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 第11章 哥哥哥哥

第11章 哥哥哥哥

加入书架
书名: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作者:
昧昧我啊
本章字数:
4322
更新时间:
2025-06-03

殿内鎏金兽首香炉吐着龙涎香,青烟袅袅盘旋在朱漆雕梁之间。皇帝手中的朱笔忽然一顿,墨汁在奏折上洇开一点暗红,宛如血渍。他抬眼扫过殿中众人,声音沉冷如铁:“都退下。”

太监宫女们如潮水般无声退去,鎏金殿门缓缓合拢,最后一丝天光被隔绝在外,只剩下十二盏宫灯在嵌玉屏风上投下摇曳的影子。

待最后一缕脚步声消失在殿外,一首挺首脊背站在御案前的邬翊突然像被抽了筋骨般,整个人垮了下来。他三两步冲到皇帝跟前,竟一屁股坐在了龙案旁的脚踏上,伸手就去拽兄长的衣袖:“哥!这差事可把我累坏了!”

“成何体统。”皇帝皱眉,却伸手为他整理衣冠,“可伤的严重?”

邬翊却突然红了眼眶。他猛地扯开自己的衣领,露出脖颈处一道狰狞的疤痕:“回京途中遇刺,箭尖淬了毒,我高烧三日……哥,这是第三次了!”他声音发颤,手指无意识地着腰间玉佩——那是先帝赐给他们兄弟的同一块玉料雕成的。

皇帝瞳孔骤缩。他一把攥住邬翊的手腕,拇指按在那道尚未痊愈的伤口上。温热的触感让他想起三十年前,六岁的自己抱着刚出生的弟弟,在母妃灵前发誓要护他一世周全。

“崔家!”皇帝的声音像淬了冰的刀锋,在幽暗的殿内刮过。他手指重重按在那摞弹劾奏折上,朱砂御批在烛火下泛着血光。奏折上“邬翊私结边将,图谋不轨”的罪名墨迹未干,落款清一色都是崔氏门生。

皇帝忽然俯身,龙袍袖口扫落一盏茶盅。瓷片碎裂声中,他压低嗓音:“子安,崔相这棵老树根深蒂固,现在动不得。”指尖在奏折上划出五道血痕,“但那些攀附的藤蔓——朕要一根根拔干净。”

三更梆子声穿透窗纸,惊飞檐下一对栖鸦。皇帝突然按住太阳穴,那里青筋暴起如蚯蚓蠕动——这是当年他跪在奉先殿外三天三夜求先帝宽恕弟弟落下的病根。多宝阁上的鎏金木匣被猛地拽开,半块虎符冷光森森。

“明日朕调羽林卫换防你府上。”皇帝将虎符塞进邬翊手中,触到弟弟掌心厚厚的茧子——这是常年握刀留下的,根本不像个养尊处优的亲王该有的手。

邬翊却将虎符拍回案上,震得笔架上的紫毫乱颤。他眼中燃着幽火,手指划过虚空,仿佛在撕扯一张无形的网:“哥,我要的不止是护卫。”亲王咬字如刀,“江南河道总督贪墨治河银,工部右侍郎倒卖军械,两淮盐运使私通海寇——这些崔家的爪牙,我要亲手拔了他们的牙!”

皇帝突然大笑,笑声震得梁上灰尘簌簌落下。他抓起朱笔在奏折上划出猩红弧线,墨汁飞溅在九龙袍上如斑斑血迹:“好!朕许你便宜行事。”笔锋突然折断,"但要记住——这次行动,朕要你每日派心腹递平安信。”

邬翊忽然眼睛一亮,像小时候讨糖吃似的凑近龙案,袖口不经意间扫翻了砚台也不在意。“哥,这次平江县水患,那个沈知书可真是个妙人。”他随手蘸了茶水,在案几上画出几道蜿蜒水线,“最绝的是他那个六岁的小弟子沈俞之——”

说着突然笑出声来,手指在水线旁点了几个小点:“这小娃娃见蚂蚁用马蔺草粘巢穴挡水,竟带着村里孩童采了几大捆,缠在堤岸柳根上。”指尖又画了几道弧线,“还有那桑树固堤的主意,也是这小不点提出来的,说什么‘桑根如网,能缚土龙’。”

殿外春雨敲窗,皇帝若有所思地着案上奏折。那是今早刚到的密报,他忽然轻笑:“沈知书这般人才,埋没在乡野可惜了。”朱笔在黄绢上游走,“赐同进士出身,擢工部都水司主事如何?”

“皇兄圣明。”

皇帝又叮嘱了几句治水后续之事,邬翊一一应下,随后告退,走出养心殿时,殿外的风卷着残雪扑面而来。

三月的安宁县,春寒犹在,却己掩不住蠢蠢欲动的生机。料峭东风掠过青石板街,卷起几片残存的枯叶,也捎来了街头巷尾的窃窃私语。茶馆里、酒肆中,乃至菜市口的豆腐摊前,人们都在交头接耳议论着两件大事——其一是即将开考的县试童生试,其二则是上月震动朝野的平江水灾贪墨大案。

“听说了吗?工部右侍郎杜文焕被押赴菜市口那日,监斩官念完罪状,百姓们竟往刑台上扔铜钱。”绸缎庄的王掌柜压低声音对账房先生道:“说是要买他的肉喂狗呢!”

账房拨着算盘珠子的手顿了顿:“克扣二十万两河工银,致堤坝失修...这等贪官,活该千刀万剐。”

杜文焕倒台了,其家眷流放岭南;连带下狱的还有江南河道总督、两淮盐运使等十二名官员。最令人玩味的是,因杜文焕系当朝首辅崔相国得意门生,连带着那位权倾朝野的座师也被皇帝责令停职反省三月。

今年县试定在三月十五,恰是杏花微雨的时节。

寅时初刻,贡院外的青石板上己凝了层薄霜。沈俞之踩着细碎的冰碴子往前挪步,青布长衫的下摆早被晨露浸得发硬。他数着前面的人头——第七十八个,恰好在古槐树的阴影里。树梢头几只麻雀正在打架,抖落的霜花正巧落进他后颈。

“嘶——”身后传来倒抽冷气的声音。一个圆脸少年搓着手,对同伴低语,“今年考生比往年多了三成不止……”话没说完突然噤声,贡院角门“吱呀”开了一条缝。

“肃静!”贡院朱漆大门轰然洞开,衙役的铜锣声震碎了黎明的寂静。沈俞之随着人流穿过龙门,在验明身份的文书上按下指印时,他注意到主考官陈大人正捋须望向这边。

沈俞之提着考篮,随着人流缓缓前进。经过搜检后,他找到了自己的号舍——一个仅容一人转身的小隔间,每张案上都备着统一的青白釉笔舔与黄麻纸。

沈俞之被分到丙字二十三号,恰在庭院东南角的古槐树下。三月的风裹着的泥土气息拂过,几朵早开的槐花飘落在砚台边,像极了沈家那棵老槐。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