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用心良苦啊。”
闻着扑鼻香气,文老也不禁开口夸奖起这份美味的食物。
品尝过一口温热可口的药膳,老人感到全身温暖舒展,心中充满了愉悦;而张远东也满意地看着自已的成果,便安心地投入工作去了……
【叮!机械技能+100】
几分钟后,文老一面享用美食一面看着认真工作的徒弟心感欣慰不已。
另一边,来到厂里的人事科之后,傻柱简直不能相信眼前的状况:原本应被分配到机修厂食堂却被告知要去“翻砂车间”
。
“您说什么?”
傻柱几乎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反复确定。
但对方再次确认,“你将要到翻砂车间报到,没错。”
面对这样的结果,何雨柱满是疑惑。
接待员面无表情地说:“同志,再确认一下,不会是你记错了吧?”
“我怎么可能去翻砂车间呢,我是厨师啊,肯定应该安排到食堂!”
傻柱显得有些焦急,他原本期待着在机修厂的食堂一展厨艺。
可是现在居然被告知他要去的是翻砂车间。
“看多少遍也是翻砂车间没错。”
“何雨柱同志,如果有异议,请找刘厂长。”
那位工作人员已有些不耐烦,示意傻柱可以离开或者照办。
“我去找刘厂长!”
傻柱怒气冲冲地转头就走,在工厂里四处打听,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刘厂长的办公室。
他在门外敲了敲门。
门后传来一声许可,“请进”
。
傻柱推开办公室门走了进去,刘厂长大惑不解地抬眼看这个突然出现的年轻人。
“这位同志是?”
“您好,刘厂长。
我是傻柱,被杨厂长调派来的员工。”
---
“你说你叫‘傻柱’?”
刘厂长怔了一下。
这种称呼他还真是第一次听到。
“没错,刘厂长。”
傻柱认真的回应。
“好吧,你找我有什么事吗,傻柱同志?”
“刘厂长,为什么我要去翻砂车间而不是食堂?按道理我是应该在食堂工作的啊。”
傻柱带着疑问和不满问道。
“你现在究竟是轧钢厂还是我们机修厂的员工呢?”
这问题让傻柱有点不知所措,不过他知道回答应当诚实,“自然是我们机修厂的员工了!”
“那既然如此,你就该听我的安排。
作为机修厂厂长,我现在就告诉你——去翻砂车间报道吧!”
刘厂长冷淡说道,随即摆手让傻柱快去。
傻柱一脸惊讶与困惑,但没时间多说就被刘厂长打断,“去,或者不去?选择自已来定。”
看到厂长冰冷的目光,傻柱知道争辩也无济于事,只能压低声音同意道:
“那...我去就是了。”
心里却暗叹:看来领导都难惹,得小心翼翼才行。
于是,傻柱就这样来到了翻砂车间报到。
与此同时,在轧钢厂内,张远东正按照文老的指示,忙碌地组装着机器,他的机械技能经验值迅速增长。
“远东哥,全厂大会开始了,赵主任让我来通知你一下。”
吴胜快步走到张远东身边。
张远东抬起头,算了一下时间,今天确实是每半个月一次的全厂大会。
“好的。”
张远东点了点头。
无论如何,作为轧钢厂的一员,他还是需要参加这次会议的。
“文老,我去开下全厂大会。”
张远东走到文老身边。
“嗯,去吧,早点回来!”
文老微笑着说道。
“好的。”
张远东点头,随即跟着吴胜离开了钳工车间。
此时,几乎所有的职工都已经来到厂区的集合地点。
张远东赶到时,正好看到易中海手里拿着检讨书,一脸无奈地站在台上,显得十分难堪。
不少熟悉易中海的人在一旁幸灾乐祸地看着他。
刘海中走到了易中海身边,“老易啊,我听说这次大会上来检讨的就你一个,真丢人啊。”
刘海中嘻笑着打趣道。
易中海没有回应,只是冷冷地看着刘海中,眼神中充满了愤怒。
“你的检讨书写得怎么样了?要不要拿出来让我参考参考?”
刘海中继续调侃道。
“不需要!”
易中海轻蔑地笑了笑,“就凭你的知识水平,认不全几个字,能给我什么参考!”
易中海的话语像一把锋利的刀子,深深刺痛了刘海中。
他恼羞成怒,转身气冲冲地离开,但因为领导都在场,他也不敢 ** 。
张远东找了个地方站定,此时台上杨厂长已经准备开始讲话。
众人安静下来,都望着台上的杨厂长。
“各位,今天的全厂大会现在开始。
经过大家这半月的努力,我们厂的生产效益有了显著提高,”
杨厂长开口道。
接下来的时间里,各领导轮流发言,一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终于接近尾声时,杨厂长重新站了起来:“这次全厂大会到此结束。
我们的国家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有人努力奋斗为国家贡献,也有人却在拖后腿。
钳工车间的易中海打压后辈的行为是不能容忍的,幸好这颗明珠最终没有被埋没。”
杨厂长提到明珠的时候,张远东微微有些不好意思地红了脸。
而易中海则满脸羞愧地低着头。
针对易中海的事,厂领导之前已经对他实施了降级处理,并要求他写了检讨书。
今天,厂长杨同志提议让易中海当着全厂员工的面念他的检讨书,借此让大家了解他是否真诚悔改。
杨厂长随后用眼神示意易中海上台,易中海满脸通红,不情愿地上台并走到了台前。
望着眼前上千名表情严肃的同事,易中海感到双腿颤抖不已,一时脑子一片空白。
“易中海,你可以开始读你的检讨书了。”
杨厂长见易中海犹豫不决,便提醒他。
“好、好的。”
缓过神来的易中海结结巴巴地说,“各位同事们,对于我之前的行为,我真的感到非常抱歉……同时,请大家允许我在这里向张远东同志道歉。”
他颤抖着声音朗读自已的检讨书,内容大致如此。
然而,在人群中听到的反馈并不友好。
“这样的处罚是不是轻了?”
“我也觉得不够。
从他的措辞来看,他并没有真正明白错在哪里。”
“应该罚他写一篇十万字的深刻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