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匆匆从秋水词社赶回府中,已经是深夜。他本以为府中早已熄灯入眠,可推开院门时,却看到母亲房中依然亮着灯,朦胧的烛光透过窗纱,映得房外的影子摇曳不定。他心里顿时一沉,预感到这是关于婚事的事。
轻轻推门而入,果然见到晏夫人静静坐在堂前,神情中带着几分思虑和温柔的坚定。她见到晏几道,微微一笑,道:“道儿,你回来了,今日诗社事务繁忙,劳累了吧?快来我这儿坐坐。”晏几道心里微紧,但还是依言坐到她身旁。
烛影摇曳间,晏夫人的目光微微下垂,似乎在斟酌着如何开口。片刻后,她缓缓说道:“道儿,我明日安排了一户世家小姐的相看,他们家门第清贵,与我们晏家很是相配。我与那位夫人交好,也觉得那姑娘温婉贤淑,十分适合你。我想着,能不能让你们见一面,看看有没有缘分。”
晏几道一听,心中一阵不快,但他还是努力控制住情绪,没有立刻反驳。他知道母亲在这件事上很是关心自已,这样生硬地拒绝只会让她伤心,于是他压下心中的烦躁,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母亲,我明日诗社有重要的事务,恐怕脱不开身,实在没时间。”
晏夫人听他这么说,脸上神色不变,却微微叹了一口气,眼中似有些无奈:“我知道你忙,可这婚事关系到你的将来,也关系到晏家。你诗社的事可以缓一缓,但婚事却是人生大事,不容耽搁。先见一见那位小姐,也许你会觉得她很好。”
晏几道眉头紧锁,沉默不语。他知道母亲说的没错,但他的心早已有了牵挂,又怎么能心无旁骛地去与别人相看?他心里想着兰舟,想着她那温柔的笑容和含蓄的眼神。每每想到此,他心中便如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无法自拔。他本想据理力争,却怕惹母亲不快,只好低声道:“母亲,我的事,我会自已做主。如今我诗社正是起步之时,实在没有精力分心去谈婚事。等一段时间,我会认真考虑。”
晏夫人见他这样说,脸上露出些许失望,却又不忍强逼自已的儿子,只好温言劝道:“道儿,我知道你心高志远,不愿被俗务牵绊。可总归人要成家立业,你若一直拖延,我这个做母亲的心里总是放不下。再说,这样好的机会,错过了怕是再难找到这么合适的人选。”
晏几道听着母亲的话,心里一阵酸涩,却又无法宣泄。屋里的烛光映照在他的脸上,半明半暗,他垂下眼帘,低声说:“母亲,我知道您是为我好。但婚姻大事,强求不得。我也不想耽误了别人,更不想让自已勉强。”
晏夫人叹息一声,沉默了片刻后,才缓缓开口:“道儿,你心里是不是还有她?”她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母亲独有的温柔和关切,望向晏几道的眼中似乎能看透一切。
晏几道心头一颤,不禁抬头看向母亲,眼神中带着些许挣扎。他不想否认,也不想说谎,但又害怕母亲听了会伤心。犹豫了片刻,他终于低声道:“是,母亲。儿子心里……确实还有她。我知道这份情或许无法成就,可我……还不想放弃。”
听到这话,晏夫人的神色微微变了变,随即她叹了一口气,伸手轻轻拍了拍晏几道的手背,道:“我明白了。既然如此,我也不逼你。只希望你自已能明白,这世上,有些事不能全凭感情。道儿,你终究是晏家的人,肩上也有责任,明白吗?”
“母亲,”晏几道语气坚定,“我从未忘记自已的责任。但请您给我一点时间,我一定会妥善处理好所有的事,不会让您失望。”
屋里再次安静下来,只有烛火在微微跳动,发出轻微的噼啪声。晏夫人望着眼前的儿子,那张熟悉的脸庞在烛光下显得格外坚定和执着。她忽然觉得自已在这个儿子面前,似乎是显得有些苍老了。
“好吧,”她最终轻声道,“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就再等等。希望你能早日理清自已的心绪,不要再让自已如此疲累。”
晏几道微微躬身,带着感激的笑意道:“多谢母亲成全。”
夜色如水,晏几道离开母亲的房间时,心里反而轻松了不少。他仰望夜空,那轮冷月高悬,似乎在默默注视着这世间的一切。他的心中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情感,忽然间,他轻声吟道: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他知道,这份心意纵然千难万阻,也不会轻易磨灭。即便世俗阻隔,他仍会坚持,哪怕要等上许久,也要在岁月中守护这一份真情。
想到兰舟,晏几道不由得嘴角微微上扬。她那温婉的笑容、低语的温柔,如同潺潺流水般在他心中流淌。这世间有太多无奈与妥协,唯有在她的身边,他才找到那份最真实的自已。
走到回廊尽头时,他停下脚步,抬头看向天空。月色如洗,银白的光辉洒满了大地,映照得树影斑驳、清幽宁静。晏几道忽然想到,或许兰舟此时也站在窗前望着这同一轮明月,心中是否也在想着自已?这个念头让他的心里一暖,似乎那些所有的烦恼与压力,都在这一刻被抚平。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他喃喃低语,仿佛在对着月亮诉说自已的心声。这句词在他心中已被念过无数次,那是他对兰舟深情的写照。纵然世事多变,身不由已,心意却永不改变。
晏几道忽然转身,快步走向秋水词社。他心中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把自已的情感化为笔下的词句,写下来,让这片夜色见证他的心意。
秋水词社依然灯火通明,诗社的学子们都未曾散去,有些人还在吟诵、抄录词句。晏几道推门而入,众人见到他,纷纷行礼,有人恭敬地问道:“晏公子,这么晚还来诗社,是有新词要赐教吗?”
晏几道微微一笑,道:“今夜心有所感,想写些词,烦请诸位静心少扰。”
众人听罢,不敢多言,纷纷退到一旁,只见晏几道径直走到书案前,提笔蘸墨,铺开白纸。在那一刻,他的心如同一泓清泉,沉静而澄澈。思绪汇聚于心尖,笔墨顺畅地流淌而出。
“夜凉如水,心如月。”他在心中默念着,每一笔每一画,仿佛都是在将兰舟的身影镌刻在心间。烛光跳动,映照在纸上,勾勒出他心中那份最柔软的情感。
“佳期如梦,君心几许,唯愿与卿共赏这人间清欢。”他写下最后一句,心头一阵释然。望着这纸上的词句,晏几道忽然觉得,哪怕是世俗的阻碍,时间的消磨,只要这一瞬的心意是真挚的,那么就已经足够了。
夜更深,晏几道在诗社忙碌,毫无倦意。与此同时,晏夫人房中的灯火也尚未熄灭,她端坐在床边,思索着晏几道的话。她心里明白,儿子对那位女子的感情非同一般,但这份感情是否真的可以无惧世俗的风雨?
晏夫人喃喃自语:“道儿,你这份心意,能坚持多久呢?我只是希望你幸福,但世事难料……”
她拿起桌上一封书信,那是那位世家小姐的家书,言辞恳切,颇有礼节。晏夫人知道,那家的小姐品貌端庄,家世显赫,与晏家可谓门当户对。她在心中做着抉择,思索着该如何去平衡儿子的心意与家族的责任。
“倚门望月,独自踌躇。夜凉如水,心冷如霜。”她心里默念着一句词,忽然有些心痛。身为母亲,她何尝不希望自已的儿子可以随心而为,只是世俗的枷锁,让她不得不多虑些。
晏几道终于写完了词,笔搁在一旁,整个人倚在椅背上,长舒了一口气。他拿起纸张,轻轻读出声:
“人道离愁恨几许,若许江南入梦中。”
他把这句词读得极为轻柔,仿佛怕惊扰了夜色中的月光。他的目光透过窗外,凝视着那轮圆月,心中默默祈愿,愿他的情意能穿越重重阻碍,到达兰舟的心里。
他在心里默默念道:兰舟,若有一日,你我能无惧世间流言,无视所有阻碍,肆意去爱,那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