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70年代,从北大荒知青开始
重生70年代,从北大荒知青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重生70年代,从北大荒知青开始 > 第31章 工作落实了

第31章 工作落实了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70年代,从北大荒知青开始
作者:
姗姗来迟啦
本章字数:
4480
更新时间:
2024-08-01

说起鞋子,徐谨言现在穿的,还是老式棉鞋。

说起来是个黑面白底的,但穿的久了,早就成全黑的了。

而且,鞋底也磨得不成样了。

要不是鞋面还算厚实,说不定,都已经露脚趾头了。

理发店几步路外,就有一个百货门市。

进去看了一下,果然有皮鞋在卖。

而且款式还有好几种。

甚至还有加了羊毛的,不过价格嘛,也很美丽。

只是,这年头,买鞋,也是需要鞋票的。

徐谨言没有。

不过他肯定不会被这点小事难住。

在小声询问了几个售货员后,花了2元钱,就买了一张鞋票。

然后花了9块6毛5,买了一双加了羊毛的765皮鞋。

765皮鞋,之所以被称呼为765,是因为他的价格,全国统一,都是7块6毛5。

不过加了羊毛的嘛,自然要贵上2块钱了。

除了皮鞋之外,还买了两套新的内衣内裤。

这还是好说歹说,用粮票抵的布票。

是的,这年头,某些票是可以互换着用的。

尤其是像全国通用的粮票,还是很紧俏的。

当然,不能被人发现和知道。

出了门,徐谨言就将那双已经不能再穿的棉鞋,丢到了垃圾桶里。

至于那件棉袄和棉裤,他也不打算要了。

那棉袄和棉裤,是父亲穿过好几年的,后来哥哥也穿了几年。

最后在徐谨言去北大荒的时候,传递到了他这里。

早已经超期服役好多年了。

既然现在有了新衣服,自然也不用在凑合了。

等回到招待所的时候,前台的工作人员喊住了徐谨言。

说刚才有人过来找他,不过因为他不在,来人留了个电话号码就走了。

招待所就有电话,不过现在的电话费,还是很贵的。

通话时间一分钟一毛钱,拨号费一毛钱。

一般人要是没点什么急事和大事,还轻易不怎么打电话。

按照纸条上的号码拨通之后。

接电话的,居然是李婉瑜。

“你的工作单位,已经找好了,是西城区的区文化馆。

你的介绍信,明天就能开好,你是过来拿,还是给你送过去?”

电话里,李婉瑜的声音,没有任何感情,听起来有些陌生。

“能送过来吗?”

徐谨言自然听的出来,李婉瑜其实并不太想见他。

“可以,那明天就让我父亲的警卫员,给你送过去。

正好后天是周一,你可以直接单位报到。

户口这边正在办,回头办好了,我再通知你。”

话音刚落,电话就被挂断了。

似乎一句话也不愿意多说,也许,是为了给徐谨言省点电话费吧。

徐谨言摇了摇头,自嘲的笑了笑。

上楼把内衣内裤换成了新的。

然后把自已不再需要的衣服,都打包起来,然后扔掉。

只剩下一些还能穿的。

忙完这一切后,躺在床上,徐谨言有些发愁。

文化馆,到底是干什么的?

穿越前,他就没听说过有这么个单位。

如今没有手机和网络,也无从查询。

找人问吧,又不知道去问谁。

想着想着,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李婉瑜只是说明天送过来,可明天什么时候送,没有说。

自已却跟王老爷子约好一大早钓鱼来着,这不是冲突了吗?

万一要是为了等介绍信,让人家王老爷子误会,多不好。

可是,自已也没有人家王老爷子的联系方式。

哎,只能到时候再说了。

说时迟,那时快。

很快,第二天上午,在招待所里无所事事的徐谨言,听到了敲门声。

“您好,我是李部的警卫员,这是给您送的介绍信。”

一个身穿军装,看起来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子,递过来了一个信封。

“谢谢,还有什么话要带给我的吗?”

徐谨言接过,问了一句。

“让您明天早上9点前,去找刘馆长报到。别的没了。”

说完,警卫员敬了个礼,转身就走了。

徐谨言看了一下,信封没有封口,抽出来看了一眼。

就是一封普通的工作介绍信,要求区文化馆接收并安排工作。

落款是文化部办公厅。

收好介绍信后,徐谨言关上门,打算去公园找王老爷子问问。

“你小子,昨天我怎么跟你说的来着!”

果然,徐谨言还没走到跟前,就被已经等的不耐烦的王老爷子直接喷了一脸。

“瞧您说的,我这不是有事儿嘛。”

徐谨言将安排工作的事情,说了一遍。

“区文化馆啊?到也是个好单位。

平日里,比较清闲。

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需要组织一些文艺表演和节目。

然后就是,组织一下群众,参与一些文化类的学习工作。

主要就是丰富群众们的日常生活里的精神需求。”

王老爷子沉吟片刻后,简单解释了一下文化馆的工作范畴。

“鱼!鱼咬钩了!”

老爷子刚说完,浮标就动了,徐谨言赶紧提醒。

“要不怎么说你小子是我的福星呢。

今儿坐了半个上午了,毛都没见一根。

你一来,我就有鱼了。”

王老爷子上辈子肯定是属猫的,一看到鱼,就开心的跟个孩子一样。

“说起来,我对文化这类,完全不懂啊?

不会弹琴,唱歌跑调,下棋什么的,也不懂。

去文化馆,能做点什么啊?”

看老爷子开心,徐谨言又赶紧问了一下他关心的问题。

“你问我,我问谁去?

该头疼的是你那馆长,这事儿啊,让他发愁去。”

王老爷子再次甩杆,眼巴巴的等着下一条鱼。

“那明天就是周一了,我得去单位报到。

以后,就没法陪您老钓鱼了啊。”

徐谨言一听,心说也是,自已操这心干嘛。

不过以后不能来的事,该说还得说。

“那也没多远,也就十几里地,你休息的时候,再过来呗。”

老爷子看了半天,见浮标没啥动静,摸了一支烟点上。

丝毫不考虑徐谨言的感受,直接提了一个无理的要求。

“瞧您老说的,十几里地,我这又没有自行车什么的。

难不成走过来啊?”

徐谨言哭笑不得,直接吐槽了一句。

“害,我当你说什么呢。

我正好有辆自行车,平时也不骑,你先骑走用好了。”

王老爷子吐了个烟圈,语气极为平淡。

似乎自行车就像个无关紧要的东西。

“别!那玩意可是一百多两百块的大件呢。

我捡点您家人不要的衣服,已经很不好意思了。

再用您自行车,这就说不过去了。

回头的吧,要不您给我留个地址,或者电话。

等我休假有时间了,跟您约钓鱼,您看成不。”

徐谨言赶紧摆手拒绝。

自行车在这年头,那可是贵重物品。

虽然比不上后世的奔驰宝马什么的。

可也跟十万左右的家用车,一个档次了。

正说着呢,浮标再次动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