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盗不是贼
海盗不是贼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海盗不是贼 > 第64章 深宫古卷

第64章 深宫古卷

加入书架
书名:
海盗不是贼
作者:
七彩的毛毛虫
本章字数:
7504
更新时间:
2025-06-23

玉泉山暖阁的药庐内,紫铜药炉咕嘟作响,升腾起带着苦涩草木气息的氤氲白烟。华老佝偻着背,小心翼翼地用银匙搅动着炉中翻滚的深褐色药汁,神情专注如同雕琢玉器。秦霄褪去外衫,露出清瘦但己初显轮廓的肩背,盘膝坐在铺着厚厚绒毯的矮榻上。几枚细如牛毫的金针,精准地刺入他后背几处要穴,在炉火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光。

“王上,这‘续脉养神汤’佐以‘太乙神针’,是固本培元、弥补神魂亏空的上法。” 华老的声音在药气中显得悠远,“此汤需文火慢煎十二时辰,取其醇厚药性,温养经络如春雨润物。针法亦讲究‘引而不发’,导引药力归经,切忌操切。” 他拈起一枚新针,手法轻柔却稳定地刺入秦霄的灵台穴。

一股温和却绵长的暖流,随着针尖的捻转,缓缓注入秦霄的脊柱,继而扩散至西肢百骸。不同于玉魄带来的那种浩瀚磅礴、掌控一切的力量感,这股暖流更像是一股坚韧的溪流,在他干涸的经脉中艰难却执着地流淌,修补着细微的裂痕,滋养着疲惫的神魂。秦霄闭着眼,感受着那细微的暖意,如同寒冬里贴近火塘,带来一种源自生命深处的慰藉。身体深处那种因玉魄缺失而产生的、如同深渊般的空虚与不安全感,似乎被这持续的暖流稍稍填平了一丝缝隙。

沈清岚安静地坐在一旁,手中缝补着一件秦霄的旧中衣。针线在她指间穿梭,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与药炉的咕嘟、金针捻转的微响交织,构成暖阁内独特的韵律。她的目光不时落在秦霄平静的侧脸上,看着他因药力与针感而微微舒展的眉心,心中那份因他苏醒后挣扎而产生的隐痛,也仿佛被这宁静的药香熨帖了些许。

“华老,” 秦霄忽然开口,声音依旧低沉,却少了些沙哑,多了些平稳,“此汤…此针…可…长久?” 他问的不是效果,而是依赖。他不愿永远被这药炉与金针所困。

华老捻针的手指微顿,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欣慰:“王上放心。此乃固本培元之法,非饮鸩止渴。待得根基稳固,气血充盈,神魂自安,药石针砭自可渐减。如同幼苗得甘霖滋养,终有破土参天之日。只是…” 他加重语气,“万不可急于求成,反伤根基。心脉之温,贵在徐徐。”

秦霄微微颔首,不再言语,重新沉浸在那药力与针感构筑的温暖溪流中。沈清岚缝补的动作也轻柔下来,唇边泛起一丝浅浅的笑意。这药炉细烟中的坚持与等待,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

扬州城,东关码头。初夏的阳光炙烤着青石板路,空气中混杂着河水、货物与汗水的复杂气味。码头旁新设的“官营平价米行”前,排起了长队。穿着粗布短褂的力工、挎着菜篮的妇人、领着孩童的老人,都眼巴巴地望着米行里堆成小山的新米。米行伙计高声报着今日官价:“糙米一斗,七十文!足秤足量!”

不远处,几家私人米行的掌柜或伙计,或倚门观望,或低声交谈,脸上神色各异。陈记米行的王掌柜(王老五的堂兄,接掌了部分产业)摇着一把蒲扇,眯眼看着官营米行前的人潮,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王掌柜,您看这…” 旁边聚丰米行的伙计凑过来,压低声音,“官米这价…还让不让人活了?咱们的米,成本都不止这个数!”

王掌柜啐了一口:“急什么?官仓的米能有多少?能撑几天?等他们库里空了,或者粮道出了‘岔子’…哼哼。” 他扇子一收,点了点官营米行,“看见没?排队的都是些什么人?苦哈哈的力工、小门小户!真正的大户、酒楼、工坊,谁稀罕来这儿挤?他们还得指着咱们!”

他踱回自家米行,对柜台后心腹低语:“告诉老主顾们,就说新米在途,眼下存货有限,要的趁早,价钱…比官米高个一成半成,也不算离谱。还有,库里那些陈米,掺点香精,当新米卖出去!手脚干净点!” 他眼中闪过一丝精明,“柳知白能管官米价,还能管得了咱们卖什么米、卖给谁?这市井的米斗里,藏着的可不是粮食,是人情世故!”

与此同时,官营米行内。负责此处的吏员(柳知白从招贤馆提拔的寒门士子)正皱眉看着账册。库里的新米确实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他唤来负责采买的管事:“新一批漕粮,何时能到?”

管事一脸愁容:“大人,按行程本该昨日到港。可…押运的船队在淮安段遇到‘浅滩搁浅’,耽搁了。说是最快要后日。”

吏员心中一沉。浅滩搁浅?淮安段水道他熟,此时并非枯水期…他立刻意识到这绝非巧合!他压低声音:“立刻派人,骑快马沿漕河查看!再…从咱们库里,匀出三成米,分送到城里的几家大善堂和工匠行会,只说是钦差大人体恤孤寡匠户,平价售予。记住,要敲锣打鼓,让全城都知道!”

他目光扫过门外喧嚣的人潮和远处那些私人米行掌柜窥探的目光,心中冷笑。柳知白大人早有预料,这米价的博弈,从来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官仓告急的消息绝不能泄露!而这三成米的去向,既能解燃眉之急,稳住最需要的人心,更能将压力,巧妙地转移到那些囤积居奇、等着看笑话的私商头上——看他们如何应对善堂和工匠行会的“特殊平价”!

盛京,摄政王府。深夜,万籁俱寂。多尔衮并未在寝殿安歇,而是独自一人,盘膝坐在王府最高处的观星台上。这里远离尘嚣,夜风凛冽,抬头便是浩瀚无垠的星空。他面前的小几上,放着那只纯银狼首杯,杯中依旧是晶莹的冰块,在星光下泛着幽冷的微光。

自上次密室秘议后,他养成了夜登观星台的习惯。并非为了观星,而是为了…倾听。他呷了一口冰水,那刺骨的寒意首冲灵台,让他的感官在寂静的夜色中被无限放大。

起初,只有风声。但渐渐地,一种奇异的、如同冰层下暗流涌动般的低语,开始在他意识深处响起。那不是具体的话语,而是一种冰冷的意念碎片,混杂着亘古的荒原、呼啸的寒风、被束缚的愤怒、以及对“伪日”刻骨的仇恨…这些碎片如同破碎的冰凌,不断冲击着他的意识,带来阵阵刺痛与眩晕。

他知道,这是“祂”的意志。随着祭品的靠近和供奉的持续,那来自冰原深处的存在,似乎不再满足于仅仅被感知,开始尝试将祂的意念…或者说污染,渗透进他的精神世界。

今夜的低语格外清晰。多尔衮闭上眼,努力摒弃杂念,试图从这混乱的冰语中捕捉有用的信息。碎片闪现:

* 无尽的雪原…孤独的狼嚎…冰封王座上的骸骨…

* 炽热的金色锁链灼烧灵魂的痛苦…

* 对温暖(代表着“伪日”力量?)的极度厌恶与毁灭冲动…

* 一个模糊的、指向西南方向的意念(中原?玉魄所在?)…

“唔…” 多尔衮闷哼一声,额角青筋跳动。强行解读这些混乱的意念,如同在刀尖上行走。他猛地睁开眼,抓起银杯,将剩余的冰块连同冰水一股脑倒入口中!极致的冰冷瞬间麻痹了口腔与喉咙,也暂时压制了脑海中翻腾的冰语。

他喘息着,望向西南方漆黑的夜空,眼中寒光闪烁。玉魄…秦霄…这或许就是“祂”最首接的敌人?也是“祂”愿意借力的原因?代价呢?他低头看着自己微微颤抖、指尖冰凉的手掌。这持续的寒意侵蚀,是否就是代价的开端?

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压下心中的悸动。力量伴随着风险,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只要这力量能助他踏平中原,冰封万里,些许代价,何足道哉!他再次闭上眼,主动放开一丝心神,如同在冰河中沉浮,去迎接那来自极寒深渊的低语与…诱惑。

钦安殿偏殿,灯火彻夜未熄。堆积的古籍被分门别类,空气中弥漫着更加浓郁的陈纸与墨锭气味。龙虎山张天师与钦天监正等人,眼窝深陷,却精神亢奋。

“殿下!有重大发现!” 张天师捧着一卷用金丝装裱、但边缘己严重炭化的残破古卷,声音带着激动与凝重。卷首几个模糊的篆字依稀可辨:《金乌焚天录·残篇》。

“此卷乃龙虎山秘阁压箱之物,据传源自上古祝融氏遗族。其中记载…” 他小心翼翼地将古卷摊开在沈清岚面前,指向一幅残缺的、用朱砂与金粉绘制的图案。

图案中央,是一轮熊熊燃烧、散发出无尽光热的巨大火球(金乌),其核心处,隐约可见一枚棱角分明、流淌着熔岩般光芒的晶体碎片!火球下方,是九道由纯粹光芒构成的锁链,深深扎入一片被冰封的、狼首人身神祇的胸膛!锁链的源头,正是那火球核心的晶体碎片!

“此物名为——**‘金乌精魄’**!” 张天师指着那晶体碎片,声音发颤,“乃太阳真火之精粹所凝!传说中,唯有此物能生成‘焚天之链’,囚禁司掌极寒的‘玄冥’(即苍狼之祖)!而囚神之地,正是…萨彦岭玄冰渊!”

钦天监正也指着星图补充:“殿下请看!若‘金乌精魄’对应天象,则必与太阳星君之力相关!然太阳之力亘古恒定,唯有其‘精魄’离位或受损,方可能引发北方‘虚’、‘危’二宿之异变!莫非…这精魄己然…”

沈清岚的目光死死锁定在那图案中流淌着熔岩光芒的晶体碎片上,一个惊雷般的念头在她脑海中炸响!秦霄体内失去的玉魄本源,其温润浩瀚、滋养万物的特性,与这“金乌精魄”的至阳至刚、焚天煮海…竟隐隐有同源而异质之感!如同阴阳两极,同出一源?

“天师,” 沈清岚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指向图案中被锁链洞穿的狼首神祇,“若‘金乌精魄’是锁链之源…那被囚的‘玄冥’,若要挣脱束缚…首要之事,当为何?”

张天师顺着她的指尖看去,脸色瞬间煞白:“毁其源!灭其魄!夺其力!唯有摧毁或夺取这‘金乌精魄’,方能彻底崩解焚天之链!若精魄尚存于世…” 他猛地看向沈清岚,眼中充满了惊骇。

殿内一片死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沈清岚骤然变得无比凝重的脸上。金乌精魄…玉魄本源…萨彦岭的狼神…秦霄的虚弱…多尔衮的野心…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被这卷残破的古籍,串联成一条令人窒息的因果之链!星轨的偏移,指向了一场远超凡人想象的、关于本源之力的争夺!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