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逆子,浑身上下都是反骨
大明:逆子,浑身上下都是反骨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明:逆子,浑身上下都是反骨 > 第55章 蒙元人

第55章 蒙元人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逆子,浑身上下都是反骨
作者:
昏昏沉沉浮浮
本章字数:
8738
更新时间:
2024-09-18

而后来,陕地一年绝收,想让崇祯皇帝,免除当年税赋,那位皇帝,回了两个字。

不许!

造成北方无力供应,最后,陕甘等地,义军蜂拥而起。

明朝也随之灭亡在了历史当中。

当然了,明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并不只有这一个。

“你说这些,有什么用处?难不成,这些东西,就能够打垮蒙元不成?”

朱标看着自己的这个弟弟,好奇的问道,他看过不少的书,对于弟弟提出来的东西,倒是第一次听闻。

老朱也是一脸的严肃,对于朱樉的话,他是不认同的。

毕竟,自己作为大明王朝的开创者,对蒙元人,他还是很清楚的,打蛇不死,必受其害,这时候,自己的这个儿子。

却说,让自己放一放,这怎么放,到时候,蒙元人,要是打回来,怎么办?

“哈哈哈,不错,大哥,你真聪明。”

朱樉笑着说道。

“大兄可知道,当年,北宋王朝和辽国签订的檀渊之盟?到底是宋人吃亏,还是辽人吃亏呢?”

朱樉的话,让朱元璋和朱标,都看傻子一样,看着朱樉。

两个人,都是读过书的,自然也很清楚,当年北宋和辽国之间的那次战争的。

这一次的战争,可以说,是宋王朝屈辱的开始。

宋辽两国,签订盟约,每年,宋朝要交给辽人10万两白银,绢20万匹。

尊重辽国的皇帝为哥哥。

傻子都知道,这宋朝,肯定是吃亏的那一方。

辽国,是胜利的那一方。

“自然是辽国占据了大便宜的,毕竟,每年得到十万两白银,绢20万匹,这可不是小数目。

最为重要的是,宋人的尊严,却是丢失殆尽了。”

朱标开口说道,而朱元璋也点了点头,对自己大儿子的话,是非常认同的。

这事儿,绝对是宋人吃了大亏了。

“哈哈,确实,表面上看,宋人确实是吃亏了,但是,十万两白银,20万匹绢布,对宋朝来说,并不是很多。

每年宋朝的岁入,数千万贯,最多的时候,是1.6亿贯。

这些东西,对于宋朝来说,是很轻松,就能够拿出来的。

而且,宋人和辽人开放互市。

辽人用自己的牛羊等牲畜,换取日常所需要的盐铁,而那些权贵,用钱财,去换取宋人的瓷器,丝绸,茶叶等等。

结果,到最后,宋朝岁入的钱财,不仅被赚了回来,每年,辽人还要花大量的钱财,去购买宋朝那些奢侈品。

而后来萧太后发现,这根本就是亏本的买卖,也就不要这些岁贡了。”

朱樉开口说道。

让朱元璋愣住了,他看过史书,自然是很清楚,宋人和辽人檀渊之盟的,然而,却是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有这么一回事儿?

如果自己儿子说的是真的,那岂不是说,宋人这个朝贡,并没有吃亏,反而还占了便宜?

“你的意思是,宋人还占了便宜?”

朱元璋眯着眼睛,看着自己的这个儿子,他倒是想知道,这个儿子,到底是怎么想的,呵呵,给人家朝贡,还占了便宜。

这脑子,到底是怎么想的。

“呵呵,如果抛开面子,单单这个问题,其实,宋朝并没有吃什么亏,相反,还占了不少的便宜。

双方爆发的战场,是在河南地区,乃是宋朝经济繁华之地,一旦陷入战乱,这些地区,就会被打烂。

到时候,宋人就不仅仅是丢了钱的问题了。

看舆图,我们能够看到,东京汴梁,就在这里,若是战败,汴京,肯定是留不下的。

那样,会损失多少钱?”

朱樉直接提出了本质上的问题。

宋朝因为历史原因,北方重镇,都被辽人掌控。

而他们又把都城,建立在汴梁,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一旦被辽人突破,到时候,就不是一句朝贡,能够解决的问题了。

“而我大明不同,幽云十六州已经被我们拿回,在这些地区。

我们现在,没有必要,着急发动对蒙元余部的攻击。

在我们攻击蒙元的时候,不仅仅要准备大量的粮草,马匹。

而且,一旦蒙元人逃跑,我们根本就找不到对方。

若是对方在草原深处决战,数千里的土地,一旦对方拖着我们,到时候,我们的补给线,就会无限拉长。

粮草出现问题,数万,甚至十多万,几十万军队,就会被敌人抓住机会。

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

我们只要据险而守,前期,围困蒙元,让他们得不到盐铁补给,这样一来,

想要盐铁,每次,战争就必须有他们挑起来。

我们守备险要,到时候,如何决战,就是我们说了算了。”

朱樉开口说道,对于明王朝早期的事情,他还是有些不舒服的。

这位老爹,还有弟弟,真是不遗余力,打击蒙元,最后,结果如何呢?

明朝初期,数十年之中,大军北伐,一直都在为粮草而发愁,尤其是朱棣北征。

基本上,相当于是举国之力了。

大军占据了大片草原,有什么用呢?

稍稍不注意,蒙元军队,就会快速的发生叛乱。

而到时候,还是要让大部队去北伐,这样的战争,一次接着一次的来。

蒙元人被消灭了吗?

没有。

蒙元人屈服了吗?

也没有。

那么,这些战争,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有什么意义呢?

没有太大的意义,只不过,名义上好听罢了。

朱元璋脸色阴沉,北伐战略,乃是他和无数人,一起定制的,结果,到了自己的这个儿子嘴里,却变成了没有用处的事情。

就好像是,最在意的事情,被人各种贬低。

而这位,还不是普通人,而是天子。

天子最在意的是什么,脸面。

这位老朱皇帝,自然也不例外。

“放屁,你的意思是,咱这北伐,就是无用功喽?我大明军队,数十万大军,北伐草原,就是笑话喽?”

朱元璋愤怒的咆哮道。

此刻,他对自己的这个儿子,已经愤怒到了极致。

若不是,这个蠢货,是自己的儿子,他甚至都想直接拖出去砍了。

作实不为人子!

朱樉看着这个愤怒的父亲,他倒是没有在意。

不管如何,自己这个亲爸爸,总不能因为一句话,直接砍了自己。

草原,其实一直以来,都是中原王朝的心病。

不管是秦汉,还是隋唐。

只要草原崛起,边境,就不安稳。

宋明,更是不胜其扰,基本上,就没有消停过。

两宋,更是直接被异族灭国。

而纵观历史,满清对于草原的政策,其实是最可取的。

首先,将蒙元部落固定,不让他们整天到处放牧,划分牧场。

将草原分成无数个旗,不许其发生大规模冲突,也不许吞并其他部落。

这样,就有利的分散了草原各部落,不会有大的部落,出现在草原上。

一旦出现,就大兵征讨,直接将大部落,彻底打垮。

将其部落肢解,让其他部落知道,背叛的下场。

比如准格尔儿,大小和卓,都是被打垮。

然后,肢解这些部落,内迁人口。

而东北地区,被空闲了出来,不许任何草原部落进入,切断了其进跟外界的联系。

而草原地区,向来缺盐铁,中原用盐铁,换取战马,牛羊。

这样一来,双方都得到了实惠。

草原贵族,得到了应有的享受,也就不愿意起兵造反了。

事实上,直到清朝晚期,草原骑兵,还是他们部队之中的主力。

至于造反的部落,却是少之又少。

更有才的是,将喇嘛,引入草原,本来,草原人,就信奉佛教。

结果草原上,到处都是寺庙,僧侣不事生产,也不能成婚。

给社会,造成了非常大的负担。

人口,自然就限制在了一定程度上了。

这样一来,想反,也没有那个实力了。

当然了,具体的措施有很多。

很多人,只看到了清朝用几十位公主和亲,其实,满蒙联姻,在入关之前,就一直存在,这样的方式,并不是打不过对方,跟对方和亲。

也没有什么颜面问题,不管是那位被称颂了无数年的孝庄皇后,还是很多大清朝的妃子,皇后,都是草原女人。

双方之间,在不曾入关的时候,就是亲戚。

这就好像是,母亲是草原人,父亲是汉人,总不能说,这个人就不是人了吧。

若是真的爆发了战争,到时候,就不是几个人,能够解决的了。

明朝中后期,其实是可以完全解决蒙元问题的,那个时候,鞑靼内外交困,当时的明朝,是可以将草原问题,彻底解决的。

可惜,当时的统治者,根本就看不到草原的重要性。

根本就没有一个,把目光看向那里的。

最后,便宜了清朝,直接统一了草原,对北方形成了包围。

朱樉是不可能把这些东西,说给这位老爹的。

总不能说,未来,大明王朝最后,被一些野人,打得丢盔弃甲,最后,被一群农民义军,给彻底毁灭了吧?

那样,估计自己老爹,肯定会已经自己得了精神病。

不过,在这个瞬间,他忽然有了一种想法。

就是,要改变这个大明王朝。

在后世,提及大明的时候,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样的大明,让人敬仰。

让人为之惊叹。

然而,大明王朝,却并不是如同史书所写的那样。

除了老朱和自己的那个弟弟时代,其他时代,过的都是非常憋屈的。

南越反复叛乱,后来,彻底独立出去。

海上,倭寇频繁入侵东南地区。

西南,少数民族,和汉家的矛盾,经常爆发战争。

而北方,边境稳定的时间,也不是很久,蒙元,女真,这些部落,有点实力了,就对北方边境,各种侵袭。

既然来到这里了,就应该改变这个世界,让自己,彻底的融入进来。

“父皇,若是不信,儿臣今日,倒是可以预料一下,此刻,我军已经拿下甘陕地区,而甘地此刻,距离中心偏远。

尤其是兰州地区,更是突出甚远,若是蒙元攻击,定然会攻击我兰州,到时候,不知道父皇是救,还是不救呢?”

朱樉忽然开口,让朱元璋,冷静了下来,作为开国皇帝,此刻虽然被胜利。

冲昏了头脑,却也不是个傻子。

听到了自己儿子的话,他忽然看向了地图,就发现,兰州等地,确实是突入蒙元之中,一旦蒙元人,忽然发动攻击,定然会对兰州,造成非常大的损失。

到时候,恐怕自己,肯定是要增援的。

“自然是要救的。”

朱元璋冷声说道。

“若是救,我军千里驰援,蒙元人,却可以从容调整兵力,到时候围点打援,解决我援军,不知道父皇,要如何继续下去呢?”

朱樉直接把王保保曾经用过的战术,说了出来。

直接让朱元璋惊住了。

是的,他并没有想到,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之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今年六月,王保保在宁夏声援守护庆阳的元将张良臣,但其所派的几个探子被明军抓住处死,所派将领韩扎儿在攻占原州后又被明军赶走。

八月,王保保移向永昌支援庆阳,但庆阳在不久后被明军攻克。

同年十二月,王保保带兵包围了明将张温据守的兰州。

明军派出的援军被扩廓帖木儿全歼,援军将领于光也被杀害。

此刻,已经是十月,若是不及时处理,这些问题,恐怕到时候,这次惨败,还会发生。

而此刻,他对于蒙元军队,还是有些轻视的。

“哼,不过是你一人之言罢了,黄口小儿,懂什么军事,难不成,那么多的沙场老将,都不如你不成?”

朱元璋后怕之后,却是忽然醒悟过来,自己这个儿子。

不过是个不学无术之辈,这时候,忽然跟自己说这样的话,也不过是他的预测罢了。

蒙元人,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本领,要是有这样的能力,当初,也不会被赶出中原了。

他这个时候,更加相信的是,自己的将领。

这些将军,是跟着自己东征西讨,打下诺大江山的人。

而这个儿子嘛。

呵呵。

罢了,还是老老实实的去说什么书去吧。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