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汴京城的街巷间弥漫着槐花的清香,微风拂过,带来了一丝凉意。秋水词社在一片期待中正式开张,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世家大族,还有众多达官显贵前来捧场。晏几道站在词社正门,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耳畔是众人谈笑风生的声音,目光中竟有些微的恍惚。人声鼎沸,喧闹非凡,而他的心却似乎终于有了一丝安定与温暖。
词社的正厅布置得雅致大方,四壁悬挂着晏几道精选的诗词雅集,还有几幅名家画作点缀其间。正中摆放着长案,案上摆满了各式文房雅器,墨香氤氲,令人心生愉悦。来客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或低声讨论,或放声朗诵,场面好不热闹。
叶少卿、赵明辉、苏子谦和李修远四人挤过人群,一见到晏几道便笑着上前行礼。叶少卿手中提着一个精致的锦盒,笑道:“晏兄,好生热闹啊!这汴京城中的文人墨客怕是都聚在这里了吧?”
“是啊,这可是咱们几位好友盼了多时的词社,今日终于开张营业,岂能错过?”苏子谦朗声笑道,双手一摊,“瞧瞧,我特地从扬州带回来的好墨,算是贺礼。晏兄可莫要嫌弃。”
赵明辉拍了拍晏几道的肩膀,笑道:“晏兄啊,今日这盛况,怕是要传遍整个汴京城了。可见你平日的诗名果然不虚。”
晏几道看着几位好友脸上真诚的笑容,心中感慨万千,连忙道:“多谢几位抬爱,今日若无你们在旁,恐怕我也无力支撑这秋水词社。幸得有你们作伴,才有此番盛景。”
李修远微微一笑,温和道:“晏兄不必客气,我们几位都是你的知已好友,自然要鼎力相助。更何况,这秋水词社可是汴京城的一处景观了。”
秋水词社的盛况在汴京城引起了轰动,几乎所有诗词爱好者都想来一探究竟。晏几道站在一旁,看着这些争相议论的文人墨客,眼中也闪过了一丝感慨。往日他只在醉花楼的喧嚣与纸醉金迷中浑浑噩噩地度日,似乎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而今,这词社的兴盛竟在他心中点燃了一丝久违的满足感。
叶少卿拍了拍他的肩膀,似是看出了他的心思,轻声笑道:“晏兄,这么多年来,怕是你第一次真心欢喜吧?”
晏几道苦笑了一声:“喜是有的,只是这心情,酸甜苦辣皆有。若兰舟能一同前来,便更好了。”
几位好友对视一眼,顿时沉默下来,不知如何接话。赵明辉叹了口气,道:“晏兄,得失皆随缘。今日如此热闹,你便不必多想了。”
晏几道微微点头,收拾心绪,转而笑道:“也罢,今日不谈那些陈年旧事。秋水词社既然开了头,便定要继续下去。我希望这里能成为文人墨客聚会之地,也能给汴京城增添一份清雅之气。”
苏子谦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晏兄果然高瞻远瞩。如今大家都在期待着几日后的诗词大会,我看这次定是场空前盛会。”
话音刚落,词社内突然传来了一阵清脆的琴声,众人纷纷安静下来,循声望去。原来是词社安排的女伶弹奏着一曲《凤栖梧》,旋律悠扬,带着淡淡的哀伤和婉转,让人不由得沉浸其中。晏几道心中一动,静静地聆听着,思绪却不由得飘向了远方。
他轻声吟道:“谁会凭栏意,早送东风归。可怜无数月华,独照离人泪。”语气中带着一丝悲凉,仿佛在自言自语,又似乎在诉说着心底的思念。
这时,李修远凑近低声问道:“晏兄,我听说这次的诗词大会,是你与宫中协办,可当真?”
晏几道回过神来,微微一笑,点头道:“确有此事,托了父亲的关系。宫中每年都会举办诗词大会,这次我便提议合办一场。这样一来,不仅能吸引更多有才之士,还能让大家有机会展示自已的才华。”
赵明辉忍不住拍手赞道:“妙极!这可真是个好主意。如此一来,诗词大家们也必定会倾力而为,届时大会上的佳作定会百花齐放!”
就在他们议论间,忽然听到门外一阵喧哗,似乎有几位贵客到来。晏几道顺着声音望去,只见几位身穿华贵衣袍的士人缓缓步入,气度不凡。为首的一人笑容满面,拱手道:“久闻秋水词社大名,今日特来拜访晏公子,不知可否叨扰?”
晏几道连忙迎上前,拱手还礼:“哪里的话,能有各位大驾光临,词社蓬荜生辉。请!”
待众人坐定,那位为首的士人继续道:“晏公子果然不负‘绝世才子’之名,此番开设词社实乃壮举。我们这些文人,平日虽爱好诗词,却苦无交流之地。今日能有此地聚首,皆因晏公子之力,实在令人敬佩。”
晏几道微微一笑:“各位客气了,晏某不过尽了一些绵薄之力。诗词乃世间至美,能有这么多同道中人一同分享,便是最大的欣慰。”
众人闻言,不由得纷纷点头称赞。随即,他们开始聊起了即将到来的诗词大会,各自提出了自已的想法与期待。有人提议题目应以自然景色为主,有人则认为应结合当下的时令风物,更有几位不乏奇思妙想,连晏几道听了也频频点头。
正讨论间,一名侍从走进来低声道:“晏公子,外面还有几位士人想要拜会,不知是否应允?”
晏几道笑道:“自然可以,让他们一并进来便是。今日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初学之人,皆是我秋水词社的贵客。”
那侍从应声而去,不久便领了几位文士进来。人群越来越多,大家互相介绍寒暄,交流诗词心得。秋水词社的正厅中,琴声、诗声、笑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满文雅气息的画面。
兰舟在清雅居中,正懒懒地倚在软榻上,刚闭上眼睛,要进入梦乡,这时,房门外传来了敲门声,随后绿萝轻声道:“小姐,我进来了。”得到允许后,她推门而入,脸上带着兴奋的笑意:“小姐,听说了吗?晏几道大人在城西开的诗社,叫秋水词社。我已经打听了。”
兰舟依旧神情淡然,眼睛未睁开,只是淡淡“嗯”了一声,仿佛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绿萝有些愣住了,没想到小姐如此冷淡:“小姐,听说这词社以后每年都会举办诗词大会,宫里的人也会来呢。大家都说,晏大人定是为了传播诗道,才开设了这么一个诗社……”
“是吗?”兰舟终于抬起头,目光平静,看了绿萝一眼,“这便是他一直想做的事吧,以后不要过多关注他的事了,与我们无关。”
而此时的秋水词社,热闹依旧,文人雅士们的身影来来往往,构成了一幅繁华又诗意的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