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逆子,浑身上下都是反骨
大明:逆子,浑身上下都是反骨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明:逆子,浑身上下都是反骨 > 第37章 滔天大火

第37章 滔天大火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逆子,浑身上下都是反骨
作者:
昏昏沉沉浮浮
本章字数:
9912
更新时间:
2024-09-18

耿炳文连忙问道。

“回…回禀将军,东北方向出现滔天大火。”

耿炳文听到后,连忙冲出帐外。

登上瞭望塔。

向东北方向看去。

一切确如手下所言,东北方向确实有着滔天大祸。

一时间耿炳文心中疑惑起来。

这东北方向为何突然会起这么大火?

随之便问道:

“外面的元轻骑,是否还在?”

听到问话,将领说道:

“还在外面,他们应该是被下了死命令。”

此言确实不假。

这五千人围困蓝玉部,确实是扩廓帖木儿下的死命令。

在他的眼中,蓝玉部是他的筹码。

无论如何,都要守住这个筹码。

所以这五千人,怎么样都不能动。

这一下子,让耿炳文的心中更加疑惑了。

这起火的地方,明显距离此地不过五里的距离。

难道是大明派人来救自己了?

可若是这样,怎么会将战场设置在那边?

举他在瞭望塔观察发现,那一地域四处无遮无拦。

极其立于骑兵的发挥。

而北元轻骑,最擅长的就是在草原上打骑战。

这一切完全不符合,战场的规律。

而且以耿炳文对于徐达的了解,根本就不会犯这种攻敌优点的事。

而且据他所指,徐达的中军只有五万啊。

自己和蓝玉已经分走了一万,也就是说徐达的中军便只有四万了。

四万骑兵,对上时代在草原上生存的北元精锐骑兵。

这跟送死没什么区别。

要知道大明最大的优势,便是步卒与骑兵配合作战。

单独的骑兵作战,与北元的精锐铁骑想比。

虽然耿炳文不愿承认,但事实就是如此。

那就是大明的骑兵作战能力,相比于北元确实差了许多。

难道徐达为了救自己,犯了傻?

耿炳文想到。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徐达何等人物,大明军神。

经历过无数大小战争,从未经历过败仗。

不可能犯这种兵家大忌!

那若非如此,那便只有一种可能性了。

那便就是徐达将奇兵营派出来了。

若是如此,那这样的场景。

估计奇兵营的形势不太好啊。

五千对上五万元军精锐的骑兵。

哪怕奇兵营是我大明的精锐。

那也是五千对上五万啊!

几乎不可能会成功。

至于是不是朱亮祖率领奇兵营袭营。

这种事他想都没想,就否决了。

毕竟五千奇兵营,在草原上想要偷袭元兵的大营。

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扩廓帖木儿本就抱着,围点打援的战略来的。

怎么可能会不在外围,布置大量的斥候。

要知道现在大明,是在北元的势力范围之内。

草原上的每一户人家,都是北元的眼线。

这也是大明在草原上,占劣势的原因。

所以奇兵营的五千人根本就不可能,隐藏下自己并且能接近北元大营。

至于小股部队隐藏下来,去偷袭北元大营。

耿炳文更是想都没往那方面想!

开什么玩笑。

五千人去袭营都不可能打的赢。

派小部队去袭营,那跟找死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而且多小的部队,可以不被发现?

除非是百人小队。

但派出百人小队,渗透进来。

根本就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啊!

百人的队伍,扔进五万人的军营里。

估计连水花都溅不起来!

那这也不对,那也不可能!

这东北五里处,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啊?

难道真的是徐达,为了救自己,率领四万中军陷入到扩廓的陷阱中了?

若是这样,那自己与蓝玉,就与徐达一起成为了整个北伐失败的罪人了。

若是真的是这样,那此后数十年。

大明都没有再次北伐的能力了。

若是这样,自己就成了大明历史上最大的罪人了。

耿炳文这般想着,心中极其焦急。

但此刻他也知道,自己不仅帮助不了五里处的战友。

就是想去探查那里的情况,都不可能!

就在这时。

“报!”

……

“报!”

……

听到这一声音,耿炳文的心顿时提了起来。

难道是元军不再围困,进行总攻了?

若是这样的话,那估计自己以及这数千大明士卒,性命将要不保。

他很清楚自己这不到五千的士兵,还有很多的伤兵。

想要抵抗五万人的进攻,还是这种几乎没有任何防御措施的山寨。

不用五万人,就围困他们的五千人,就能将他们全部歼灭。

耿炳文知道,现在大明的士卒们,经过长久的防御。

已经精疲力尽了。

现在的他们,无非强弩之末!

正在耿炳文沉思之时,一名士兵连忙已经进到大营中。

“快快禀报,是不是元军又发起进攻了?”

耿炳文连忙问道。

“回…回禀将军,东北方向出现滔天大火。”

耿炳文听到后,连忙冲出帐外。

登上瞭望塔。

向东北方向看去。

一切确如手下所言,东北方向确实有着滔天大祸。

一时间耿炳文心中疑惑起来。

这东北方向为何突然会起这么大火?

随之便问道:

“外面的元轻骑,是否还在?”

听到问话,将领说道:

“还在外面,他们应该是被下了死命令。”

此言确实不假。

这五千人围困蓝玉部,确实是扩廓帖木儿下的死命令。

在他的眼中,蓝玉部是他的筹码。

无论如何,都要守住这个筹码。

所以这五千人,怎么样都不能动。

这一下子,让耿炳文的心中更加疑惑了。

这起火的地方,明显距离此地不过五里的距离。

难道是大明派人来救自己了?

可若是这样,怎么会将战场设置在那边?

举他在瞭望塔观察发现,那一地域四处无遮无拦。

极其立于骑兵的发挥。

而北元轻骑,最擅长的就是在草原上打骑战。

这一切完全不符合,战场的规律。

而且以耿炳文对于徐达的了解,根本就不会犯这种攻敌优点的事。

而且据他所指,徐达的中军只有五万啊。

自己和蓝玉已经分走了一万,也就是说徐达的中军便只有四万了。

四万骑兵,对上时代在草原上生存的北元精锐骑兵。

这跟送死没什么区别。

要知道大明最大的优势,便是步卒与骑兵配合作战。

单独的骑兵作战,与北元的精锐铁骑想比。

虽然耿炳文不愿承认,但事实就是如此。

那就是大明的骑兵作战能力,相比于北元确实差了许多。

难道徐达为了救自己,犯了傻?

耿炳文想到。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徐达何等人物,大明军神。

经历过无数大小战争,从未经历过败仗。

不可能犯这种兵家大忌!

那若非如此,那便只有一种可能性了。

那便就是徐达将奇兵营派出来了。

若是如此,那这样的场景。

估计奇兵营的形势不太好啊。

五千对上五万元军精锐的骑兵。

哪怕奇兵营是我大明的精锐。

那也是五千对上五万啊!

几乎不可能会成功。

至于是不是朱亮祖率领奇兵营袭营。

这种事他想都没想,就否决了。

毕竟五千奇兵营,在草原上想要偷袭元兵的大营。

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扩廓帖木儿本就抱着,围点打援的战略来的。

怎么可能会不在外围,布置大量的斥候。

要知道现在大明,是在北元的势力范围之内。

草原上的每一户人家,都是北元的眼线。

这也是大明在草原上,占劣势的原因。

所以奇兵营的五千人根本就不可能,隐藏下自己并且能接近北元大营。

至于小股部队隐藏下来,去偷袭北元大营。

耿炳文更是想都没往那方面想!

开什么玩笑。

五千人去袭营都不可能打的赢。

派小部队去袭营,那跟找死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而且多小的部队,可以不被发现?

除非是百人小队。

但派出百人小队,渗透进来。

根本就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啊!

百人的队伍,扔进五万人的军营里。

估计连水花都溅不起来!

那这也不对,那也不可能!

这东北五里处,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啊?

难道真的是徐达,为了救自己,率领四万中军陷入到扩廓的陷阱中了?

若是这样,那自己与蓝玉,就与徐达一起成为了整个北伐失败的罪人了。

若是真的是这样,那此后数十年。

大明都没有再次北伐的能力了。

若是这样,自己就成了大明历史上最大的罪人了。

耿炳文这般想着,心中极其焦急。

但此刻他也知道,自己不仅帮助不了五里处的战友。

就是想去探查那里的情况,都不可能!

就在这时。

“报!”

……

大明!

金陵紫禁城。

午门外,大明帝国的文臣武将早已守候在此。

“呜!”

“呜!”

“呜!”

号角声响彻紫禁城!

“啪!”

“啪!”

“啪!”

三声净鞭响!

皇帝临朝!

宣政殿上,文武百官分列朝班。

上方的龙椅上,一身穿明黄色的龙袍,头戴玉冕的男子,正坐在上面。

十二串玉珠自玉冕上垂下,遮住了他的面容,看不到他的喜怒哀乐。

此人便是,大明帝国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文武百官,分列下方。

尽皆提心吊胆,一举一动,无不小心翼翼。

生怕弄出一丝声响。

唯恐惊扰了皇帝陛下。

惹来帝威震怒。

文武百官三拜帝王: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

朱元璋坐在龙椅宝座之上,俯视着满朝文武。

那一瞬间,宛若将苍穹攥于鼓掌之中。

“众爱卿平身!“

朱元璋威严的话音刚落,一声悲呼已经响彻大殿。

“陛下,陛下啊!”

“救救蓝玉将军吧!”

一名大臣不顾朝堂威仪,抢身而出。

此人一出来,朱元璋的脸色顿时起了变化。

对于此人,朱元璋是知道的。

这是蓝玉数百义子中的一位。

对于蓝玉的义子,朱元璋也都不知道是什么名字。

这并非朱元璋不愿知道。

而是知道也没用。

蓝玉的这帮义子们,基本上只会听蓝玉一人的号令。

为此朱元璋也颇为不喜,若不是看在蓝玉是大儿媳的妻舅。

仅此一点,这蓝玉也留不得。

朱元璋对于朱标极其爱护,已经认定了朱标太子的身份。

哪怕最近老二的表现,极其优异。

也没有动摇他的心。

这也是因为,朱标实在太适合治理朝政了。

宽通平易之政,已经深入了他的内心。

这等施政原则,对于之后大明恢复生机是极其适合的。

而老二虽然表现优异,但他终究未次子。

嫡长子继位,是自古传下来的传统。

朱元璋心中对此,坚定不移的相信以及实行。

所以他留下了蓝玉。

不仅如此,朱元璋对于太子党在朝堂上拉帮结派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因为那些人虽然拉帮结派,但心中却一直效忠他朱元璋和太子朱标。

不然朱元璋,也不会留他们!

但蓝玉的义子们,确实也让他颇为不喜。

只是这般扰乱朝堂,若不给点教训,怎能行?

一边的太监,对于朱元璋极其的了解。

自然能够看出朱元璋的意思。

“扰乱朝堂圣地,拖出去仗打五十!”

连忙喝道。

龙椅左下方站着的朱标,本就性情宽厚。

怎能见自己妻舅的手下,被仗打五十。

连忙出声道:

“启禀父皇,这蓝白燕也是着急救蓝玉将军,而不顾朝堂威仪。”

“还请看待其一片忠心的份上,绕过他吧。”

听到朱标的声音,朱元璋心中涌上一些不喜。

自己的这个大儿子,哪里都好。

就是太过仁厚老实!

有的时候,甚至可以因此与自己意见相左。

“念在太子为你求情,仗打二十。”

听到这话,朱标还想再说。

立即便被朱元璋的眼神制止了。

“启禀陛下,这蓝玉将军迟迟不救,对于我军将士的信心,打击太大了。”

一名将领走出,跪拜道。

随之又有另外一人走出队列,跪拜道:

“启禀陛下,这蓝玉不救出来,那北元扩廓帖木儿,便可一直以此为饵,攻杀我大明援军啊。”

这个道理,朱元璋如何不知。

“朱亮祖的奇兵营,现在到哪了?”

对于朱亮祖的奇兵营,奔袭救援蓝玉的战术,是他与徐达一起订下的。

“回禀陛下,朱将军距离中军还有不到十里。”

下方一个将领说道。

“还有十里?奇兵营何时变得这么慢了?”

朱元璋低喝道。

“启禀陛下,微臣得到一个消息。”

“朱将军,在出发之前,已经派出一个百人小队,先行出发。”

听到这个话,朱元璋心中颇为疑惑。

百人小队有什么作用?

朱标听到后,心中同样疑惑,连忙问道:

“朱亮祖是否上报,先行派出百人小队的目的?”

“回禀太子,说是百人小队请愿,先行去探查北元的虚实。”

听到此话,朱元璋心中冷哼。

对于这种鬼话,朱元璋自然是不信的。

想必那百人小队,便是新兵营里那天的新兵所带的新兵吧。

这朱亮祖现在越来越不像话了。

竟然只是因为妒忌麾下,便派其去送死。

还说人家是主动请愿。

还有人主动情愿去送死的?

百人小队,深入五万人的势力范围内。

还是在敌人的阵地里。

这跟找死没什么区别!

但现在正在北伐最关键的时刻,而朱亮祖又身但重任。

不可在这个时候敲打。

“传令朱亮祖,直奔蓝玉部,想尽办法将蓝玉救出。”

朱元璋低声喝道。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