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大哥,当时不是说这个事情翻篇了吗?弟弟也承认错误了呀,加上我也没有杀害允文呀”,朱棣在支支吾吾的对朱标解释道。
“行了,标儿。你别逗老西了,那边有变化了,快过来看。”马皇后看不下去了,呼唤朱标过来。
时空的另外一端
“朕决定了,这个时空大门朕一定要去!”李世民一脸决然地说道,他的声音铿锵有力,仿佛整个宫殿都为之震动。他的目光如炬,眼神中透露出无比的坚定和锐利,仿佛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前进的步伐。
“虎牢关前,朕以三千玄甲大破窦建德三十万大军;柏壁之战时,朕一日八战,两日不食,三日不解甲,最终击败了宋金刚;洛水河畔,朕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战胜了刘黑闼。”李世民如数家珍般地列举着自己的辉煌战绩,每一句话都充满了豪迈和自信。“朕从不畏惧死亡,只要这个所谓的大门能让我大唐更加繁荣昌盛,朕就一定要去!”
长孙皇后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李世民。她知道自己无法改变他的决定,但她也不愿让他独自冒险。于是,她轻声说道:“二郎,那妾身便随二郎一同前去吧。妾身也不怕死,只要能与二郎相伴,哪怕是刀山火海,妾身也绝不退缩。”
李世民转过头,看着长孙皇后,眼中闪过一丝感动。他知道她是真心愿意与他一同面对未知的挑战,这种深情厚意让他倍感温暖。
“观音婢……”李世民刚想开口,却被长孙皇后打断了。
“二郎,莫要再说了。妾身心意己决,若二郎执意前往,妾身必定相随。”长孙皇后的语气坚定而决绝,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李世民无奈地叹了口气,他知道长孙皇后一旦决定的事情,就很难再改变。他点了点头,说道:“好吧,观音婢,既然你如此坚持,那我们便一同前去。”
这时,李渊在一旁冷哼一声,说道:“行了,去,去吧,你们都去吧。等你们都走了,朕就重新登基,你们回来了,哼!”他的话语中虽然带着些许不满,但更多的还是对子女的担忧和牵挂。
“父皇,儿臣也想陪着母后去。”李承乾站在一旁,满脸都是对长孙皇后的眷恋和不舍,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哀求。
然而,还没等李世民开口回应,李渊便毫不犹豫地打断了他,“不行,这绝对不行!在没有确认绝对安全的情况下,朕绝不会让皇帝和太子都一同前去冒险。”李渊的语气坚定,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李世民见状,连忙对着李渊说道:“父皇,儿臣晓得。”他的声音低沉而恭敬,接着,他又深深地行了一礼,表示对李渊的尊重和歉意。
“儿臣自知对不起父皇,当前的事情也是儿臣迫不得己而为之,但终究还是伤了父皇的心。如今儿臣并不知晓此去的结果会怎样,所以特意向父皇道歉。”李世民的话语中透露出无奈和愧疚。
话音未落,只听得“扑通”一声,李世民突然双膝跪地,向着李渊叩头谢罪。他的眼泪如决堤的洪水一般,瞬间涌出眼眶。
“若儿臣与观音婢此去无法归来,那么大唐和高明就只能托付给父皇了。”李世民的声音哽咽,充满了无尽的哀伤和决绝。
与此同时,一旁的长孙皇后也毫不犹豫地跪倒在地,与李世民并肩而跪,夫妻二人一同向李渊表达着内心的愧疚和不安。
“唉……”李渊长叹一声,听闻李世民所言,他的眼眶渐渐,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回想起当年的事情,他心中充满了懊悔和自责。
那时,他对大儿子李建成和二儿子李世民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实在难以割舍其中任何一个。然而,最终他还是未能控制住局势的发展,导致了那场震惊朝野的玄武门之变的发生。
李渊心中既恨那至高无上的皇位,因为它让兄弟相残;也恨李世民,毕竟是他亲手杀了自己的哥哥;更恨他自己,恨自己的优柔寡断和无力掌控局面。
可是,恨又能怎样呢?事己至此,一切都己无法挽回。如今,李世民己是他唯一的孩子了,他只能默默地接受这个现实。
李渊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对李世民说道:“去吧,孩子。带上尉迟敬德和李靖一同前去,这样可以确保你们的安全。”他顿了顿,接着说:“至于高明,他也是朕的孙子,朕一定会好好教导他,让他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
最后,李渊语重心长地对李世民说:“记住,朕会在这里等你们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