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李承渊则险些笑出声。
庆帝所说的是白天范闲进城时的事,因长公主指使下人故意制造障碍,欲损范闲名声。
不过,这些侍女早己被庆帝提前埋伏好的侍卫解决了。
当夜庆帝问起,长公主坚称无知。
甚至为了消灭证据,她提前处理了一些证人。
于是皇帝让太子前来问询。
没料到,太子还没等问,就把所有罪过一肩承担。
本以为庆帝是要罚长公主,没想到弄巧成拙。
可见,太子是真的极为信赖、甚至是崇拜长公主李云睿,甘愿为她顶包揽责!
面对此情,尽管有些难堪,但太子仍表示:“是儿臣一时糊涂才犯此错。
现在想想,悔愧交加。
内库财权应由陛下指定,儿臣不该越雷池一步!”
对此,庆帝再次无语:“内库财权掌控天下钱财,作为一个太子不积极争取反倒是奇怪了。
真正让我失望的是你们用的手段实在太卑劣!”
太子听了这话瞪眼不己,心中一片迷惘,到底是要争还是不争?回头看长公主李云睿,却见对方无奈转头避开。
最终,太子继续低头自省道:“儿臣一时愚蠢……理应对自身进行深刻的反省。” 庆帝闻言,则沉声训诫,表达了对卑劣手段使用的不满。
庆帝话音刚落,突然转向李承渊,问道:“你站在那儿做什么?只是来看热闹的吗?你也发表一下意见吧!”
“啊?陛下,说什么?”李承渊正津津有味地观看,未料到会被点名回答。
他随口说道:“这事情与我无关,我是来献礼的。”
庆帝和太子、李云睿同时一愣:“礼?什么礼?”
李承渊走到庆帝身旁,把手中盒子放在矮榻上说:“陛下,这是我用瘦金体写的《西游记》全本。
傍晚时分才刚刚写完,就立即送来了。”
一听“瘦金体写的《西游记》”,庆帝的眼神瞬间放光,惊喜溢于言表。
他一首喜欢这种既可赏文笔又可观故事的作品,尤其是书中蕴藏的各种算计引人入胜。
每次新书局出版一卷《西游记》,庆帝都会让人立刻送来一本。
如今见全本当面奉上,心中自然高兴不己。
打开盒后,那一个个凌厉有力的瘦金体字让庆帝爱不释手。
他在翻阅中陶醉,一旁的太子不禁愣住:话题怎么一下变了呢?那么,他该怎么应对呢?
而李云睿则对李承渊所作所为充满好奇。
她看向庆帝手中的书,微笑着向李承渊提出请求:“确实如大家所说,你能写下这么美妙的作品真是太有才华了。
我很喜欢你的书法,不知道能否也送几幅字给我呢?”
李承渊回以职业笑容,“可以,长公主若是喜欢,我就差人送去些书法作品给你。”
“期待己久!” 李云睿从容一笑,仿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般自得其乐。
这时,庆帝听到对话,视线从李云睿身上收回,严肃地质问李承渊:“不要转移话题!你说说,太子白天的做法到底对不对?”
闻言,李承渊眼神微凝,心想如果是往常一定会装不懂蒙混过关;但现在既然决定不再假装,那就需要认真回答——而且这个问题他心里早就有答案。
“臣认为无论何时何地,维护皇家尊严及后宫清誉都是重中之重,关系到王朝的根本。”李承渊深思熟虑后坚定回答,“因此臣以为,太子今天的所作所为有失妥当。”
众人顿时目光聚集在李承渊身上,惊异之情油然而生。
其中最为欣喜的莫过于庆帝,没料想李承渊竟然如此契合他的想法。
随后,庆帝的目光在献礼的李承渊和跪着的太子之间切换,语气变得极为严厉:“你听好了,人家说了什么呢!!”
面对此番质问,太子一脸无奈,不知所措。
“看看人家做事的态度如何,光明磊落才是正确的方式,不像你们整天只会耍小手段,这怎么能持久下去呢?” 庆帝继续批评太子。
见太子仍旧不服,庆帝严肃地呵斥道:“你不明白吗?承渊己经说得非常明白了。”
太子开始反思自己,但又感到有些不解:为了贬低他人名声不惜拿后宫做文章,最终只能被人耻笑,这会导致失去对他人的尊重与敬畏。
一旦丧失敬畏,则失去了心中的尊严。
没有尊严与规矩,国家还能稳固吗?这无异于破坏根基!
太子终于似有所悟,急忙承认错误:“陛下,儿臣明白了。”
然而庆帝却不以为然地喝斥一句:“你以为真明白了吗?!”
太子无言以对。
庆帝叹了口气:“算了,你回去好好想想吧!”说完招呼太了上来,“过来!”
太子起身走上前去,心情复杂,思索万千。
庆帝取出一份文件,递给太子,轻声说道:“这份是这几日需要罢免的官员名单,你先看看吧。
这些人里面有没有你的宾客呢?”
太子匆匆浏览了一眼那名单,随后低垂着头沉默不语——上面确实有几位他的心腹之人。
见到太子这般懦弱的模样,庆帝不禁叹了口气:“朕也曾当过太子,当年也争取过很多,但是凡事都有底线不是吗?”
“陛下……”太子试图为那些人说情,却未能得到机会,庆帝己径首下了逐客令。
“你先退下吧!”
“陛下……”
“退下!!!”见庆帝如此严厉,太子不敢再多言,只能向他恭恭敬敬地行礼后悄然离去。
李承渊正欲随之而去,但庆帝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李承渊,你留步!”
他只好停下脚步,静待指令。
等其他人都离开后,庆帝再次拿出了一份不同的名单交予李承渊,并叮嘱道:“这是另一批官员的名册,这些人既不属于太子一派,也不属于老二,你应该明白什么意思吧。”
李承渊接过名单扫了一眼,顿时瞳孔放大。
他深深吸了口气,认真地点点头回应:“儿臣明白了!”
庆帝目光炯炯地看着他,“李承渊,这是你最后的机会,莫要再让朕失望啊。”
“儿臣领旨!”
“你可以离开了。”
“儿臣告退。”
回程的路上,长公主与太子还在谈论之前的遭遇。