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墨带着千两白银,步伐沉稳而有力地再次踏入林家那扇朱红色的大门。他身上的衣衫虽不再崭新如初,甚至有几处明显的磨损痕迹,泛白的衣角在风中微微飘动,面容也略显憔悴,眼窝深陷,仿佛被岁月无情地刻下了道道沧桑的痕迹。但那眼神中却熠熠生辉,犹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充满了坚定的自信与炽热的期待的光芒。
林老爷端坐在堂中,那把太师椅仿佛是他权威的象征。看到苏墨归来,他脸上没有太多明显的表情变化,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高深莫测的模样,让人难以捉摸他内心的真实想法。苏墨恭恭敬敬地将装满银两的沉甸甸箱子双手呈上,声音洪亮却不失恭敬地说道:“林老爷,幸不辱命,千两白银在此。”
林老爷微微一怔,那短暂的失神显示出他内心的些许意外,毕竟他或许也没想到苏墨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这看似不可能的任务。随后,他缓缓打开箱子,目光扫过那白花花的银两,眼中快速地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如水,依旧冷冷说道:“哼,这只是第一个难题,接下来还有第二关。”
苏墨心头一紧,犹如被重石猛地撞击,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但还是毫不犹豫、坚定地说道:“请林老爷明示。”
林老爷捋了捋那花白的胡须,目光深沉,仿佛在思考着什么,良久才说道:“我要你在一个月内,在城中开办一所义学,让穷苦人家的孩子有书可读。”
苏墨略作思索,脑海中快速地盘算着计划,应道:“林老爷,苏墨定当全力以赴,不辜负您的期望。”
离开林家后,苏墨立刻马不停蹄地着手准备义学之事。他如同一头不知疲倦的黄牛,四处奔走,足迹遍布城中的大街小巷。每一条胡同、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他匆忙的身影。他只为寻找一处合适的场地,哪怕脚底磨出水泡,也毫不在意。同时,又不辞辛劳地去拜访城中的文人雅士,希望他们能够伸出援手,前来授课。
可这过程并不顺利,场地的租金高昂得令人咋舌,每一次询问都如同被冷水浇头,让他的心也跟着一点点变凉。许多文人也因种种原因不愿相助,或是担心报酬微薄,难以维持生计;或是害怕麻烦缠身,不愿卷入这未知的事务。但苏墨并未轻言放弃,他毅然决然地拿出自已为数不多的积蓄,那可是他多年来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血汗钱。又拉下脸面向一些好友借了钱,一次次的低声下气,一次次的陪笑讨好,终于租下了一处破旧的院子作为义学之所。
为了请动老师,他亲自上门,每一次都言辞恳切地讲述开办义学的深远意义,那真诚的话语如春风般温暖人心。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述着穷苦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打动了几位心怀良知、富有同情心的先生。
在苏墨的不懈努力下,义学渐渐有了雏形,仿佛一颗即将破土而出的幼苗,带着无限的生机与希望。然而,就在即将开学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犹如猛兽般肆虐,狂风呼啸,电闪雷鸣。倾盆大雨无情地冲刷着大地,冲垮了部分房屋,让本就简陋的义学更加破败不堪,满目疮痍。
苏墨望着那一片狼藉的院子,心中满是焦虑,仿佛有无数只蚂蚁在啃噬。但他咬咬牙,目光中透着决然,暗暗发誓无论如何也要再次想办法解决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