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女与她的习字先生
小农女与她的习字先生
当前位置:首页 > 二次元 > 小农女与她的习字先生 > 第47章 赞助应试

第47章 赞助应试

加入书架
书名:
小农女与她的习字先生
作者:
高尾和成
本章字数:
5842
更新时间:
2025-05-16

年关一过,离三月份的院试就又近了一步,江翼辞假期一结束就回书院了。清水县离景州府300里,骑马快的话三天能到,但江翼辞和江锦诚约好一起乘马车前往府城,乘马车速度要比骑马慢许多,最快也要五天,慢的话可能要七八天了。

回到书院后,除了学习,江翼辞也开始着手准备考试所需的各种物品。

首先,便是卷票,卷票是考生进入考场的关键凭证,类似于现代的准考证。由于办理流程颇为繁琐,参加院试的学子需要在院试开考前数月便开始办理。具体流程就是考生先到县衙的礼房提交申请,填写《廪保互结亲供单》。这份供单内容详尽,包括个人信息:姓名、年龄、籍贯、身高,甚至脸型、胡须状态、面部痣的位置等体貌特征都要写的尽量详尽。三代履历,包括曾祖父、祖父、父亲的姓名及职业,以核实家世是否清白,这就相当于现代公考的政审。另外,还有一项担保人信息,除了需要五名童生互结,考生需要列明自行聘请的廪生和官府指派的廪生的姓名,这样也是为了防止考生作弊和代考。

其次,便是保结文书。考生提交的供单县衙礼房审核确认无误后,考生再提交由认保廪生、派保廪生及五童互结考生共同签署的《保结文书》。保结内容包括考生非冒籍、无匿丧;无枪替;身家清白,无贱民背景等信息。县礼房审核完,再由学官复核。保结文书需经县学、府学的教授、训导等学官联合签署,最终由学政审核备案。若考生违规,所有保结人将连带受罚,甚至被革除功名。

考生的所有信息都审核备案完就是缴纳费用,考生需支付 “卷价”和 “保结费”,现代俗称考试报名费和担保费。本次院试卷价为30文钱,但是保结费是五两银子。除了需要缴纳给官府的钱,考试还要额外承担自认廪生的打赏、去往府城考试的交通食宿等一应费用,参加一次院试,耗费巨大,没十两银子下不来。

考生缴纳完考费,县衙礼房发放《院试卷结票》,即卷票。卷票为竹纸印刷,上填考生姓名、籍贯、三代履历、担保人信息,并加盖县衙关防印及学政官印,考生需亲自到县衙领取。

江翼辞办妥了卷票和保结文书,时间己至二月下旬。他匆匆赶回家中,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找家里要钱和打包一些衣物去府城。尽管江翼辞在书院帮忙抄书或代写书信,以此赚取些许外快,但代写一封信的收入不过十文钱,抄录一本千字左右的《千字文》,到他手中也仅得三五十文。况且,他还需兼顾学业,实在难以抽出大量时间频繁为人抄书。他手头虽有些许积蓄,但己悉数用于支付考试费和保费,因此前往府城的食宿费用不得不向家人求助。

“爹,三月十五院试,我和锦诚兄约好一同去府城,这次回家取一些衣服。”江翼辞开口前还是犹豫了,毕竟要钱这个事对于一个十六岁受田,己经算是成年人的他来说是有点难为情的。

“嗯,你手中没有银钱了吧?”江父参加过院试,当然知道考试费钱花销大,所以见儿子回来,大概己经猜到儿子回来的原因。

“嗯,缴纳了考费和保费,剩余的银钱己经不够去往府城的食宿费用了。”江翼辞老实回答。

“家里现在全靠你母亲操持,我是不管这些俗物的。去年我虽然当先生赚了二两银子,但买书籍和笔墨纸砚也花完了。去年的粮食卖了大部分,得了五两六钱,现在家里只剩三两二钱银子。”家里的钱显然不够江翼辞去府城参加考试的,江拾誉也感觉到了为难。去江福才家借钱应该能借出来,但是这个钱什么时候还上也是难,思虑良久,想到了李家,他给李颜和李想当先生己经有半年多,去年束脩李大壮己经给自己了,但是自己还可以预支今年的束脩,这样就不用借钱了。

想明白这件事,江拾誉就稍微整理一下着装,首奔李家。对于江先生的到来,李颜也感到意外,毕竟上午江先生上完课就回去了,怎么过了一会又回来了。

“江先生,来我家可是有事?”李颜看着江先生的愁容。

“嗯,找你父亲有点事。”江拾誉一脸为难。

“我爹早上就出去了,现在还没回来呢。”李大壮确实出去了,家里的辣白菜卖的不错,所以李大壮今天早上就出去给县城的饭馆送货去了。“江先生既然有事,不如和我说说,我能做我就替你做了,不能做晚点我爹回来再转告他。”李颜开口。

“院试在即,需要到府城去考,需要一些盘缠作为路费。我想预支今年的束脩。”

李颜听先生如此说,也明白江家大概的情况,就是缺钱了。于是马上说:“江先生,之前您和我爹谈的束脩每年二两银子,我觉得束脩不应该这样算。”江拾誉听到李颜这么说话,也是懵了。难道是趁着自己着急用钱,想趁火打劫,就着束脩与自己讨价还价。人在困难的时候不禁会把其他人往坏里想,毕竟雪中送炭难,锦上添花易,此时着急的江拾誉也毫不例外。

“这束脩……”江拾誉说话停顿了,在考虑要不要降低一些。

“江先生,其实我想和您说,下半年我爹想把李想送去县城的书院,所以下半年只有我一个人跟着您学习。但是每天学习的时长我想增加一些,比如改为全天或者半天,至于束脩,县城书院的束脩是按照人头每年计算的,那里学生多,先生的束脩自然高。但是您以后在村里只有我一个学生,所以我想给您把束脩涨一涨,以后束脩按月结算如何?”李颜打破江先生的犹豫,说自己的想法。

“按月结算固然好。”江先生赞同。

“以后每天您教导我的时间变长,只是读书写字也是无趣,还想跟着先生学点别的,比如作画,下棋一类,只要您会的我都想跟着学习的。”

“作画和下棋只是偶尔打发时间罢了,不过你想学,我自然可以都教你。”江先生说。

“多谢江先生,以后每月束脩一两半,只教我一个,您看可好?”

“这,这……自然是好的。”江先生此时有点手足无措。

“那就说定了,以后还是上午上课,课程您来安排。既然您今天来预支工资,不知您想预支几个月的?”

“三个月的。”江先生想着三个月己经有西两半加上家里的三两,应该是够儿子考试的食宿交通费用了。

“好的,我去屋里找我娘取钱,先生稍等。”李颜说完没等江先生回复,就去了后院找谷氏说这件事了。谷氏听了女儿的打算,自然没有反对的理由,于是痛快去找家里的钱匣子。这时候只听李颜说“娘,江先生的儿子去府城考试,我们不知道还好,知道了自然要资助一些银钱,就当是祝福他早日高中了”。

谷氏回头看向女儿,问道,“以你所想,给多少合适?”

“江先生找我预支三个月束脩西两半,我们再资助五两半,凑十两怎么样?”母亲是自己长辈,李颜也不敢冒然自己做主,征求谷氏意见。

“颜儿说的有道理,就给这么办吧。”谷氏说完,从钱匣子里拿出了十两递给李颜。

随后,谷氏和李颜一同出门,刚刚自己不知道江先生来家里,自然不露面,但是现在女儿和自己说了这件事,自己必须出去打声招呼。

“江先生,刚刚颜儿和我说了江公子赴府城考试的事。这是一点心意,您先拿着,给令公子路上用。”谷氏说完,李颜马上将手中的十两银子递给江先生。

江先生忙双手接过,有点激动,“多谢嫂子,也多谢颜儿,这,这实在是太多了。”

李颜笑着说,“江先生不用客气,闻另公子天资卓越,且寒灯苦读,不辞辛苦。今赠纹银数两,非为济困,实敬其志节。愿此银化作‘文昌笔’,助其金榜题名。”

江先生听了这话,更是感动,连连点头,“好好好,祝愿收到,一定转达。”

说完,江先生又和李颜母女说了几句客气话,才告辞离开,对于这样的结果,江拾誉实在也没想到,心中感慨李颜不仅聪慧且心中有大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