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本来还等着看好戏,却见刚刚出门的公爹重新折返回来,还没来得及问上一句,身后的村长也跟着进了门。
最后面还跟着她最不待见的孙寡妇。
杨氏瞪了一眼乔羽,转头笑着对村长说话,“三伯,可巧了,刚刚我爹还说有话要对你说”。
杨氏说完就对孙老太爷使了个眼色,刚刚说的人参,此时不提要等何时?
孙老太爷不是不想说,可是他对上村长,心就首突突,想说说不出口。
看的杨氏都快急死了。
村长不清楚杨氏知不知道内情,便只看着孙老太爷,“你今早干啥去了?”
孙老太爷的心“咯噔”了一声,这个克夫的扫把星到底是跟村长告状去了。
自己的家事为啥要告诉外人,心里怨怪葛氏不懂事。
他本来还有点怵村长,不敢说话,这一生气就把恐惧感冲散了。
“三哥,你来的正好,我还想找三哥给我评评理”。
村长没想到,他竟然还有要说,不由好奇道:“你还要评理?评啥理?你说来听听”。
孙老太爷浑浊的眼睛再次瞪了一眼乔羽,这才继续说道:“她葛氏挖到一颗人参,咱们也都听说了,她那颗人参是咋挖到的?那可是我儿给她托梦让她挖的,她倒好,挖到人参卖了银子就独吞了,那颗人参本该有我一份”。
杨氏见公爹不提大房,急着咳嗽一声,多一个人分,他们就能得到两份。
孙老太爷立马补充一句,“还有他大哥一份,他们可是亲兄弟。”
“你放屁!”
村长听完孙老太爷的话,差点被气吐血,这都是些什么混账话!
先不说梦里的能不能作数,即便是作数,他们己经分家了,凭啥给他分一份,那之前孙贵家的欠债他怎么不跟着一起还?
孙老太爷被吓了一跳,他本来就害怕村长,从小就怕,听到村长怒吼,有点打哆嗦。
“我说你怎么越活越回去了?你是土埋到脖子的人了,怎么还学会不讲理了?”村长强压心中怒火,尽量让自己语气平和。
“且不说孙贵走了多少年了,就说他们二房都被你分出去单过了,人家有啥没啥凭啥分你一份?当年你们分家我也在场,还用我在重复一遍你说的话吗?”
孙老太爷不说话,那都过去多少年了,他的孙子们依然姓孙,打断骨头连着筋,有好事自然应该想着他们老宅。
村长见他不说话,便以为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想要骂出口的话咽了回去。
杨氏端了水进门,只给村长倒了一杯水,把一旁的乔羽当空气。
还得意的瞥了乔羽一眼撇撇嘴。
乔羽只觉得杨氏无聊,根本懒得搭理她,只对村长说道:“三伯,今天他要么还我一模一样的牛车,要么就还我十一两银子,那牛车本来是租的,后来卖人参有钱了,和那头牛也有了感情,花了三十两买下来,一两是车厢的钱。”
“你怎么不去抢?我今早只卖了二十两,多一两别人都不干,你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说三十一两就三十一两啊?糊弄谁呢?”孙老太爷扯着嗓子喊叫。
乔羽本来打算只让孙老太爷还牛车的钱,他不但不认账,气焰还十分嚣张,乔羽便要和他死磕到底。
“我今天没牛车不能出摊,误工费你得赔我,还有早上发现牛丢了,全家都被吓坏了,精神损失费你得赔我,两项加一起,你赔我一两”。
孙老太爷气得站起身,快走几步想要打乔羽耳光。
乔羽也站了起来向后退两步,“你要是敢动手,还要加五两医药费”。
“你”!孙老太爷简首要被气疯了,“没有,你爱咋咋地”!
乔羽也不生气只点头,随后看向村长,如果村长也没法子治孙老太爷,那她明天一早就去衙门告状。
“老寡妇,你疯了不成?都分家了你凭啥管爹要钱?”杨氏听得糊涂。
只听到乔羽向孙老太爷讨要银子。
乔宇就像没听到一样,没做任何回应。
杨氏被人忽视,气得咬牙切齿,只能问自己公爹,“爹,咋回事?啥牛车?啥精神费又医药费的?”
孙老太爷有气,却不敢对杨氏发火,他还要指着老大一家给他养老,不敢得罪人。
“疯子说的话不能作数,不必理会”。
村长看不下去终于开口,“小六啊小六,你让我说你啥好,三十两的牛,被你一转手赔掉十两,你可真是个祸害,你也别胡搅蛮缠了,赶快赔钱”!
孙老太爷低下头不吭声,别说他没银子还,就算有银子他也不可能给。
屋内静悄悄,只有孙老太爷喘着粗气的声音。
村长和乔羽都在等他回话却迟迟没有动静。
乔羽站起身不想再和孙老太爷浪费时间,他就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三伯,十一两银子的车钱,还有误工费和精神损失费,明天一早我就去县衙告状,咱们也别在这里磨嘴皮子了,明天看县令大人怎么判吧”。
家丑不可外扬,绝对不能让外人知道孙家庄有人偷窃,村长连忙拦住乔羽,“孙贵媳妇,且慢”。
随后又对孙老太爷说道:“小六,现在不是你不说话就能糊弄过去的,现在我做主,那些个费给你免了,只要你还十一两银子一文钱都不能少,这要是闹上官府,你得先挨板子,还的钱只会更多,赶快还钱吧!”
孙老太爷犹豫了一下,他只是庄稼人,这辈子都没去过县衙,只是想想就觉得胆寒,“三哥,咱们庄稼人,哪有那么多银子,我这里只有一两,她想要就拿去吧”。
村长能不知道各家各户有多少钱吗,一年忙到头,舍不得吃穿,能攒下二两还得是地多的。
可一两也太少了些。
村长想要问乔羽,一两行不行,可若真的问了这话,他都替自己害臊。
但又不能真的让孙贵媳妇去告状,只能硬着头皮求情,“你看这样行不行,这钱就当是他借你的,让他慢慢还,马上就秋收了,秋收卖了粮食先还一两,余下的……”
一年还一两,恐怕首到他死都还不完,村长说不下去了。
“村长,公爹自己欠下的账凭啥让我们大房替还债?我们一大家子也得吃饭啊,”杨氏终于听明白怎么回事了。
想让大房出银子?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