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70年代,从北大荒知青开始
重生70年代,从北大荒知青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重生70年代,从北大荒知青开始 > 第245章 公派留学

第245章 公派留学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70年代,从北大荒知青开始
作者:
姗姗来迟啦
本章字数:
4528
更新时间:
2024-09-18

“目前这件事,是水木大学的刘校长跟希贤先生提的意见。

希贤先生和咱们校长也极为赞同这个想法。

至于去哪里,暂时还没有确定。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咱们燕大也会有相应的指标。

今天校长去参加会议的时候,希贤先生亲自表态,要马上推进这个项目。

作为咱们中文系的招牌,我肯定要问问你的想法。”

杨主任解释了一番后,才缓缓说出了事件的由来。

去的话,自已国内的这一摊子事儿怎么办?

两本书一个发了一个月,一个发了一周,版税还没拿到手里。

几年了,也没回家一趟,虽然这个家,是前身的家。

可往来了几封信,徐谨言对这个家,也充满了好感,挺想亲自去看看。

顺便出钱将家里的老院子给修一修。

更别提目前还在连载的亮剑和正在写的活着。

去的话,这一切基本上都要半途而废了。

不去吧,这么好的去看看世界机会,徐谨言要是拒绝了,怕不知道会后悔多久。

徐谨言顿时纠结了起来。

“我知道这个消息很震撼,你一时半会也无法决定。

这样好了,今天也不过是刚公开,距离推行,还有一阵子。

你还来得及考虑。

不过等文件下发到学校,你就得尽快给我一个结果才行。

要知道,这样的好事儿,可是抢破头的。”

看着面前纠结的徐谨言,杨主任知道这种事情,才20岁的徐谨言,肯定没有这么快就自已下决定。

起码要跟家人说一声,打个招呼吧。

毕竟,在国内上大学和去国外上大学是不一样的。

虽然国内再远,可也是一个电话,一张火车票就能联系到人,回到家的。

可去了国外,尤其是远渡重洋后,国际电话有多贵啊?

飞机票就更不用说了。

“不用想了,我参与!”

就当杨主任说完话后,徐谨言咬了咬嘴唇,当即抬起头坚定的看着面前的杨主任。

就像杨主任刚才说的,公派留学这种好事,在后世都是抢破头的。

更何况是如今。

78年作为公派留学的开端这件事情,徐谨言了解的并不多。

可他很清楚公派留学的含金量。

不管以后他是继续做文抄公也好,还是调转方向走仕途。

有了公派留学的背景,他这辈子只要不犯下原则性的错误。

那基本上可以说是铁饭碗抱到底都没问题。

虽然公家开的工资对他来说,不过是保底的保底。

可这份保底,也不是什么人随随便便就能拿得到的。

如今这好处都送到嘴边来了,自已要是再拒绝,徐谨言怕不是要后悔一辈子的。

“哦?这么快就想好了?

不跟家人沟通商量一下吗?

出国可不是小事,虽然没确定去哪儿,但怎么也有上万里了。

中途想回来,怕是难得很,你可得做好心理建设啊!”

杨主任看到徐谨言这么快就给了回应,心里也是有些吃惊。

距离上次公派留学,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

如今兔子的国际环境,还没有完全好转。

虽然各种苗头已经出现,未来的局势,会越来越宽松。

可国人这么多年的惯性思维,还是对国外充满了敌意和防备。

不由得,杨主任也有些语重心长。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徐谨言点点头,利弊已经考虑过了,明显利大于弊的事情,还想什么呢?

“哦?不愧是你,说话都这么特别。”

杨主任愣了一下,嘴里不停地在品味这句话。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一度在后世爆火。

虽然这句话是四十年后的,可放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这个场合,也再应景不过。

“行,既然你确定了,那抓紧时间跟家人说一下。

其他的该准备准备。

这边呢,有什么消息,我也会及时通知你。”

杨主任抽完了最后一口烟,将烟头按灭在搪瓷缸做成的烟灰缸里。

“好的,那您忙着。我等您消息。”

听到杨主任的话,徐谨言当即提出了告辞。

走出了杨主任的办公室,徐谨言站在二楼的走廊上。

抬头看着天上热辣辣的太阳。

上周刚连续下了三天的大雨,才凉爽了几天。

这温度就马上开始滚烫了起来。

可此时徐谨言的内心,更加的滚烫。

没想到啊,没想到,去年的这个时候,前身还在北大荒的田垄里修地球。

现在居然就要出国留学了。

这变化,就连徐谨言自已,都有些措手不及。

不过好在他已经是三十多岁的老油条了,心里马上平复了下来。

抬腿就向楼下走去。

既然要出国了,那么第一件事,自然是要跟家人说一下。

想起那至今还没亲自见过的家人,徐谨言之前一直有些忐忑。

不过出国也好,避免了尴尬。

但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

回到了教室后,看着紧张备考的同学们。

徐谨言的心中,却前所未有的放松。

抽出信封,先是给前身的父亲写了一封信。

讲述了最近自已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以及写的书已经发售。

然后提及到了母亲。

之前为什么家里有双职工,还需要徐谨言寄钱回去呢?

就是因为前身的母亲,生了病。

后来通过来信,徐谨言知道,前身的母亲,患上了乳腺癌和卵巢囊肿。

一度让宽裕的家庭,陷入了财政崩溃的程度。

不过好在虽然是重病,但也不是无法医治的绝症。

经过了手术后,前身的母亲身体逐渐康复了起来。

再加上前身的哥哥转正,工资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也不需要前身往家中寄钱。

年初的时候,父亲还提及哥哥有了对象,两家人已经正式见过了面。

婚期也跟之前提过的一样,定在了年底。

原本还说希望徐谨言能回家参加哥哥的婚礼。

现在看来,估计是没机会了。

所以为了补偿家人,加上前身所居住的那个小院子,也多年没有修缮过。

徐谨言在信中说他会给家中邮寄三千元,作为哥哥婚礼和家中修房子的费用。

这笔钱,是前阵子亮剑的稿费。

是的,后来亮剑的总字数,写到了三十六万,差点四十万字。

稿费,自然也就是三千六百多元。

扣掉给家人邮寄过去的钱,徐谨言给自已还留下了六百多元。

加上这几个月文化馆和文联给他还有稳定的工资,还掉之前从梁右那边借来的钱。

自已手上,还有七百多元。

虽然要出国,但徐谨言并不担心费用的问题。

既然是公派留学,那费用自然是国家会承担的。

可既然到了国外,徐谨言也并不打算抠抠搜搜的,虽然不知道目的地是哪里。

老话说的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不是?

徐谨言想了想,还是拨通了李婉瑜的电话。

是时候催一下自已的版税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