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穿越:特种兵在抗美援朝
铁血穿越:特种兵在抗美援朝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铁血穿越:特种兵在抗美援朝 > 第65章 将星论兵

第65章 将星论兵

加入书架
书名:
铁血穿越:特种兵在抗美援朝
作者:
紫色土耳其
本章字数:
4182
更新时间:
2025-05-31

南京军事学院的梧桐叶在秋风中沙沙作响。孔捷站在校门口,望着这座曾经是国民党陆军大学的建筑群,不禁感慨万千。不久前他还在朝鲜前线吃炒面就雪,如今却要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战略理论。

"孔二愣子!"一声熟悉的粗犷呼喊从身后传来。

孔捷转身,看见李云龙大步流星地走来,军装扣子一如既往地没扣整齐,但脸上的笑容比阳光还灿烂。旁边是斯文些的丁伟,金丝眼镜后的眼睛眯成两条缝。

"老李!老丁!"孔捷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去,三个老战友紧紧抱在一起,互相拍打着后背,力道大得能让普通人吐血。

"朝鲜的风把你吹老了。"李云龙松开手,上下打量着孔捷,"脸上褶子能夹死苍蝇了!"

孔捷笑骂:"放屁!你他娘的抬头纹都能当地图用了!"

丁伟推了推眼镜,打断两人的"问候":"老孔是回来进修的?听说你在朝鲜打得不错啊。"

"还行吧,比不得某些人在后方享清福。"孔捷故意撇嘴,三人哈哈大笑。

寒暄过后,李云龙提议去学院后山的小馆子喝酒。几杯茅台下肚,话匣子就打开了。孔捷讲起朝鲜的战事,讲到十五军和那个特别的年轻军官——林海。

"...这小子眼光毒得很,说什么未来战争要'信息化',飞机坦克都是小儿科..."孔捷抿了口酒,"开始我也当他是吹牛,后来看他带的兵,嘿,真有两把刷子!"

丁伟的眼镜片闪过一道光:"等等,他具体怎么说的?"

孔捷借着酒劲,把林海那晚在篝火边讲的未来战争理论复述了一遍。讲到摩托化部队时,李云龙不以为然:"扯淡!汽车能比得过两条腿?山路一炸,全趴窝!"

但讲到数字化战场时,丁伟突然拍案而起,震得酒杯乱跳:"这小子说到我心坎里去了!"他激动地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叠皱巴巴的纸,"看,我去年写的《立体突击构想》,跟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李云龙抢过纸张,眯眼看了半天:"老丁,你这鬼画符谁看得懂?"

丁伟夺回稿子,指着上面的草图解释:"传统作战是平面的,未来是立体的!空中机动、电子干扰、精确打击..."

孔捷插话:"林海也是这么说的!他还画了个什么'联合作战示意图',陆海空天全连在一起。"

"天?"李云龙瞪大眼睛,"还打上天了?"

"不止上天,还要下海呢。"孔捷笑道,"他说将来咱们会有自己的航母,舰载机从甲板上嗖嗖起飞..."

三个老将军越聊越兴奋,酒也不喝了,干脆来到学院操场上,捡了几块石子当棋子,在地上画起战术图来。丁伟用树枝画出未来战场,孔捷补充林海的"弹性防御"理论,李云龙虽然嘴上不服,但也贡献了几条实战经验。

渐渐地,一些晚自习结束的学员围了过来,惊讶地看着三位将军像新兵一样蹲在地上争论得面红耳赤。

"老李,你那套人海战术过时了!"丁伟推了推滑落的眼镜,"未来一个精确制导炸弹顶你一个营!"

"放屁!"李云龙梗着脖子,"再先进的武器也得人来用!朝鲜战场上,美国佬飞机大炮少吗?不照样被我们打得嗷嗷叫!"

孔捷打圆场:"林海说,人和武器都要硬。既要勇敢精神,也要先进技术。"

"这小子多大年纪?"李云龙突然问。

"二十七八吧。"

"啧,乳臭未干。"李云龙撇撇嘴,却又补充道,"不过说得倒是在理。"

丁伟若有所思:"老孔,有机会一定要引荐这位林教官给我认识。他的理论体系比我的构想完整多了。"

夜渐深,学院警卫礼貌地提醒三位首长该休息了。临别时,丁伟从公文包里取出一本手写的笔记,郑重地交给孔捷:"这是我整理的《世界军事技术发展》,麻烦转交给林教官。"

李云龙嘟囔着:"打完这仗带他来见我。老子要考考他,别是个纸上谈兵的赵括!"

孔捷笑着答应,将笔记本小心收好。望着两位老友离去的背影,他突然想到林海此刻应该正在敌后执行那个危险任务。月光洒在学院的梧桐树上,投下斑驳的影子,仿佛也在为远方的战士祈祷。

——

回到宿舍,孔捷翻开丁伟的笔记本。扉页上写着一段话:"战争的艺术在于与时俱进,胜利的秘诀在于敢为人先。——丁伟"

里面的内容让孔捷这个老行伍都大开眼界——从德国V2火箭到美国核潜艇,从雷达技术到喷气式发动机,虽然有些只是简略的新闻摘抄和推测,但己经远超当时中国军队的主流认知。

最后一页的墨迹还很新,显然是最近添加的:

"与孔捷兄讨论后补记:未来战争将围绕'制信息权'展开。得信息者得天下。"

孔捷合上笔记本,望向窗外的明月。此刻的林海是否也正望着同一轮月亮?那个总能把未来看得如此清晰的年轻人,能否看透自己即将面临的危险?

他想起临行前秦基伟的嘱托:"告诉林海,十五军等他回来。"当时只当是句平常话,现在想来,却有种说不出的沉重。

孔捷摇摇头,甩开这些不祥的念头。他小心地把笔记本包好,准备明天托人捎回朝鲜前线。然后拿出自己的学习笔记,在最新一页写下:

"军事现代化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我们要用最短的时间走完别人百年的路。"

写完后,他吹灭油灯,躺在床上却久久不能入睡。脑海中交替浮现着林海讲解未来战争时闪亮的眼睛,和李云龙听到"航母"时夸张的鬼脸。

在朦胧的睡意中,三个时空似乎重叠在了一起——过去与老战友并肩作战的岁月,现在在军事学院如饥似渴的学习,以及林海描述的那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