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70年代,从北大荒知青开始
重生70年代,从北大荒知青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重生70年代,从北大荒知青开始 > 第23章 高考开始

第23章 高考开始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70年代,从北大荒知青开始
作者:
姗姗来迟啦
本章字数:
4440
更新时间:
2024-08-01

自从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开后。

全体知青跟疯了一样,几乎快把整个大队翻了一遍。

任何只要是带字的东西,都不放过。

哪怕是一本新华字典。

之前徐谨言借来的几本书,自然是已经还回去了。

不过好在,他已经翻阅了好几遍。

内容也全都牢牢地印在了脑子里。

虽说秋雨已经逐渐停息,但大队里的工作,却彻底停摆了。

没有知青愿意再去干活了。

对于这种情理之中,意料之中的事情。

支书也并没有去强行改变。

按照往年的经验,11月中旬,黑省辽阔的大地上,就会迎来白皑皑的降雪。

就当今年10月下雪好了。

反正冬小麦,早就已经种好了。

粮食什么的,也都不缺。

唯一比较头疼的,就是白菜和土豆,准备的不太够。

不过好在,徐谨言之前抓的鱼,还有不少。

上次拉走了两大缸的鱼后,鱼塘里,还有一百多条活蹦乱跳的大肥鱼呢。

就算按照一天杀一条的节奏,也足够吃到明年开春了。

不过现在知青们都在奋发图强的临时抱佛脚。

还是很费脑子的。

作为大队的支书,自然也不愿扯后腿,落下话柄什么的。

每天的饭菜,都是足量供应,该给的油水,也是给的足足的。

毕竟,这里是北大荒,而且,大队里还养了40多头猪呢。

眼瞅着养了快一年了,上交公社一大半,队里怎么也能留下来5头吧。

掰着指头仔细算了算家当,虽然并不是很满意。

但支书也清楚,不能要求更多了。

距离高考的时间越来越近,大队里的气氛,也越来越紧张。

为了让大家能够多学习一些知识,老支书还组织了一次集体学习。

想让之前上过高中的知青们,都来讲讲课。

一开始,本意是好的。

但没想到,却没有一个人报名。

借口要么是自已学的不好,没资格讲。

有的呢,就干脆直接以别耽误自已学习时间,直接推辞了。

面对复杂的人心,老支书只是默默摇了摇头。

转过头,杀了一头最肥的猪。

加上公社发下来的白菜,给知青们提前包了一顿白菜肉馅儿的饺子。

吃完了饺子,就是高考的时间了。

12月7日。

今年的运气不错,黑省还没有迎来今年的第一场雪。

温度自然也没有低到无法接受的程度。

已经报考的知青们,早早聚集在木兰县的一所小学门口。

随着一声铃响,校门被打开。

知青们都拿着自已的准考证,进入了学校。

迎面而来,就是一面大大的黑板。

上面写着:热烈欢迎参加一九七七年度高考的战友们。

然后就是检查点,在一排课桌后面,站着学校的老师。

他们作为监考者,需要对考生们进行第一轮检查。

考生们都自觉的翻开了自已的口袋,表示除了钢笔和墨水之外,没有夹带任何纸张。

然后根据自已的准考证,走进教室。

每间教室,里面的看课桌,都是提前摆好的。

每人一张单独的课桌,每张课桌,都错开位置。

课桌的左上角,贴着一张写着号码的纸条。

徐谨言找到自已的位置,落座之后,才有闲心四处张望了一番。

与后世的教室并无差别,前后各一个大大的黑板。

黑板前方,摆着一张讲桌。

此时的讲桌上面,已经放好了厚厚一摞的白纸。

不知道是不是今天考试的试卷。

再看看四周,教室里被打扫的很干净,课桌的抽兜里,连个纸片都没有。

倒是课桌上,沟沟壑壑,一看就知道,是用铅笔刀,刻画了许多稀奇古怪的图案。

徐谨言皱起了眉头,这桌子都不平整,万一钢笔戳破了卷子,然后撒了墨,怎么办?

“老师!”

抬头对着站在门口负责监考的老师举了一下手。

“怎么了?”

听到呼喊的监考老师顿了一下,然后才反应过来,走到徐谨言面前。

“这桌子不平,写卷子的时候,漏了破了怎么办?”

徐谨言指了指桌子上画的小猫小狗等图案。

“对啊,我这桌子上也有。”

“我这桌子上还有个洞呢!”

听到徐谨言的抱怨后,其他来参加考试的考生们,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

毕竟是小学,小孩子们淘气,在书桌上涂涂画画,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今天可是高考啊。

“安静!等一下。”

监考老师也皱起了眉头。

与另外一名还在站门口检查准考证的监考老师低声沟通了一下后,快步离开。

“都不许说话,不许交头接耳!”

刚才在门口检查准考证的监考老师,探进来一个脑袋,大声喊了一句。

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这是大家等待了十年的机会,没有想因为破坏考场纪律,而被赶出去。

是的,考场里甚至能见到三十多岁的人。

跟徐谨言一样,才十几岁的考生,仅仅占了一半而已。

很多考生,都是看上去有二十多岁,三十多岁的模样。

没一会,刚才那名监考老师抱着厚厚一叠稿纸回来了。

走到考桌前,给每人发了几张。

“用这个草稿纸垫一下。

只发这一次,下次可没有了啊。”

发完,还不忘交代一句。

这些稿纸上面,画着红色道道的,抬头写着:木兰县建设小学专用稿纸。

虽然不多,只有寥寥几张,不过已经够用了。

看着要求被满足的考生们,端坐在位置上,等到考试的到来。

“老师,我尿急,能不能去趟厕所。”

不过马上,又有人举起了手,提出来新的要求。

“快去快回。”

穿着中山装的老师,眉头都快皱成川字型了。

不过还是点了点头。

看得出来,考生们都很紧张。

就在那名考生刚跑出去不到十秒钟。

学校的铃声响了。

教室里二十多名考生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

“先在左上角,把自已的准考证号写上。

记住,不许写名字,只能写准考证号,不能写名字!

写了名字的,这次考试成绩作废!”

监考老师一边发着试卷,一边提醒。

徐谨言也领到了自已的试卷。

果然,左上角写着:报名号_____________。

横线下面(不准填写姓名)。

然后是题号,一,二,总分。

下面是分数____ ____ ____。

再往下,是:哈省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文化考试

语文试卷(理科)

注意事项:略过,不看。

再往下,第一道大题,改错题。

一共四道,总分10分。

第二道大题,作文(90分)。

文题:一在沸腾的日子里 二谈青年时代(二题任选其一)

稳了!

徐谨言心头一动,提笔就写。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