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乾隆皇帝离开景仁宫后,婉兮的心一直悬着。她深知慕容瑶不会善罢甘休,而自已在这后宫之中的处境愈发艰难。
与此同时,慕容瑶在自已宫中越发嚣张跋扈。她以为皇上此番去景仁宫定会严惩婉兮,却不想数日过去,宫中依旧风平浪静。
“哼,这婉兮不知使了什么狐媚手段,竟能让皇上不动声色。”慕容瑶狠狠地将手中的帕子扔在地上。
“小主莫急,或许皇上还在调查此事。”身旁的宫女小心翼翼地说道。
慕容瑶瞪了宫女一眼,心中盘算着新的计策。
而婉兮这边,虽暂时逃过一劫,但她明白必须主动出击,才能在这后宫中站稳脚跟。她与静宜商议,决定从其他妃嫔入手,拉拢人心,共同对抗慕容瑶。
这日,婉兮在御花园中偶遇了贤妃。贤妃为人和善,在宫中口碑颇佳。
“妾身给贤妃娘娘请安。”婉兮恭敬地行礼。
贤妃微笑着扶起婉兮,“妹妹不必多礼,这御花园中的花开得正艳,妹妹也是来赏花的?”
婉兮点头应道:“正是,这春日美景让人心情舒畅。”
两人边走边聊,婉兮言语间透露出对贤妃的敬重,贤妃对婉兮的聪慧和谦逊也颇为欣赏。
“妹妹初入宫中,可要多加小心。这后宫之中人心复杂,稍有不慎便会陷入困境。”贤妃好心提醒道。
婉兮感激地说道:“多谢贤妃娘娘提点,妾身铭记在心。”
经过这次相遇,婉兮与贤妃的关系逐渐亲近。贤妃也在一些场合为婉兮说话,让慕容瑶的阴谋未能轻易得逞。
然而,慕容瑶并未就此罢休。她得知婉兮与贤妃走得近,便在宫中散布谣言,说婉兮妄图拉拢贤妃,结党营私,图谋不轨。
这谣言很快传到了甄嬛太后的耳中。太后虽对婉兮有几分好感,但后宫的安稳至关重要,她不得不对婉兮有所警惕。
“去把婉兮叫来。”太后对身边的宫女说道。
婉兮接到太后的传唤,心中忐忑不安。她深知此番前去,定是为了谣言之事。
来到太后宫中,婉兮跪地请安。
“起来吧。”太后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谢太后。”婉兮起身,低着头不敢直视太后。
“近日宫中关于你的传闻颇多,你可有话要说?”太后目光犀利地看着婉兮。
婉兮深吸一口气,说道:“太后明鉴,妾身从未有过结党营私之心。与贤妃娘娘相交,也只是敬重她的为人,绝无他意。”
太后沉默片刻,说道:“本宫暂且信你,但你要记住,后宫之中最忌拉帮结派。若让本宫发现你有不轨之心,定不轻饶。”
婉兮连连点头,“妾身明白,定当谨遵太后教诲。”
从太后宫中出来,婉兮感到身心俱疲。她知道,要想在这后宫中生存下去,必须尽快找到证据,证明自已的清白,同时揭露慕容瑶的阴谋。
而此时,前朝的局势也越发紧张。乾隆皇帝为了稳固政权,日夜操劳。后宫的纷争让他心烦意乱,但他深知,后宫的稳定对于前朝的治理也至关重要。
这日,乾隆皇帝在书房中与大臣商议国事。
“皇上,如今朝中仍有一些势力对您的新政不满,暗中勾结,妄图破坏朝纲。”大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乾隆皇帝皱起眉头,“朕绝不会让他们得逞。务必严查,将这些乱臣贼子一网打尽。”
就在这时,太监来报,说慕容瑶求见。
乾隆皇帝心中不悦,但还是让她进来了。
慕容瑶一进来,便娇声说道:“皇上,臣妾听闻您近日为国事操劳,特意炖了参汤给您补补身子。”
乾隆皇帝看了她一眼,说道:“放着吧。”
慕容瑶却不肯罢休,凑到乾隆皇帝身边,说道:“皇上,臣妾还有一事相告。”
“说吧。”乾隆皇帝不耐烦地说道。
慕容瑶添油加醋地说起婉兮在后宫中的种种行为,说她心怀不轨,妄图干预朝政。
乾隆皇帝听后,脸色一沉,“此事朕自会查明,你莫要妄言。”
慕容瑶见乾隆皇帝不悦,心中暗恨,但也不敢再多说。
后宫之中,婉兮和慕容瑶的争斗愈演愈烈。而在前朝,乾隆皇帝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风云变幻之际,婉兮能否化险为夷,慕容瑶的阴谋又能否得逞,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日子一天天过去,婉兮始终没有放弃寻找证据。她发现慕容瑶与宫中的一位太监来往密切,而这位太监经常在前朝后宫之间传递消息。
婉兮决定暗中跟踪这位太监,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他们的秘密。原来,慕容瑶的家族与前朝的乱臣贼子勾结,企图推翻乾隆皇帝的统治。
婉兮深知此事事关重大,她必须尽快将证据呈交给皇上和太后。然而,就在她准备行动之时,慕容瑶却察觉到了她的意图。
“婉兮,你以为你能逃出我的手掌心吗?”慕容瑶恶狠狠地说道。
婉兮毫不畏惧,“慕容瑶,你的阴谋不会得逞的。”
两人针锋相对,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就在这时,宫中突然传来消息,说乾隆皇帝遇刺,身受重伤。
整个后宫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