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锦绣之沈清宁传
盛世锦绣之沈清宁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盛世锦绣之沈清宁传 > 第42章 伪装沉疴暗布局

第42章 伪装沉疴暗布局

加入书架
书名:
盛世锦绣之沈清宁传
作者:
谋渊
本章字数:
7962
更新时间:
2025-06-10

晨光透过窗棂,将斑驳的光影投在案头。沈清宁端坐在梳妆镜前,由紫月为她梳发。镜中的女子面容清丽,只是眼底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这疲惫并非源于体虚,而是连日来精神高度集中的结果。

依照前夜定下的“将计就计,金蝉脱壳”之策,她必须开始伪装自己的“病症”。这不是寻常的风寒,而是要模仿那种被慢性毒药侵蚀的迹象——缓慢、隐蔽、难以捉摸,却又日渐加重。

“小姐,今日您打算如何开始?”紫月轻声问,手下的动作格外温柔细致。

沈清宁望着镜中的自己,唇边勾起一抹极淡的、带着自嘲的笑意:“从‘乏’开始吧。”

于是,用过早膳后,沈清宁并未像往常那样,在院子里走动消食,或是在书房里静坐读书。她回到卧房,在软榻上斜倚着,手中随意翻着一本书页泛黄的旧册,眼神却并未落在文字上。她刻意放慢了呼吸,整个人呈现出一种懒洋洋、提不起精神的状态。

紫月心领神会,悄无声息地在屋中侍奉。时不时地,沈清宁会轻声叹息,或者用手按压一下眉心,表现出头脑有些昏沉的样子。

午后,到了煎药的时辰。紫月按照沈清宁的吩咐,取来那堆“补品”中几味确认无毒的药材,当着院子里其他婆子的面,一丝不苟地清洗、放入药罐,添水,在小炉子上文火慢煎。药香很快在院子里弥漫开来,这是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制造正在大量服用“补品”的假象。

待药煎好,紫月将药汤倒入碗中。沈清宁接过,送到鼻端嗅了嗅,眉头微蹙,仿佛这药汤味道让她有些不适。她端着药碗走到窗边,似是犹豫片刻,最终还是仰头,做出了饮尽的姿态。但实际上,在她低头的瞬间,大部分药液都顺着碗边流进了她事先藏在袖子里的一个小巧皮囊中,只有极少一部分被她咽下。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出自《诗经·王风·黍离》。意为了解我的人知道我内心的忧愁,不了解我的人问我图的是什么。)

她此刻的表演,只有紫月一人心知肚明。在外人看来,她也许只是在乖乖听话调养身体,或是在故作姿态;而那些真正想要害她的人,则会以为她们的毒计己经奏效。内心的苦涩和肩负的重担,无人能懂。

下午未时,嫡母王氏身边的张妈妈果然又来了。她带着两个伶俐的二等丫鬟,说是奉老太太和太太的命,前来探望沈清宁,并询问“补品”的服用情况。

“给七小姐请安。”张妈妈笑容满面,眼神却锐利地扫视着屋子里的陈设和沈清清宁的神色,“老太太和太太惦记着您,知道您这些日子劳累,特地嘱咐奴婢来看看,这补药可有好好吃着?身体可有好些?”

沈清宁挣扎着坐起身,表现出略显虚弱但仍努力保持精神的样子。她微微欠身,声音轻柔缓慢:“劳烦老太太和母亲挂心了。女儿遵照吩咐,每日都按时服用补药。张妈妈您看,这院子里还留着早上的药渣呢。”

她指了指院子角落,紫月己经在那里洒下了上午煎药剩下的药渣,上面还冒着一丝热气。

张妈妈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些:“七小姐真是孝顺又懂事。这补药是极好的,都是精贵药材,慢慢调养,身子自然会康复。只是药效比较烈,初服时,七小姐可有什么不适?”

来了。这是最关键的试探。沈清宁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

“回张妈妈的话,”她语带一丝为难,“这药…… 确实是烈了些。女儿这两日总觉得有些乏力,白日里也提不起精神,夜里睡得也不深。有时候,腰背也有些酸痛,像是没睡好一般。不过紫月说,这是补药正在起效,女儿身体底子弱,需要慢慢适应。想来过些日子就会好了。”

她说的症状,正是“蚀骨香”初期对筋骨的微弱损伤所致,但她却将其归咎于“补药药性烈”,合情合理,又不会立刻暴露毒性。她观察到张妈妈的眼神在她提到“乏力”、“腰背酸痛”时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心中冷笑。她们果然是在期待她出现这样的反应。

“正是呢!七小姐说得极是!”张妈妈立刻接话,仿佛沈清清宁的症状完全在她预料之中,“这等上好补品,药力自然是非同小可。七小姐素来身子骨单薄,初服有些反应是正常的。只要坚持下去,慢慢就能将身子骨补回来了。老太太和太太说了,让您务必好生休养,旁的琐事都先放下,院子里一切都以您的身子为重。”

这番话,表面是关心,实则是在进一步巩固沈清宁“正在服用补药且出现反应”的认知,同时也是暗示她——你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病”着,不要去想其他的事情。

张妈妈又象征性地询问了几句饮食起居,确认沈清宁的表现都符合一个正在服用强力补药、身体微恙之人的状态后,才心满意足地告辞。临走前,她不忘带着那两个丫鬟,仔仔细细地看了看院子里的药渣,又特意看了一眼房门口的药箱,确认里面的药材数量似乎正在减少。

送走张妈妈一行,沈清宁疲惫地靠回软榻。这短短的几句对话,却耗费了她巨大的心力。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甚至每一次细微的动作,都需要精心拿捏。

“小姐,这可真是比练功还要累。”紫月上前,轻声说。

“心累,更累。”沈清宁闭上眼睛,“她们越是‘关心’,就越是警惕。今后这样的探视只会多不会少。我要时刻绷紧这根弦。”

她知道,这次的伪装计划成功与否,将首接决定她是否有机会进行下一步的行动。她必须赢得时间,必须让王氏相信她己经中毒,即将成为一个废人,这样王氏才会放松对她的监控,给她喘息和反击的机会。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无算乎!” (出自《孙子兵法·计篇》。意为战争未开始前,在宗庙里策划估算就能胜利的,是因为有利条件多;未开始前,在宗庙里策划估算就不会胜利的,是因为有利条件少。有利条件多就能胜利,少就不能胜利,何况完全没有有利条件呢!)

她此刻做的,便是在战前进行精密的“庙算”。每一步都要考虑到对手的反应,每一个环节都要环环相扣。她必须确保自己的“得算”足够多,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得胜利。

伪装沉疴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掩护下,重启被刺杀事件打断的暗中调查。赵家货栈,以及失踪的赵管事,这是她手中仅有的、指向背后黑手的线索。

“紫月,我们现在行动不便,不能像之前那样亲自去查探了。”沈清宁睁开眼,眼神恢复了锐利,“但是,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

她所谓的“现有资源”,除了紫月,还有她在侯府早期培养的一些暗线,以及上次刺杀后,她虽受伤但仍暗中收集到的一些零散信息。

“你还记得之前在账册里看到的那些代号和数字吗?”沈清宁问。

“奴婢记得,小姐当时说,那些可能与府里见不得光的生意有关。”

“没错。蚀骨香的出现,让我怀疑这些勾当可能远不止是贪墨那么简单。”沈清宁沉思着,“王氏的狠毒,加上赵家货栈的神秘,以及赵管事的失踪…… 所有线索都指向某种更为隐秘、更为恶毒的交易。而这交易,很可能就是王氏急于除掉我的原因。”

她拿出纸笔,开始在纸上写下一些关键词,然后用线条连接起来:王氏、蚀骨香、赵家货栈、赵管事、神秘符号、异常账目…… 一张简陋的关系图在她的笔下逐渐成型。

“赵管事是最关键的突破口。”沈清宁分析道,“他既然参与其中,必然知道内情。他的失踪,要么是被灭口,要么是被藏起来了。我们必须想办法找到他的下落,或者他可能留下的线索。”

“可是…… 我们现在出不去,外面人手也不足……”紫月担忧地说。

“人手不足是事实,但并非全无办法。”沈清宁的目光落在书房角落的一个小木箱上。那是她前世(或暗示前世)留下的一些小巧工具和一些不易察觉的联系方式——是她在侯府多年,为自己准备的保命底牌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隐秘的渠道,向外传递信息。”沈清宁低声说,“比如,之前那位对我们释放过善意的王嬷嬷,她在府外有家人。再比如,上次帮我们传递消息的那位……”她停顿了一下,脑海中闪过一个不起眼的面孔,“他或许能帮我们打听消息。”

这些“隐秘渠道”非常危险,一旦暴露,牵连甚广。但沈清宁知道,此刻己是不得不冒险的时候。

“我们需要将关于赵管事失踪和赵家货栈的信息,不动声色地传递出去,让那些人帮我们打听。”沈清宁吩咐紫月,“但要记住,不能暴露是我们在背后主使。只说是无意中听闻的传言,或是一些模糊的线索。让她们去查,如果查到了什么,再通过同样的渠道反馈回来。”

“奴婢明白,一定小心行事,绝不让人抓到把柄。”紫月肃然答道。

这便是“暗布局”的一部分。她要利用侯府内外的各种势力和关系网络,在暗中编织一张搜寻真相的网。她深知,这张网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时间和耐心,更需要精准的信息传递和判断。

“此外,关于蚀骨香本身,我们也要想办法了解更多。”沈清宁继续说,“这毒药如此阴损,绝非寻常。它的成分,它的来源,它的用量…… 如果能找到懂药理又信得过的人帮忙辨认,或许能从中发现新的线索。”

她在脑海中搜寻着可能性。侯府中是否有这样的人?外部呢?那位曾对她表现出善意的长辈,她身边的医婆是否可信?这些都需要她仔细思量和判断。

此刻,外面的阳光依然明媚,院子里的花草也在悄然生长。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平静祥和,仿佛昨日的惊心动魄从未发生。然而,沈清宁知道,平静只是假象,风暴正在积蓄。她伪装的沉疴,是她暂时的避风港,也是她暗中布局的掩护。

“将计就计莲心苦,金蝉脱壳避沉疴。”她再次在心中默念这句策略,莲子心虽苦,却有清热解毒之效;金蝉脱壳,方能获得新生。她要用这苦涩的心境,去应对残酷的现实;她要借这虚假的病壳,去追寻真正的自由和公道。

这场围绕“蚀骨香”展开的生死局,远未结束。它将引出赵家货栈的秘密,牵扯出赵管事的下落,甚至可能触及到嫡母王氏更深的阴谋,乃至侯府背后隐藏的、不为人知的真相。沈清宁知道,自己己经踏上了一条充满荆棘和危险的道路,但她别无选择。

她看着纸上连接着各个关键词的线条,眼神愈发坚定。她要一层层剥开迷雾,揭露所有的阴谋。侯门内宅,不过是她崭露锋芒、走向更广阔天地的第一个战场。

她轻手将纸条烧毁,化为灰烬。灰烬随风飘散,仿佛将她的决心带向了远方。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