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大皇子王宫主殿内灯火通明。他身着紫金长袍,端坐在主位上,眉宇间满是凝重。他面前的桌案上摆着一幅京城与南方的势力分布图,尧家势力的标注刺目而醒目。
姬无雪静静立在一旁,身着一袭白衣,清冷中透着果决。他双手负后,目光注视着地图上的关键标记,语气中带着一丝迟疑:“殿下,尧家虽败退,但他们的根基并未动摇。若要一网打尽他们的势力,恐怕目前的兵力难以支撑。我们大部队的兵力在边关,而我们也不能直接动用大部队。毕竟边关也要防守。所以想要动尧家,还需要从长计议。”
大皇子微微点头,脸色阴沉:“正是如此。京城尧家的余党虽已被清剿大半,但南方的兵力和暗线远超我们的估算。若不慎全面开战,尧家很可能困兽犹斗,这将是朝廷难以承受的局面。到时整个国家都会陷入僵局,百姓流离失所,到处都会是纷争与饥荒。”
姬无雪转头看向大皇子,缓缓说道:“那么,殿下的意思是暂时放过尧家?”
大皇子冷笑一声:“放过?谈不上。尧家如今失去了三分之一的京城势力,撤军不过是缓兵之计。我们并不是给他们一些喘息时间,是我们自已需要争取更多筹备的机会。”
姬无雪沉思片刻,开口建议:“殿下,尧家虽强,但他们的根基过于分散。何不利用这一点,逐步瓦解他们的内部?尤其是尧家在南方的几个重要据点,如果能暗中收买一些尧家外围势力,尧木的局面会愈发被动。”
大皇子赞许地点头:“无雪,你的提议甚合孤意。尧家这些年依仗南方势力掣肘朝廷,但凡事皆有其弱点。我已命人调查南方各地尧家的商路与联络点,一旦找到破绽,便可断其臂膀。”
两人正商讨得热烈,殿外传来脚步声。宫门被缓缓推开,曹谨言与柳如烟一同走入殿内。曹谨言一身朝服,神情严肃,柳如烟则是轻纱披身,容颜如玉。两人见礼后缓缓靠近,大皇子抬手示意道:“谨言、如烟,你们来得正好,我正与无雪商议尧家的对策,来一起听听。”
曹谨言拱手道:“殿下,微臣听闻尧青山已秘密护送三皇子离京,且尧木正在南方重新整合势力。此举虽是败退,却未损及尧家的根本。若朝廷对此放松警惕,恐怕会给他们卷土重来的机会。”
柳如烟也微微颔首:“殿下,谨言大人的话不无道理。尧家虽退,但三皇子仍是他们手中最重要的棋子。若不加以控制,他们随时可能利用三皇子策反朝廷。”
大皇子沉声问道:“如烟,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应对?”
柳如烟抬眸,眼神笃定:“殿下,现下最好的策略是以缓制动。京城的暗线必须清剿干净,同时派遣得力之人潜入南方,监视尧家的动向。更重要的是,朝廷需要对外展示出稳定的姿态,绝不能让朝臣或百姓察觉出丝毫的不安。”
姬无雪点头附和:“如烟所言极是。尧家现在最忌惮的就是朝廷的强势,我们应以安抚人心为主,暗中则逐步削弱他们的根基。”
曹谨言补充道:“此外,殿下可考虑重新调整南方的布防,调遣一些忠诚于朝廷的将领接手尧家势力的外围区域。一旦时机成熟,我们便可一举切断他们的退路。”
大皇子听罢,沉思片刻,环视众人道:“我深知尧家之难对付,但孤绝不会容忍他们继续作乱。谨言,如烟,无雪,你们三人各司其职。”
他目光转向曹谨言:“谨言,你负责京城的清剿行动,务必将尧家余党彻底铲除,一个不留。”
曹谨言领命:“臣定不负殿下所托。”
随后又看向柳如烟:“如烟,你留在孤身边,协助孤稳定朝中局势,同时暗中处理各方人心动向。”
柳如烟低头应道:“如烟定竭尽全力。”
最后,他目视姬无雪:“无雪,南方布防的事交由你去安排。孤会给你一批精锐部队,你务必确保南方的尧家据点不会轻易扩张。”
姬无雪拱手:“无雪明白,此事包在我身上。”
大皇子面色庄重,声音愈发坚定:“尧家不是一朝一夕能除尽的毒瘤,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步步为营,他们终究会走向覆灭。”
夜深时分,众人散去,大皇子独自留在主殿。他站在地图前,手指轻轻划过尧家的分布区域,目光复杂。他低声自语:“尧木,我定会让你为今日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与此同时,远在南方的尧木也在书房内凝视着一幅密报,冷笑着对身旁的尧青山说道:“大皇子自以为稳操胜券,却不知道,他的每一步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青山,这局棋才刚刚开始。”
尧青山点头,语气冷峻:“父亲放心,我们一定会让朝廷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