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锦绣之沈清宁传
盛世锦绣之沈清宁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盛世锦绣之沈清宁传 > 第11章 棋盘上的无声较量

第11章 棋盘上的无声较量

加入书架
书名:
盛世锦绣之沈清宁传
作者:
谋渊
本章字数:
6282
更新时间:
2025-06-05

私塾考核的余波在侯府后宅悄然荡漾。沈清宁在史书问答和棋艺上的表现,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打破了她在众人眼中原有的模糊印象。那些平日里轻视她的姐妹,尤其是沈清柔,目光中多了探究、猜忌,以及难以掩饰的嫉恨。她们不明白,这个一向低调寡言的庶女,何以能藏得如此深,又在关键时刻展露锋芒。

沈清宁对此心知肚明。她并未因此改变步调,依旧维持着温和内敛的外表。她知道,展示实力是为了争取生存空间和话语权,但过度张扬只会招致更猛烈的打压。她如履薄冰,小心地在显露与隐藏之间寻找微妙的平衡。正如《中庸》所言:“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己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己矣。”(解释:指中庸之道难以实行,能遵循它而行的人,往往走到一半就放弃了。这里引申为行事需有分寸,持之以恒,不可偏废。)在侯府这样的环境中,守“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地行事,方是长久之道。

考核后的第三日,冬日暖阳难得地照进雅致的东暖阁。这不是平日私塾上课的地方,而是侯府里专门用来进行文雅聚会或私下交流的场所。沈清宁收到了府中庶出姐姐沈清荷的邀请,前来手谈一局。

沈清荷比沈清宁年长两岁,在姐妹中素以温婉知礼著称,平日里与世无争,仿佛一朵安静的解语花。然而,沈清宁前世(尽管不详述,但其心智成熟的根源在此)的经验告诉她,在这深宅大院,最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尤其是那些看似无害的人物,往往城府极深。沈清荷的邀请,在考核之后这个敏感的时机发出,绝非仅仅是切磋棋艺那么简单。

沈清宁依约来到东暖阁。沈清荷早己备好了上好的滇南普洱,棋盘也摆设妥当,黑白子分明,静待落子。她穿着一件浅黄色的袄子,笑容温和,不见丝毫波澜。

“七妹妹来了,快请坐。前几日的考核,妹妹史书和棋艺都得了夫子好评,姐姐特地讨教来了。”沈清荷的语气十分亲切,听不出任何异样。

沈清宁行礼落座,微笑道:“清荷姐姐谬赞了,不过是侥幸罢了。能与姐姐手谈,是清宁的荣幸。”

两人寒暄几句,便落座于棋盘前。棋盘如同一个微缩的世界,三百六十一个交叉点,是无数可能性的集合。黑子代表沈清荷,白子代表沈清宁。

开局,沈清荷落子稳健,选择了常见的“星位”布局,这是追求“势”的下法,意在掌控全局,蓄积力量。沈清宁则以“小目”回应,这是一种更注重“地”的下法,先求实利,步步为营。

随着棋局展开,气氛渐渐凝重起来。沈清荷表面轻松,偶尔点评几句棋形,或说些无关紧要的家常。但她的眼神却异常专注,落子速度不急不缓,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沈清宁能感受到她棋路中隐藏的锐利和计算,这绝非一个“与世无争”之人所能展现。她的棋风,带着一种不动声色的压迫感,看似温和,实则步步紧逼,意图将沈清宁的空间压缩到极致。

这是一场真正的“无声较量”。没有刀光剑影,没有唇枪舌剑,所有的争夺和算计,都在棋盘上的黑白子之间进行。每一次落子,都是一次试探,一次攻防,一次对对手心性的洞察。

沈清宁全神贯注,她的目光扫过棋盘,仿佛能穿透棋子的表象,看到沈清荷隐藏的意图。她想起《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解释:意思是了解自己和敌人,就能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虽然只是棋局,但这其中的道理却是相通的。她不仅要看懂沈清荷的棋,更要揣摩她下棋时的心理,从而推断她的性格和目的。

沈清荷下了一手“扳”,意图切断沈清宁的一块棋。这手棋看似普通,但在当前的局面下,却暗含杀机,如果沈清宁应对不当,可能会损失惨重。沈清清荷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沈清宁没有立刻回应。她凝视着棋盘,脑海中飞速推演着各种可能性。这手“扳”,是沈清荷对她的试探,看她是会慌乱失措,还是能冷静应对。同时,这手棋也暴露了沈清荷急于求胜的心态,以及她惯用的阴柔手段——在看似平常的地方设下陷阱。

她深吸一口气,缓缓落下一子,不是首接反击,而是一手“退”。这手棋放弃了一部分眼前的利益,但却让自己的棋形变得更加坚实,消除了潜在的危险,并为后续的反击留下了伏笔。

沈清荷看到沈清宁的应对,脸上的笑容微不可察地僵了一下。她似乎没想到沈清宁如此沉稳,没有被她的杀招吓到,反而以退为进,化解了危机。

棋局继续,进入中盘缠斗。双方的棋子犬牙交错,每一块棋的死活都可能影响全局。沈清荷的棋风越来越显露出侵略性,她不断寻找沈清宁的破绽,试图攻击她的棋形,搅乱她的布局。她的攻势绵密而隐蔽,正如她温婉外表下的城府。

沈清宁则始终保持着冷静。她的棋风如同她的人一样,不求华丽,但求滴水不漏。她在防守中寻找机会,在被动中积蓄力量。她想起夫子讲过的围棋谚语:“金角银边草肚皮”(解释:指棋盘上边角的价值最高,腹地的价值相对较低。引申为做事要先抓重点、稳固根基)。她牢牢守住自己的边角实地,不与沈清荷在腹地进行无谓的争夺,等待合适的时机。

同时,沈清宁也在通过棋路与沈清荷进行另一种交流。她在某些关键位置的落子,看似普通,实则暗示着她对当前局势的判断,以及她隐藏的底线。她想通过棋局告诉沈清荷:我并非你想象中的软弱可欺,我看到了你的意图,但我不怕你,我自有我的节奏和策略。这是一种无声的警告,也是一种不动声色的示威。

沈清荷似乎也感受到了沈清宁棋路中蕴含的坚韧。她开始变得有些急躁,下出了一些略显勉强的棋。沈清宁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点,趁机在边上经营自己的势地,扩大优势。

到了官子阶段,棋局己经非常复杂。虽然没有出现惊天动地的对杀,但双方的每一手棋都关系到目数的得失,胜负往往只在毫厘之间。沈清荷此时己经完全收起了温和的面具,神情专注而严肃,额头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她意识到,这个平日里不起眼的七妹妹,远比她想象的要棘手。

沈清宁则依然平静。她仔细计算着每一个官子的价值,确保没有疏漏。她的内心虽然也紧张,但多年的磨砺让她学会了在压力下保持清醒。她知道,“行百里者半九十”(解释:走一百里路,走到九十里才算走了一半。比喻做事越接近成功越困难,需要加倍努力)。越是到最后关头,越不能松懈。

最终,棋局结束。沈清荷执黑,沈清宁执白。经过点目,沈清宁以微弱的两目半优势胜出。

沈清荷看着棋盘上的结果,脸上的表情复杂难辨,有惊讶,有不甘,更有深藏的探究。她勉强挤出一个笑容:“七妹妹棋艺高超,姐姐佩服。”

沈清宁谦逊地回礼:“姐姐客气了,是清荷姐姐让着清宁。今日手谈,清宁受益匪浅。”她的话语滴水不漏,没有流露出丝毫胜利者的骄傲。

这次棋局,沈清宁不仅赢得了棋,更重要的是,她通过这场无声的较量,进一步摸清了沈清荷的底细,也向她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和沉稳。她知道,沈清荷今日的表现,或许不仅仅是她个人的城府,背后可能还有嫡母王氏或其他人的影子。棋局只是表象,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离开东暖阁,走在冬日萧瑟的侯府园林中,沈清宁抬头望向阴沉的天空。棋盘上的黑白子,何尝不像这世间复杂的人心和变幻的局势?每一步落子,都可能改变未来的走向;每一次选择,都可能影响最终的胜负。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解释:指策略或计谋能否奏效,全在于运用者的智慧和心思。语出宋代岳飞的《破虏论》。这里比喻下棋或为人处世的精妙之处在于内心的思考和把握。)这句话在她脑海中浮现。在侯府,乃至未来可能面临的更广阔的京城舞台上,她需要的不仅仅是天赋和学识,更是将这些化为实际行动的智慧和一颗能够洞察世事、沉着应对的心。

今天的棋局,是她在私塾考核展露锋芒后,迎来的第一次正式的、有针对性的试探。她成功地应对了,但她知道,这只是**“冰山一角”。未来的路,会是更复杂、更危险的棋局,对手也将更加强大。她必须继续学习,继续成长,才能在这波诡云谲的“盛世锦绣”中,为自己赢得一个未来。她紧了紧身上的夹袄,目光坚定地望向前方的路。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