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冷的夜色静谧如水,银白的月光洒满竹林,映得地上斑驳陆离,竹叶随风轻摆,似乎在低声诉说着夜的秘密。云绮那寂寞的背影已然消失在竹林深处,只有月光清冷地照耀着,徒增几分凄凉之感。玄冥默然伫立片刻,目光深邃无比。他缓步离开竹林,向着“清寂之谷”走去,内心却依旧难平。
玄冥素来予人清冷孤傲之感,然而他自已才知晓,深藏在心底的并非全然的冷漠,而是一份被关怀的渴望。他并非无情之人,只是尘世间未有那般一见倾心之人能够让他甘心打开心扉。心绪翻涌间,他不禁加快了步伐,想尽早回到谷中静坐打坐,平息内心的动荡。
走到竹林尽头,玄冥脚步忽然一顿。前方不远处,有一抹纤细的身影提着灯笼,纤手挽着一个竹篮,似是在林间仔细寻找着什么。她行走间步履轻盈,灯火微微摇曳,照亮了周围的一小片竹叶,像是暗夜里的一星幽光。
玄冥微微蹙眉,这般深夜之时竟有人出现在此?正自疑惑间,又听见另一道柔和的声音从不远处响起。顺着声音看去,另一个女子也同样提着灯笼,手挽竹篮,似是与那女子一同前来。只是夜幕笼罩,即便有月光相照,仍看不太清那女子的面容。朦胧间,两人的身影时而重叠,时而分开,似乎小心翼翼地在寻觅某种药材。
玄冥站在竹林深处,远远注视着她们,神色冷静而内敛。就在此时,前方那个提灯的女子忽然转身,灯笼的微光与月光一同照亮她的面容——那张柔和又带着几分怯意的脸庞顿时浮现在玄冥眼中。
他怔了片刻,心中忽然泛起一丝熟悉的感觉。原来是她,正是上次因害羞而躲避的那个弟子——浣碧。上回授课时,她曾小心翼翼地提出过问题,却因不敢直视他而显得略微拘谨。
玄冥在心底默念了她的名字,目光不禁柔和了几分。她这般夜深出现在竹林,究竟是为何?带着一丝疑问,他缓缓向她们走去。
就在此时,另一个女子也察觉到玄冥的靠近,抬起头,正是与浣碧同行的林苏。她惊讶地看着逐渐靠近的白衣男子,连忙轻声唤道:“浣碧,医圣来了。”
浣碧闻言一怔,转头望去,果然见到玄冥从竹林深处而来。她面色微红,紧张地低下头,手中提灯的手指微微颤抖,似是不知所措。
玄冥微微颔首,淡然开口:“这般深夜,你二人缘何在此?”
林苏见玄冥神色平和,便镇定地回道:“回禀医圣,弟子二人夜间闻听谷中一种药草散发出异香,便猜测此时正是采摘的良机,故而不敢怠慢,特来采摘。”
玄冥轻轻点头,目光落在浣碧手中竹篮里,见到那几株药草果然是夜间方才芳香四溢的“清霜草”。这种药草对于一些难治的寒疾颇有疗效,尤其是在夜间采摘最为有效。
他缓缓说道:“清霜草虽在夜间采摘为宜,然夜寒露重,竹林多阴气,体质虚寒之人容易受寒,须多加小心。”他话音虽冷淡,却流露出一丝关怀。
林苏点头应道:“弟子谨记医圣教诲,稍后便会即刻返回。”她瞥了眼仍然有些拘谨的浣碧,见她依旧低着头不敢看玄冥,便暗暗碰了碰她,轻声道:“浣碧,医圣叮嘱之言,记在心间便好。”
浣碧怔了怔,才微微抬头,对上玄冥的目光。玄冥的眸子清冷如秋水,然却带着淡淡的深意,令她心中一颤。她低声回道:“多谢医圣关心,弟子定会小心。”
玄冥微微点头,沉吟片刻,又道:“夜色已深,寒露侵肌,你二人若已采摘完毕,便随我回谷中,不必再留。”话音落下,他转身往清寂之谷方向而去,步履平稳,依旧带着那份清冷出尘的气度。
林苏与浣碧对视一眼,便紧跟其后,缓步随行。沿途竹影婆娑,月光如水洒落,竹叶在风中微微摇曳,沙沙作响,映照得几人身影仿佛融入这幽然的竹林之中。
行至一处拐角,浣碧似乎欲言又止,抿了抿唇,终是鼓起勇气轻声说道:“医圣……弟子斗胆想请教一事。”
玄冥脚步稍停,转眸看向她,面容仍旧清冷,却带有一丝耐心的神情:“何事?”
浣碧心跳微乱,目光不自觉地低下,声音轻柔如丝:“弟子近日研习药理时,有一疑难之处,心中一直不解,不知医圣可否指点?”
玄冥闻言微微颔首,示意她继续。浣碧心中一喜,便将近日所遇到的药理问题缓缓道来。她虽语气柔弱,然却有条不紊,显然平日里对医理的钻研并非浅尝辄止。
玄冥听完后,略一沉吟,便开始为她细细解答。月色洒在他身上,映得那张素净的面庞如玉雕琢,眼眸中神采流转,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
浣碧屏息凝神,专注地聆听他的讲解,眼中透着一丝敬仰。玄冥的声音低沉而平和,每一句话语皆如清风拂面,将她心中疑惑渐渐解开。林苏也在旁仔细倾听,时而点头,似乎对玄冥的讲解深有感触。
讲解完毕,玄冥淡然道:“药理之道需心存谨慎,切不可急于求成。”
浣碧和林苏齐齐行礼,低声应道:“弟子谨遵教诲。”
玄冥看着她们谦逊的神态,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语气依旧平淡:“回谷后,仔细研读医卷,若有不解,明日再来问我。”
两人再度道谢,目送玄冥转身离去。看着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月光中,浣碧眼中不自觉地浮现出一丝柔和的光芒,心头竟生出几分依恋之意。她低声道:“林苏,你说……医圣他……是不是其实并非全然无情之人?”
林苏微微一笑,目光温和地看着浣碧:“医圣虽性情冷清,但也并非无情之人。只不过他的心志坚定,非寻常女子能入其眼罢了。”
浣碧听闻,垂下眼帘,嘴角微微上扬,却带着一丝无奈。她轻叹一声
浣碧轻叹了一声,目光追随着玄冥远去的背影。她心底清楚,玄冥性情清冷绝尘,似乎对人情冷暖淡然处之,从未真正对谁展露过温柔之意。只是今夜他虽话语冷淡,却在夜色中向她们解答疑惑,微微流露出一丝关心,这些细微的举动不禁让她心生暖意。
林苏瞧着浣碧的神情,摇头轻笑道:“浣碧,你不是真的对医圣动了心吧?”
浣碧被这一问,不由得俏脸微红,低声辩解:“我……我怎敢生出非分之想?医圣他……只是教我们医术之道,弟子怎会妄动心思。”
林苏见她这般窘迫的样子,也不再逗她,只是语气温和道:“浣碧,医圣心如止水,何曾将儿女情长放在心上?你我跟随医圣习医,心中虽崇敬他,却不可妄动执念。今日医圣能细心指点,已是恩赐。”
浣碧听闻,默默点头,低声道:“我知晓的。只是他……唉,只是他心性冷清,令人心生敬仰,不知怎的,总忍不住去想多了解几分。”
林苏拍拍她的手背,轻声劝慰:“心有所想并非错事,许是因医圣救治了不少患者,救人于危难之间,才让你心生仰慕之情。只是,终究医者之道重在修身养性,情感之事,随缘随心即可,莫要因执念扰乱了心神。”
浣碧静默片刻,抬头望着那空旷的竹林,月光依旧清冷如初,洒在林间犹如薄纱。她低声道:“我知道的,医圣他于世俗情爱之事不曾留意,这般冷清之人,哪里会为谁停留?或许……或许我也只是多情罢了。”
林苏温声一笑,拉着她缓步往回走:“只需明白自已心意即可,医圣的心境犹如秋水澄澈,非凡人能窥探。来日方长,莫要急于执着,顺其自然方为良道。”
浣碧点了点头,最后看了一眼那清寂的竹林,收回目光,随着林苏一同缓缓向谷内走去。清风拂过,竹影摇曳,她的心也随之渐渐平静。
然而月色照映下,那清冷白衣的背影却在她心中悄然留下了一抹永远无法抹去的痕迹。
次日清晨,浣碧与林苏来到药房,继续研读医书,心中默默调整了心态,决定将所有心思都放在医术研习之上。她想着,医者仁心,或许将这份崇敬化作对医术的执着,是她最恰当的选择。只是偶尔忆起昨夜清冷的竹林、那抹白衣,她心底依旧泛起一丝微澜,化作无声的叹息。
正专注时,忽听门外传来脚步声,她抬头一看,竟是玄冥亲至。浣碧与林苏连忙起身行礼,玄冥微微点头示意,随即从袖中取出几本药书递给她们。
“此几册药书是我昨夜整理所得,其中包含药材配伍的深层讲解及几种罕见毒草的医解,适合研习。凡医者,当心无旁骛,方能有成。你们需要潜心学习,莫辜负医术之道。”
玄冥话语平淡,但其中的深意却令人一时怔然。浣碧与林苏连连道谢,将药书郑重接下。浣碧低头翻阅几页,便发现书中文字深入浅出,仿佛融入了医圣对医道的深切理解。她暗暗惊叹,更加深了对玄冥的钦佩。
浣碧低着头翻看着那几册药书,她的睫毛轻颤,眼眸低垂。手指来回翻阅着。突然间抬头正对上玄冥那双注视她的眼睛。她下意识的赶紧低下了头,脸色瞬间通红。她的心扑通扑通的跳着。
“她是浣碧。”玄冥轻轻的用眼又瞥了下正低着头的浣碧,心里似乎对她产生了好奇。
随后玄冥向她们略微点头后转身离去。他的背影依旧清冷无言,浣碧怔怔望着那渐行渐远的身影,心中不禁泛起一丝隐隐的心疼。她知道自已不应再起涟漪,可心底某处柔软,依旧忍不住被牵动。
林苏轻轻拉了她一下,小声道:“看呆了?这可是医圣亲自整理的珍贵药书,咱们该好好研习。”
浣碧微微一笑,掩去那一丝心绪,点头道:“你说得对,我只是……只是敬佩医圣的博学,忍不住心生仰慕。”
林苏半开玩笑地笑了笑:“仰慕归仰慕,可千万别沉溺其中啊。医圣的心性你也明白,咱们更该专心医术,莫要妄图求什么别的。”
浣碧淡淡一笑,点头道:“是啊,医术为重,我自然明白。”
“浣碧……还是那样羞涩。有意思的女子。”玄冥边走边回想着刚才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