马上也要收获了,所以李大壮每天都会去地里盯着,观察小麦的成熟进展。
谷氏现在每天都去后院逛逛,不再参与干活。张姨每天带着工人一如既往忙碌在后院忙碌着作坊的活计。每天制作辣酱、洗菜、切菜、腌菜,如此重复。只是和之前没有管理的情况不同,张姨现在参与作坊管理,而且要记账,包括每天腌制多少白菜,用掉多少粗盐,多少白糖,包括每天往酒楼送货多少,收入多少都要记账。
这样李颜有时间看账本,就知道作坊的收支情况了。尽管做豆瓣酱,家里也会消耗黄豆和火舌子,但是这些家里也有种植,所以暂时就未计入成本。
转眼,灵犀己经跟着自己三西个月了。现在每天都好吃好喝好穿,而且也跟着自己读书,闲暇二人也会跟着谷氏一起学刺绣,虽然灵犀是后学的针线活,但是进步要比李颜快很多。李颜也在想这是为什么,可能就是灵犀给她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仆人,所以要学会伺候李颜这个主子吧。
不过自从灵犀跟了自己,李颜觉得灵犀简首就像换了一个人。皮肤变白了,长得也圆润了不少,也会打扮自己了,俗话说人靠衣服马靠鞍,现在灵犀换上了新衣,漂亮的不得了,最起码李颜觉得,放在外面别人不会把她当做一个丫鬟仆人来看,最起码也是一个小康之家的女儿吧。
上午的课程结束后,便无事可做了。家中似乎也没有什么乐趣,若是有个秋千该多好,可以在凉爽的日子里,坐在院子里悠然荡秋千,光是想想都觉得美好。于是,中午李大壮从田间劳作归来,李颜便开口道:“爹,我想请您帮我在院子里搭个秋千,行吗?”
“这有什么不行的,我下午不去地里了,专门帮你把秋千搭好。”李大壮爽快地答应。
李颜听了,心中欢喜不己,面露喜色:“谢谢爹!”她知道,爹爹虽然平日里话语不多,但对她总是宠爱有加,只要是她想要的东西,爹爹都会尽力满足。
下午,李大壮便开始忙碌起来,他去山里伐了一棵大树,做了一个三角支架,把支架埋在院中栽种的那颗大槐树下面,这样即使中午,也有树荫遮凉,又找来了麻绳和一块结实的木板。他先将麻绳牢牢地绑在支架上,然后又将木板固定在麻绳上,经过一番折腾,一个简易的秋千便做好了。
李颜看到秋千做好了,兴奋得不得了,她迫不及待地坐了上去,轻轻地晃动着。微风拂过,带来一丝丝凉意,她闭上眼睛,感受着秋千带来的快乐。
虽然只是荡个秋千,但是李颜觉得不是这样的,这是父亲给自己做的秋千,父亲是疼爱自己的,自己现在仿佛还是个孩子,可以跟父母撒娇,就算自己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做,李大壮和谷氏这对夫妻也会疼爱自己,不会苛责自己,因为他们有把自己当做他们的孩子,而自己,现在只需要安心做他们的孩子就行了,这怎么能叫人不快乐。
李颜有时候也在想为什么父母和父母差别那么大?有些人的父母只会拖累孩子,孩子一不如他们的意,他们会用所谓的道德、孝道束缚、绑架孩子,而有些人的父母,会关心孩子身体是否健康,孩子过得是否开心,虽然这些父母可能一样的普通,一样没什么文化,一样不能给孩子提供优渥的物质生活,但是差距好大呀。
现代的李颜活到二十六岁,她想的最多的事,就是如果自己没有能力,一定不会结婚生子。她生孩子是让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享福的,而不是一来到这个世界,就听到父母的相互指责谩骂,父母离异后把它像小猫小狗一样扔给亲戚照料,寄人篱下,仰人鼻息,看人眼色。那样的日子过够了,李颜现在回想依然会感觉压抑,无助,不知道是不是被吓怕了,留下了后遗症。
幸好,现在不用了,以后也不用了。
思绪飘回到眼前,“姑娘,要不要我推你一把?”
“不用,我自己可以荡得很高,你往远处躲躲,别撞到你。”李颜欢快的说。
灵犀闻言躲开了,李颜双手紧紧抓着秋千的绳索,轻轻一蹬地面,整个人便随着秋千的摆动飞了起来。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她身上,映衬着她脸上的笑容更加明媚。
微风拂过,带着淡淡的花香,让人心旷神怡。李颜闭上眼睛,感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自由,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着秋千的摆动而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