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将拉开序幕。
会议散去,小张将厚厚的会议纪要整理妥当,小心翼翼地放在周副部长的办公桌上。
他知道,今天会议室里激烈的讨论和高涨的情绪,预示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即将到来。
而就在他转身准备离开之际,办公室的门却被猛地推开,一股带着军人特有的雷厉风行气息扑面而来。
来人正是总参装备部副部长石振宏,他身着笔挺的军装,肩章上的将星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他面色严肃,眼神锐利,仿佛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命令。
在他身后,还跟着几位同样身着军装的参谋人员。
“周部长!”石振宏没有丝毫客套,径直走到周副部长面前,声音洪亮:“我刚才听说了会议的内容,关于‘小灵通’技术,我们军方认为,必须优先装备部队!”
周副部长微微皱眉,示意小张先出去。
待办公室门关上,他才缓缓起身,走到会客沙发前,示意石振宏落座。
“石部长,请坐。我知道你们军方对这项技术很重视,但事情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石振宏却未坐下,他双手撑在桌沿,身体微微前倾,语气更加坚定:“周部长,这不是重视不重视的问题,这是关乎国家安全和未来战争模式的大问题!”
“你想想,如果我们的指挥员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无线通信,战场态势实时掌握,部队协同作战能力将提升多少?这简直就是一次革命!我们不能等,也不能拖!”
“石部长,我理解你的心情。”周副部长语气平静,但眼神中却透着一丝无奈:“但你也要理解工业生产的复杂性。这项技术虽然已经成熟,但那只是实验室里的成果,距离大规模量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甚至连生产线、原材料、零配件供应都还没有完全敲定,更别提培训工人、建立完善的售后体系了。”
“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困难!”石振宏挥了挥手,显得有些不耐烦:“我们军方可以提供人力、物力支持,甚至可以抽调部队的工程师参与生产!只要能尽快把‘小灵通’装备到部队,任何困难都不是问题!”
“石部长,你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周副部长叹了口气,语气也变得有些强硬起来:“这不是造几辆坦克、几架飞机那么简单。‘小灵通’的核心技术是微电子和通信,这需要极其精密的生产设备和高素质的技术工人。”
“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基础薄弱,很多关键设备和材料都需要从头开始摸索,甚至需要进口。这不是靠一腔热血就能解决的。”
“那你们就不能想办法吗?”石振宏的音量又提高了几分,他感到周副部长在推诿:“白杨同志能研究出这么先进的技术,难道就不能解决生产问题吗?”
“我们军方已经落后太多了,国际上那些强国,他们的通信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再不迎头赶上,将来在战场上,就可能吃大亏!”
“石部长,白杨同志的科研能力毋庸置疑,但他是搞科研的,不是搞生产的。”周副部长也有些火了,他拍了拍桌子,声音也变得洪亮起来:“而且,‘小灵通’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军事领域,它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你刚才在会议上也听到了,李司长、刘部长他们都看到了它在民用领域的巨大潜力!我们不能只顾着军方需求,而忽视了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
“国家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石振宏寸步不让,他指着窗外,语气激动:“没有强大的国防,一切发展都是空中楼阁!周部长,你难道不清楚,现在国际形势有多么复杂?我们周边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我们?如果我们的军队能够率先装备‘小灵通’,那将是对敌人最大的威慑!”
“威慑是建立在综合国力之上的!”周副部长也站了起来,与石振宏针锋相对:“经济发展了,国家富强了,国防自然会更强大!‘小灵通’在民用领域的普及,能带动多少产业发展?能解决多少就业问题?能提升多少社会效率?这些难道不是在为国防建设添砖加瓦吗?!”
两人你来我往,争执不下,办公室里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
石振宏坚持军方优先,认为这是刻不容缓的战略需求;
周副部长则强调全面发展,认为生产和普及需要统筹规划,不能顾此失彼。
他们的争论,从技术难度到战略意义,从生产周期到国家大局,几乎涵盖了所有方面。
“周部长,我今天来,就是代表军方,希望你能给个明确的答复!”石振宏最终将声音压低,但语气中的坚持却丝毫未减:“这项技术,我们军方势在必得!”
周副部长看着石振宏那双充满血丝的眼睛,知道他今天不达到目的,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火气,缓缓说道:“石部长,你这样逼我也没用。‘小灵通’的生产和推广,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
“而且,这项技术的具体细节,包括生产工艺、设备需求等等,你得去问白杨同志。他是这项技术的核心研发者,他最有发言权。”
听到“白杨同志”的名字,石振宏的眼神明显亮了一下。
他当然知道白杨,甚至可以说,整个军方,尤其是装备部,对白杨这个名字,简直是如雷贯耳。
“白杨同志?”石振宏的语气缓和了许多,带着一丝探询:“他现在在哪里?我可以直接去找他谈!”
周副部长见石振宏终于松了口,心头暗自松了口气。
他知道,白杨在军方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自从白杨在军工领域崭露头角以来,从“虎式坦克”的横空出世,到新体制雷达技术的突破,再到好几个型号战斗机的核心技术攻关,甚至包括正在生产的052D巡洋舰的诸多关键技术,无一不是出自白杨之手。
可以说,白杨凭借一己之力,推动了国家军工技术的飞速发展。
军方对白杨的尊重,甚至可以说到了近乎盲从的地步。
周副部长心里憋着一口气,他刚才和石振宏争得面红耳赤,结果石振宏一听到白杨的名字,态度立马就软了下来。
这让他这个堂堂的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感到有些憋屈。
“白杨同志就在白杨研究所,离这里不远。”周副部长无奈地指了指方向:“我可以带你过去。”
石振宏闻言,立刻点头:“那就麻烦周部长了!”
周副部长带着石振宏一行人,驱车来到了白杨研究所。
研究所的门卫见到周副部长的座驾,立刻敬礼放行。
车子直接开到了白杨的办公楼前。
白杨正在办公室里整理着“小灵通”的后续技术资料,桌上堆满了各种图纸和计算稿。
他刚刚结束了一场关于天线设计的小型研讨会,正准备稍作休息。
听到敲门声,他抬起头,看到周副部长带着石振宏站在门口,脸上露出一丝惊讶。
“周部长,石部长,稀客啊!”白杨起身相迎,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石振宏看到白杨,原本在周副部长办公室里的那股咄咄逼人的气势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快步上前,伸出双手紧紧握住白杨的手,脸上堆满了笑容,语气中带着一丝恳求和讨好:“白杨同志,久仰大名啊!不,应该说,您的大名我们军方可是如雷贯耳!国家军工的半壁江山,可都是您撑起来的!”
周副部长站在一旁,看着石振宏这判若两人的态度,心里简直是五味杂陈。
半个小时前,石振宏在他办公室里还是一副要掀桌子的架势,现在到了白杨面前,却变成了谦卑的求助者。
这种巨大的反差,让周副部长感到一阵憋屈,仿佛自己刚才的争吵都成了笑话。
他甚至能感觉到,石振宏看向白杨的眼神中,带着一种近乎崇拜的狂热。
白杨并没有察觉到周副部长内心的波澜,他只是礼貌地回握了石振宏的手,微笑着说:“石部长过奖了,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不不不,白杨同志,您可千万别谦虚!”石振宏连连摆手,语气更加热切:“这次来,我们军方是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您能帮我们解决一个燃眉之急!”
他将目光转向周副部长,又迅速转回白杨,语气变得更加郑重:“我们军方,希望能够优先装备‘小灵通’!这项技术对我们军队的意义,您是再清楚不过了!”
白杨听完,沉吟片刻。他当然知道“小灵通”对军队的重大意义,但他也深知,这项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生产,需要克服的困难绝非一朝一夕。
“石部长,我理解军方的迫切需求。”白杨语气平静而专业:“但‘小灵通’的生产,确实还需要一段时间。我们现在只是完成了工程样机的制造和测试,距离大规模量产,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石振宏的脸色有些焦急:“那大概需要多久?白杨同志,您给个准话,我们军方也好有个心理准备!”
白杨想了想,结合目前的研发进度和对生产工艺的预估,给出了一个相对保守但现实的答案:“如果一切顺利,生产线能够尽快搭建起来,并且原材料和零配件供应能够及时到位的话,大概……三到四个月,应该能够量产出第一批‘小灵通’。到时候,我们可以优先提供给军方进行试用,收集反馈,再进行后续的改进和推广。”
“三到四个月!”石振宏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这个时间比他预想的要短得多。
他原本以为,这种划时代的技术,至少也要一年半载才能看到量产的希望。
他激动地再次握住白杨的手:“太好了!白杨同志,您真是我们军方的及时雨啊!有您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
他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石振宏又和白杨寒暄了几句,表达了军方对白杨的感谢和敬意,然后便心满意足地告辞了,留下了一脸憋屈和不舒服的周副部长。
待石振宏一行人离开,周副部长才转过身,看着白杨,苦笑着摇了摇头:“你小子,在军方那里,面子可比我这个部长大多了。”
白杨只是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他知道,军方对他的信任,更多是源于他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技术突破。
“好了,言归正传。”周副部长收敛了笑容,脸色变得严肃起来:“既然军方那边已经给了你压力,我们现在就得抓紧时间,把‘小灵通’的生产计划敲定下来。今天会议上大家提了很多意见,但最核心的问题,还是生产。”
白杨点点头,示意周副部长坐下。
两人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相对而坐,桌上铺开了一张白纸,准备开始新的讨论。
“首先,生产厂家。”周副部长率先开口,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我们第一机械工业部下属的工厂不少,但能承担‘小灵通’这种高精密电子产品生产任务的,却寥寥无几。你有什么建议?”
白杨沉思片刻,脑海中迅速过滤着部属工厂的名单和各自的生产特点。
他知道,‘小灵通’的核心在于其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模块,对生产环境、设备精度和工人技术水平都有极高的要求。
“部里现有的工厂,能够直接承担‘小灵通’整机生产的,恐怕没有一家能够完全满足要求。”白杨语气谨慎地说道:“像第三无线电厂、第四电子仪表厂,他们虽然有电子产品生产经验,但主要集中在收音机、电视机等传统家电领域,对于集成电路、高频通信模块的生产,经验不足,设备也跟不上。”
“那你的意思是,要新建一个厂?”周副部长眉头紧锁,新建工厂意味着巨大的投入和漫长的周期。
“不完全是新建。”白杨摇了摇头:“我的想法是,可以对现有的一些工厂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
“比如,可以考虑以第三无线电厂为基础,或者选择一些军工背景的精密仪器厂,他们对保密和精度有更高的要求,工人素质也相对较高。但无论选择哪家,都必须投入巨资进行改造,引进先进的生产线和检测设备。”
“这笔投入可不小啊。”周副部长沉吟道,他想到了祁部长在会议上对资金的担忧。
“是的,但这是必须的。”白杨肯定地回答:“‘小灵通’的成功,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重要的是要将其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如果生产环节跟不上,再好的技术也只能停留在图纸上。”
“除了整机生产,零配件的供应也是个大问题。”周副部长接着说道:“‘小灵通’的零部件种类繁多,从微型扬声器、麦克风,到按键、显示屏,再到最核心的集成电路、射频模块,这些东西,我们国内能生产的有多少?质量能否达标?”
白杨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关键的零配件名称:“目前来看,大部分基础的机械结构件、塑料外壳、普通导线等,国内的工厂基本可以解决。”
“但像电池,我们需要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的充电电池,这在当时国内还比较稀缺,可能需要与一些化学工业部下属的电池厂进行技术合作,甚至初期需要进口一部分。”
“最关键的,还是核心的电子元器件。”白杨的笔尖停留在“集成电路”四个字上:“‘小灵通’的心脏是它的主控芯片和通信芯片,这些是高度集成的微电子产品。”
“我们国家在集成电路领域起步较晚,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巨大。如果完全依赖国内现有技术,生产出来的芯片性能和良品率都难以保证。”
“那怎么办?难道要全部进口吗?”周副部长脸色凝重。
“初期可能需要一部分关键芯片的进口,作为过渡。”白杨解释道:“但长期来看,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集成电路生产线和研发能力。这需要国家层面进行战略性投入,甚至可以考虑与一些海外归来的科学家合作,引进技术人才。”
“同时,我们白杨研究所也可以抽调一部分科研力量,专门攻关微电子技术,争取早日实现核心芯片的国产化。”
“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周副部长叹了口气,他深知发展微电子工业的难度。
“确实如此,但我们不能因为难就不做。”白杨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小灵通’的出现,为我们国家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可以带动整个电子工业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我们现在投入的每一分钱,都将是未来国家经济腾飞的基石。”
“原材料方面呢?”周副部长继续问道:“生产这些高科技产品,对原材料的纯度、性能都有特殊要求。比如高纯度的硅、稀有金属、特种塑料等等,这些供应能否保障?”
“这需要与冶金部、化学工业部等相关部门进行协调。”白杨回答道:“比如,生产集成电路需要高纯度的硅材料,这需要专门的提纯工艺。特种塑料则需要化学工业部进行研发和生产。”
“这些都需要提前布局,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我们可以先进行小批量试产,摸清具体需求和瓶颈,再逐步扩大生产规模。”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从生产厂家的选择,到零配件的供应,再到原材料的保障,以及可能面临的技术壁垒和资金压力,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白杨结合他对技术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产业发展的预判,提出了许多富有前瞻性的建议。
周副部长则从宏观管理和资源调配的角度,对白杨的建议进行评估和补充。
“看来,‘小灵通’的生产,将是一项前所未有的系统工程。”周副部长最终总结道,他的脸上虽然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决心:“这不仅仅是第一机械工业部的事情,需要多部门协同,全国一盘棋。白杨,你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啊。”
……
讨论持续了数个小时,直到夜幕降临,办公室的灯光依然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