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碧背上了行囊,深深地看了一眼家门,眼眶中含着泪光。她父母站在门前,眼中流露出不舍,却更多的是自豪。母亲握住她的手,轻声叮嘱道:“碧儿,去吧。医道艰深,但这是你的志向。爹娘会等着你回来。”
浣碧点点头,郑重地说道:“女儿定不会辜负父母期望,必将学有所成而归。”父母微笑着看着她,目送她踏上征程。
尚漓带着浣碧和尚真一路北上,清晨的薄雾弥散在山路间,三人缓缓前行。尚真偶尔会打趣浣碧,让旅途增添了些许欢笑。不日,三人抵达了一个小城,打算在此稍作停留,补充干粮和药材,顺便稍作休息再启程。
城中街道热闹非凡,商贩的吆喝声和行人的谈笑声此起彼伏。浣碧闻着街头的小吃香气,心生几分新奇。
尚真微笑道:“浣碧,若是你想尝些小吃,不妨买些,风境秘谷一路山路险恶,这些市井之乐怕是难得再见了。”
浣碧浅浅一笑,道:“多谢尚真哥哥提醒,那我便买些带路上吃。”
正当三人拐入一条巷子,打算寻找客栈时,忽然前方人群一阵骚动,一妇人急切地呼喊着:“救命啊!谁能救救我家孩儿!”
浣碧闻声立刻向前跑去,见一名孩童倒在地上,脸色通红,浑身滚烫。浣碧俯身探手摸了摸他的额头,立刻判断出是发高热。
尚漓跟上前来,皱眉道:“是高热症状,若不及时退烧,恐怕会伤及性命。”
妇人满脸泪痕,哽咽道:“求求几位恩人救救我孩儿,他突然高热不退,我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浣碧安慰道:“夫人莫急,我有些药材,或许可以试试。高热需用清热解毒之药,以降温退热。”
浣碧将随身携带的药囊打开,取出几味药材——柴胡、黄芩、连翘、竹叶等,轻声解释道:“柴胡和黄芩可清热解毒,连翘和竹叶清心泻火。我用此配药给他煎服,并在额头敷上湿布,料想可以缓解他的症状。”
浣碧取出柴胡与黄芩,将两味药研磨成粉末,与少量清水混合成药汤喂给孩童,同时在额头敷上冷水布。
尚漓见浣碧处理得当,赞许地点头道:“浣碧,你对症下药,心思缜密,确实有几分医者风范。”
约莫半个时辰,孩童的高热逐渐退去,脸色恢复了些许血色。妇人感激涕零,连连磕头:“恩人!多谢恩人救命之恩!”
浣碧忙将妇人搀起,温言道:“这是我该做的,不必如此。”
孩童的病情好转后,周围人纷纷称赞浣碧的医术精湛,纷纷送上些小物件表示感激之情,几名老人还将自家种植的山药、茯苓等药材赠予她,以示谢意。
正当浣碧与尚真准备向尚漓汇报,告知已完成救治之时,忽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喊声:“有医者吗?快来救人!有人被蛇咬了!”
浣碧神情一紧,立刻循声跑去,见一名男子倒在地上,额头冒着冷汗,脸色苍白,正用力捂住右臂,露出一处发紫的伤口,显然是中了毒。
她快步上前,细细观察那伤口,沉声道:“这是毒蛇咬伤,且毒性较烈。若不及时清除毒素,恐怕性命堪忧。”
尚漓也走上前,叮嘱道:“此毒需用清热解毒之药方,配合外敷与内服。浣碧,你可有对策?”
浣碧点头,回道:“徒儿有法。”说罢,她从药囊中取出一些金银花和蒲公英,将两味药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清水,制成药浆。
她将药浆涂抹在男子伤口周围,解释道:“金银花与蒲公英皆有解毒之效,可以缓解蛇毒。外敷药物能吸收毒素,内服则清理毒性。”她随后取出半截甘草根,嚼烂后喂给男子,以防毒性进一步蔓延。
男子呻吟一声,渐渐平静下来,脸上的痛苦也逐渐缓和。浣碧吁了口气,向尚漓汇报道:“师父,毒性已被缓解,待他休息片刻便可好转。”
尚漓赞许地微笑道:“浣碧,你处理得当,确实有独当一面的本事。”
男子的家属见男子伤势好转,连忙下跪致谢,激动地说道:“多谢女医救命之恩,您大恩大德,我等没齿难忘!”
浣碧轻轻扶起家属,温柔地说道:“医者之道,救人是本分,切莫如此行礼。”
男子家属不由分说,硬要将随身携带的几块绢帕和一些干粮赠予浣碧,以表谢意。浣碧见他们如此诚心,便笑着收下,也向他们道别。
夜幕降临,浣碧与尚漓、尚真三人继续上路。途中,尚漓边走边说道:“浣碧,今救治孩童与蛇咬之人,方法得当,心态冷静,确实有大医之风。”
浣碧微微一笑,答道:“弟子不过是学以致用,全凭师父教导有方。今日所救之人,也算对弟子医术的一次检验,弟子受益良多。”
尚真也打趣道:“浣碧,不知你可知,方才那些被你救治的百姓,已将你视作神医,个个对你心存感激。若再待上一日,恐怕你便是此地名医了。”
浣碧掩口轻笑:“尚真哥哥切莫取笑我,不过是尽心尽力罢了,何敢自称名医?”
尚漓温和地说道:“浣碧,你需知医者行医济世,不在乎名声如何,只需做到问心无愧。今日之事,便是医道修行之一,让你学会在各种状况下从容应对,才是医者应具备的心态。”
浣碧认真地点头,将师父的教诲铭记于心,暗自决心日后行医济世,定要心怀仁慈,不负医道之志。
一行三人继续赶路,星辰渐现,夜色清冷,但浣碧的心中却因今日之事而充满温暖与信念。
就这样,浣碧带着期待与坚定,朝着风境秘谷,朝着她渴望的医道之巅迈步前行。
天色渐晚,尚漓带着浣碧和尚真行至一片山林。入夜后,月光斜洒,林间隐隐有些寒气,树影交错之中,似有低语回荡。浣碧裹紧了披风,心中却涌起一丝不安。尚漓见四周荒凉,提议道:“此地树木浓密,倒也适合宿营,待明日天明再继续赶路。”
浣碧望着四周苍茫的山林,略微犹豫地说道:“师父,听闻这里群山环绕,常有猛兽出没,是否安全?”
尚真闻言,拍了拍腰间的佩剑,笑道:“放心,有哥哥在此,区区野兽不敢近身。”
三人选了一处避风的平地,支起了简易营地。尚真生火烤干粮,浣碧则在旁取出药草,将干粮抹上些许止寒草粉,以驱寒抗湿。
夜色渐深,四周静谧无声,唯有夜风时而卷起林叶沙沙作响。尚真忽然站起身来,环顾四周,低声说道:“师父,我感到周围似有异动,似是有人窥探。”
尚漓沉吟片刻,目光微冷:“此处偏僻,荒无人烟,若真有人尾随,定非善意。你们二人警戒,我去探查一番。”
浣碧心中一紧,虽心生害怕,却不愿表现出怯意,谨慎地握紧腰间的小匕首。尚真安抚道:“浣碧勿慌,祖父去查看,不会有事的。”
话音刚落,林间忽然传来一阵沙沙声,一道黑影闪过,朝着营地疾驰而来。尚真拔剑在手,沉声喝道:“何方宵小,敢在此地行刺?”
黑影停住脚步,冷冷一笑:“我们只是过路的山中猎户,见几位陌生人在此宿营,前来查看一番,不料被误会了。”
浣碧听出声音阴沉,心中不由更觉不安,悄悄退到尚真身后。尚真冷冷说道:“既然只是过路猎户,那便请走远些,莫要扰人清静。”
对方未作回应,林间却传来细碎的脚步声,不多时,几道身影从树后闪现,手中持刀,显然并非普通猎户。
尚漓察觉有异,悄然返回,低声命令道:“浣碧,躲到树后,不要轻举妄动。”
浣碧点头,躲至一棵大树后,心中不由生出几分紧张。她屏息静气,望着尚漓和尚真与黑衣人对峙。
那为首的黑衣人冷笑道:“我等奉命行事,只需取走一物,若你们识相,便速速离开,否则休怪我等无情!”
尚漓神情冷峻,淡然道:“你们背后主使者是谁,何以拦我们的去路?”
黑衣人闻言,目露凶光,未作答复,倒提长刀便朝尚漓猛扑而来。尚真反应极快,迎上去与黑衣人对战,刀光剑影间,尚漓沉着应对,护住浣碧。
黑衣人见难以取胜,怒喝一声,吹响口哨,瞬间从林间窜出数名同伴,手持利刃,将三人团团围住。浣碧紧张得手心微微出汗,心中却也生出不服之意。
尚漓见敌众我寡,神色微冷,沉声喝道:“浣碧,快趁乱离开,我和你尚真哥哥自会掩护!”
浣碧紧紧握住匕首,坚定地说道:“师父,我不能丢下你们!”
尚漓尚真二人剑法精湛,与敌人缠斗片刻,但黑衣人悍不畏死,出手狠辣,似乎早有预谋。浣碧见状,灵机一动,从腰间药囊中取出一种名为“迷香草”的药粉,悄然撒向四周。
霎时间,一股清幽香气弥漫在林间。黑衣人不知有异,吸入迷香草的气味后,纷纷步伐蹒跚,眼神涣散。浣碧趁机低声喊道:“师父,迷香草药效有限,我们快走!”
尚漓赞许地看了她一眼,带着她和尚真迅速退入林间,借夜色掩护远离了黑衣人。三人一路奔逃,直到确认黑衣人没有追来,方才稍作停留。
尚真喘着气,擦去额头的汗珠,笑道:“浣碧好计策,若非迷香草,我们今日怕是难脱此劫。”
浣碧微微一笑,道:“是师父教导,让我多备药材,果然派上了用场。”
尚漓拍拍她的肩膀,温声道:“临危不乱,学会变通,才是医者行医之道。今日多亏你,否则我等恐怕难以脱身。”
经过这一场波折,三人方才深感险恶之地不可轻信,决定绕过大路,从偏僻小道继续赶路。翌日清晨,晨曦初露,三人穿越一片山谷,林间晨雾弥漫,隐约听到溪水潺潺。
行至溪边,浣碧看到几株稀有的药草,不由得眼前一亮,轻声道:“这是‘紫灵草’和‘火灵芝’,是难得一见的珍贵药材。”
尚漓见状,微微颔首:“紫灵草可解百毒,火灵芝能暖脉益气,正是医者不可多得的药材。浣碧,你将它们采回,以备不时之需。”
浣碧小心翼翼地将药草采摘妥当,放入药囊。采完药草后,三人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