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厨房已经烧起了火,三四个道徒正忙碌着做午餐,炊烟袅袅,阵阵香味飘来。
萧辰这才记起在外面跪了一整天且未进食的小猴子。
他急忙赶到厨房胡乱下面条,捧着碗面条顺着小路来到了斜月三星洞门口。
只见那猴子依然乖巧地跪在那里。
寒夜深林之中,露水渐浓,猴子冻得瑟瑟发抖,看起来好不可怜。
“吱呀”
一声,
看到大门敞开,猴子的眼神中充满期待,目不转睛地望了过来。
当它看到萧辰身上的道袍时,眼中流露出无比羡慕的神情,仿佛快要渴求疯了一般。
“蛤蟆,那老神仙是否答应收下我了?”
“没有。”
萧辰轻轻摇头,并不想泄露须菩提祖师的真实想法。
闻言,猴子的眼神变得有些黯淡,但很快又重新燃起希望之光。
这洞府是唯一一个没有驱逐它的仙境,无论如何它都不会轻易放弃。
萧辰帮它取下了头上残留的树叶,并递给它一碗面条,轻声说道:“快吃吧。”
猴子犹豫片刻,最后在萧辰的劝说下开始匆匆进食。
“总不能让你饿肚子,要不然你如何继续寻求仙道?”
萧辰微笑着说。
猴子听了这些话才安心用餐。
见状,萧辰心中涌出一丝愧疚:若非自已让这只猴子提早三百年来到此处,它或许不会经历如此多苦难。
沉思良久后,他向猴子建议:“要是先玩几十载,再来问天道,你看怎么样?”
然而,刚吃完饭的猴子眼神坚定:“听说此地有道法可循,俺自当即刻启程去探询,何必要等数十载?”
一路相随下来的萧辰明白猴子对仙道的执着。
想到这里,内心感慨万千:
后世常说这只猴子聪慧绝伦,乃是灵明石猴,因此短短数年习得通天本领。
但在原著中,这一切只是几句带过的叙述。
事实上,猴子甘愿放弃了山中称王的安宁生活,孤身一人跨越茫茫海洋,经过两段长达十年的漂泊和磨难。
其问道之心从未动摇,这份坚定不移的决心与坚韧的性格,正是它真正强大的根源。
……
两年过去了。
无论是风风雨雨、炎夏寒冬还是严霜露寒,道观外总是人流不断,唯独这只猴子始终如一尊雕像般守在门前跪拜。
某日早晨,斜月三星洞大门猛然开启,肥胖脸孔的小仙童迎出来笑嘻嘻地说:“师祖传话说可以进来啦!”
听闻此言,猴子抬起头凝望着门扉,激动得笑出了声。
这片刻光阴的背后,是他整整两个春夏秋冬坚持不懈的结果。
试图起身时,由于长时间的跪伏双腿已然麻木不已,差点就要摔倒下去。
这时萧辰伸出一只手,将猴子背起走进了这圣地之中,随之两人发出一阵畅快淋漓的笑声,在山洞中回荡开来。
------------
斜月三星洞中,玉阶之上。
经历了十余年的海上冒险,历经两个年头日夜无间断地守望等候,终于在今天得以站立在恩师的膝前,连呼数声:"师傅!师傅!”
道人微笑着对它说:
“你的样貌举止倒像是猢狲,从此你姓孙;为破迷悟真,你就叫孙悟空吧。”
得到师命之后,便正式成为了入门 ** 里的一名成员。
孙悟空听到这话,满心欢喜,连连翻了几个跟斗:“从今往后,俺就叫孙悟空了!”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孙悟空和师兄们一起学习言谈礼仪、诵经论道,练习写字焚香,打扫庭院,种地栽花植树。
逐渐地,他的性情变得越来越沉稳,少了当年的急躁和莽撞。
……
“叮、叮、叮……”
清晰的钟声在方寸山上回荡。
今天,正是须菩提祖师讲道的日子。
众人都闻讯而至,按座位次序纷纷坐好。
在道宫大殿的瑶台上,须菩提祖师静静盘腿而坐,萧辰坐在他身边。
萧云儿坐在左边首位,而孙悟空则在末位。
须菩提祖师温和的目光扫过孙悟空,见他此刻举止有度,镇定自若,不禁心中暗暗赞赏。
等所有人到齐后,须菩提祖师轻轻一挥拂尘,门窗随之紧闭。
须菩提祖师徐徐开口:“今日我们讨论命数。
各人所能领悟多少,全凭各自的造化。”
“多谢祖师!”
众人齐声答道。
“上天自有其规律,这规律不可逆转、无法改变,世间万物都需要遵从天意的安排。”
“生死轮回乃自然法则,人生难免有病痛与磨难。”
“如果逆天行事,则是自取 ** 。”
“然而三界中的万千生灵之间因果缠绕复杂,于是又有了命数的说法。”
“大道五十,演衍四九,留有一线为人间变数。
每个人的命,于宏大的天道而言,只是小小的一环。
虽大局不变,但局部仍可有调整余地。”
“所以说,细节影响整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命运看似固定,实际却存在变量;顺应自然未必是完全听命,挑战天道也不一定是叛逆。”
“我们要通过修行成道,超脱命运,从定命中寻找一丝生机,随命运摆布者终究平凡,能抗争命数的人才会成就不凡。”
讲到这里,须菩提祖师停了一下,接着说:
“大事难以改变,小事则仍有转机……”
话音刚落,站在祖师身旁的萧辰微微颤抖了一下,心底暗暗思索着。
他心想自已是不是真的要在这个《西游》世界中被束缚住,成为书里的囚徒?
“修炼成仙是为了超脱命途,这是通向长生之道吗?”
此刻,即使孙悟空已经变得越来越沉稳,但他听到了有关永生的秘密,还是忍不住兴奋得抓耳挠腮,笑容满面,并不由自主地在座位上手舞足蹈起来。
须菩提祖师见状笑着训斥:“悟空,你怎么这般疯闹,不专心听我讲课?”
悟空赶紧答道:“ ** ** 诚心听讲,在听到老师傅的高论之处时高兴得忘了自已,所以不自觉地做出了这些表现。
还请师父原谅!”
须菩提祖师问道:“既然你听得入神,我再问问,你来到此洞府多久了?”
悟空答道:“ ** 起初浑浑噩噩,并不清楚具体的时间。
只记得因灶下没有火,时常前往山后伐木砍柴,见到一处满是鲜桃的好地方,曾七次去那里饱食桃子。
想来已经有七年时间了。”
须菩提祖师捋了捋胡须轻笑着说:“悟空,七年已是一段不短的时光。
你想学些什么呢?”
“祖师, ** 想学长生之道!”
孙悟空的眼睛瞬间放光,几乎毫不犹豫地回答。
突然他又想到了墨浪那条可怜的小蛟龙和他的家族遭受天兵袭击的事情,补充道:
### 攻伐之道
“攻伐之术!”
“祖师, ** 还想学习攻伐之术!”
“竟提出学攻伐之术了,这猴子怎么突然改了主意?”
萧辰一愣,心想:以往,这猴子一心只想让他的猴群长生不死。
无论是学习《大品天仙诀》还是七十二变,皆是为了炼金丹、避灾祸,追求长生。
至于筋斗云,则只是用作逃命或赶路。
那时的孙悟空天真无邪,压根没考虑过学习攻伐术。
今 ** 居然主动要求学习,真是令人费解。
若真让他掌握了攻伐之术,再加上他本身的能力,那未来的大闹天宫岂不是更惊心动魄?那时候连如来佛祖都未必能压住他。
萧辰看着须菩提祖师,心中隐隐有所悟,这是所谓的“定数难定”
吗?
“长生法门与攻伐之道。”
须菩提祖师摇摇头,笑着问:“悟空,道门中有三百六十种修炼法门,每条都有正果,你想不想听一听,看是否有感兴趣的?”
悟空大喜:“悉凭师傅指点, ** 愿倾心学习。”
须菩提祖师看着他,摸着胡子笑道:“悟空,我先教你求仙问卜、趋吉避凶的技巧如何?”
不少同修听说后纷纷羡慕,劝说孙悟空:
“悟空,这好啊,学会了还能做个算命先生,衣食无忧呢!”
孙悟空却不为所动,打了个卦的手势:“师傅,如此做法,可得长生吗?”
祖师摇了摇头:“不能,不能。”
孙悟空立刻拒绝:“求仙问卜不如自已做主,不学,不学!”
众人都惋惜不已,认为错过了大好机缘。
“悟空,那么教你念佛颂经、降妖除魔如何?”
祖师又提议。
“悟空,这也不错,学会了还能去当庙里的主持,过上清闲富贵的日子!”
大家再次附和。
孙悟空继续询问能否长生,听到否定答案后仍是坚定拒绝。
……
“悟空,教你练房中术、阴阳互补,采药炼丹、调制方子、烧炉铸鼎如何?可以修道侣、太极相生、阴阳调和。”
祖师又笑问道。
有同修嬉皮笑脸地建议:“悟空,快学这个,山中大王有了此术,天天快活似神仙,驱使三千母猴尽享极乐,多美妙啊!”
这些同修们说得口水横流,巴不得取而代之。
萧辰见状,恍然大悟,暗想:
“难怪须菩提祖师只能在半夜三更悄悄教授真正大道。
这世间的人心思太过浮躁,只想谋取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